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與日本,您更喜歡哪個國家?

美國與日本,您更喜歡哪個國家?

最近《重來文字》連續發表了幾篇頗具傷感的文章,而且有跡象顯示「傷感」還在繼續,因為我注意到自己心裡的傷痕故事正在集聚更大的能量,隨時會像山泉噴涌而出。長久沉浸在這種氛圍里,不利於身心健康,也會影響到讀者的情緒,因此,「重來」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篇休閑文章,讀讀美國,看看日本。

我走過的國家不多,也不算少,地球的上下左右都有涉足,若算上閱讀帶我去過的國家,那可稱得上「廣聞博見」,印度、奧地利、哥倫比亞就去過不下五次。之所以選擇美國和日本,一來,這是當今世界的兩大超級強國,讀者有更大的關注度,再則,我對這兩個國家有切膚感受。

日本,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這是一個禮儀之邦。縱觀不同國家的國民穿著,日本是最規矩的。每天出勤時辰,走在東京地鐵,與你擦肩而過70%的日本人是正裝。在你穿短褲衫還感覺熱不可擋的酷暑炎日天氣,日本上班族男士依然西裝領帶,女士套裝。職業裝已經是日本企業文化的一個耀眼組成部分。

美國人的穿戴沒有這樣刻板,他們追求的是舒適和個性化,在美國內航班飛機上,我見過趿著拖鞋上下飛機的美國人不計少數。你想從穿戴上去判斷美國的富人和窮人,那顯然是徒然,穿著Polo、Lee、Tom名牌的乞丐屢見不鮮。反倒很少遇見穿著嚴謹的美國人,只有在華盛頓的餐廳里,我撞見過不少西裝革履美國人。今天網上看見一張照片,前英國首相卡梅倫,你不要吃驚,其實西方人的穿著就是這樣隨意。

20世紀90年代,我留學日本,回國以後因工作的原因,常和日本人廝混在一起,對他們的思維方式,工作作風,人往交際原則、手段等有了更多了解。都說日本人下班後的第一站往往是居酒屋、夜總會、酒吧,喝得歪歪倒倒才想起回家。這是事實。不過不是中國人想像的他們好色嗜酒。試想,一個人10個小時埋頭工作,不說一句「閑話」,就是起身倒杯水,去吸煙室抽支煙都要有所顧忌的工作環境,他們要承受多麼大的生理和心裡壓力。

就工作環境,美國人要輕鬆自由得多,企業老闆不去束縛員工的行為舉止,愛怎麼穿怎麼穿,辦公桌上擺滿家人照片也司空見慣,甚至有許多企業根本沒有上下班考勤制度,老闆只重工作結果,公司給你的機會只有一次,一切由你自己去把控,每個人都不會忘記用工合同上有「無理由辭退」這一條款。

夜幕低垂,美國人多半回家陪家人一起用餐。華燈初上,日本居酒屋才開始一天的忙碌。老婆寧願伺候酒氣衝天回來的老公,也不願意看見他每天按時回家。這不是日本老婆賤,而是她們深知老公背負著工作的身心壓力。工作壓力美國、日本都等同的存在,不過發泄的手段截然不同,日本人習慣「硬著陸」借酒發泄,美國人則選擇「軟著陸」在家消融。

對美國的印象要感謝兒子,使我能有機會每年來往中美之間。他07年去美國,先是讀研,現在美工作已有八年有餘。美國是一個自由開放的國度,沒有那麼多繁文縟節,一句「Hello」走偏天下。如果說日本是一個禮儀之邦,美國則更看重一個人的誠信。各大商場執行的無理由退貨制度是一個很具說服力的實例。商品買回家,過了一陣子感覺擱在家裡不舒服,就大搖大擺地給退了,無需擔心有人會給你看臉色,盤問你。無理由退貨給中國留學生創造了一個臨時性東西買了再退的「靈活機制」。這讓想起了在日本,幾乎沒有中國留學生會自掏腰包買一輛自行車,自行車都是在街上「撿」的(註:20世紀90代)。

中國人的素質一直廣受詬病,在很多場所都能撞見中國人的醜陋現象也是不爭事實。前不久世乒賽電視直播上我捕捉怕下兩張照片,同樣是運動員在接受教練的指導,日本選手的眼神是恭敬,悉聽,而我國選手是那樣的不耐煩。

這就是差距,每個中國人必須承認。下面這張照片是美國NBA金州勇士隊亞特蘭大老鷹賽後現場,我拍下的場景。你一定不陌生吧,可是這次不是發生在中國,原來美國人也是這樣。在垃圾分類,對環境的呵護等方面,日本做到了極致,美國和中國相差無幾。

就飲食而言日本和美國不在一個檔次,美國是一個乏味的國家,日本是飲食的天堂。同樣是速食,日本拉麵、壽司、飯糰、咖喱飯品種有不下十幾種。美國則顯得非常單一,漢堡包、三明治、薯條。吃一塊夾著上等火腿的三明治,孩子會樂得蹦起來。火雞,這道感恩節大餐中的主角想必我們不陌生,但是嘗過其味道給予很高評價的人聽下來沒幾個。火雞與日本料理的代名詞生魚片比較,喜歡後者的人士一定多於前者。不僅在種類、味覺,就是視覺上日本料理也更勝一籌。日本的每道菜都可以讀成一件藝術作品,美的讓你不敢下筷子。

記憶猶新第一次吃日本拉麵的詫異:我操,都說上海人摳,日本人可謂上海人的祖師爺了。大大的一碗拉麵,兩三下筷子下去,盡剩湯了。我竟然把一大碗湯喝了個底朝天,不是心痛1000日元,是湯的味道妙得讓我不捨得留下一勺。日本的甜品甜而不膩,淡而可口。美國的甜品「名副其實」,那個甜得,簡直讓人招架不住。

在比較完兩國「衣」、「食」以後,我們來看看「住」。男士沒婚房就很難找對象,這種觀念可能只有在中國流行。美國和日本年輕人都能在租借的房子里過得歡快愉悅,有很多家庭壓根兒就沒考慮過這輩子要買房子。

在住宅上,美國人要舒適得多。美國人均住宅面積約為60平方米,日本才30平方米。水、電、氣使用上美國人要闊氣得多,在美國不曾看見貼有「節約用電」、「節約用水」諸如此類的宣傳語。還有一種印有電話的美女小卡片,在美國我也沒有「撿」到過。要知道,這種小卡片在日本公共電話亭里可謂鋪天蓋地。

因此,我始終都無法把性和美國聯繫在一起。我們接受的教育說西方是性開放社會,這種說法有失公正。美國有不少足浴、按摩店,那可是一塊乾淨的松骨解放疲勞的場所,沒有我們想像的「骯髒交易」隱藏其中,從這方面來說,生活在中國的男人要「幸福」得多。

最後,我們一起來看看兩國的「行」。美國的出行主要依賴轎車,轎車擁有數量不是以家庭計量,幾乎達到了成年人每人擁有一輛車的水平。沒有車在那個國度里是件不可想像的事情。八九十歲的老人,在我看來走路都成問題,可是車庫裡依然停放著車。在超市停車場,車停下後,好長時間才見有人下來,那駕車者一定是位老人。高齡老人與副駕駛座上的老伴談笑風生,已經成為美國高速公路上的一道風景線,在我們眼裡。

日本雖說是一個產車大國,可是城市主要交通工具還是以地跌,軌交為主。每個人的包包里都有一張地鐵乘換小卡片,印有地鐵線路和到站時間。日本的地鐵時間準確到可以用「分」來安排你的行程。

地鐵不僅是日本的交通血管,還為這個國家的城市面積翻了一翻。四通八達的地鐵支撐起了一個地下世界。商店鱗次櫛比,商場、超市、書店、娛樂場、飲食店,地上有的門店地下也應有盡有,走著逛著你會忘記這是在城市的地下。

「美國和日本,您喜歡哪個國家?」文章題目有點大,比較一個國家要從制度、體制、信仰、教育、人文、修養、社會價值觀等諸多至高點出發,層層剖析,不是憑几張照片,個人印象就能如爽做出抉擇。之所以還是用了這個題目,是因為身邊常有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各持己見,都想用自己的觀點去說服對方,結果誰都說服不了誰。多少次,我在思忖這個問題答案時也轉輾反側。

去年秋天,經我推薦好友的女兒從東北興高采烈地來上海工作,可是沒熬過冬天,打道回府了。理由:上海的冬天讓人受不了。她的手、腳起了凍瘡,而且很嚴重。她說,再不回去,這雙手就要毀了。想想也是,人家還是黃花閨女呢。半年前的事情今天莫名想起,一定是有來由的。我咬住這個猜想尋思而去,「美國與日本,您更喜歡哪個國家?」的問題再次出現,答案也隨之浮出水面:選擇國家,其實是在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對於這位不適應上海環境的東北姑娘,選擇回家是一條正確的道路。選擇人生伴侶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了解對方的「三觀」是選擇對象的重中之重,而不是車、錢、房、貌。

寫完這篇文字,我讀了一遍,怎麼讀都彷彿有一種日本情結躲在文字背後的感覺。我想說明我不是一個精日分子,在某些方面我還是很喜歡美國這個國家的。就顏值,美國會讓人失望。但是,美國精神會讓你嚮往。樂於助人是美國人的共識,在這些溫良的品格背後,我看到的是一個國家的整體國民素質和一種精神,「Are you ok?」、「Do you need any help?」來自不同肌膚陌生人的關懷我遇到過多次,現在回想起來依然有一種溫暖的感覺。我努力剋制情緒,儘力心平氣和,公正地寫兩國差異,但是,縈繞在我印象中的日本依然無法消除,畢竟我視日本為第二故鄉。

本文從平民百姓最為關心的是衣、食、住、行切入,憑著筆者在美國和日本生活的部分花絮和在兩國街頭拾撿到的一些「雞毛蒜皮」體驗拼湊而成,沒有權威性可言,只是拋磚引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來文字 的精彩文章:

愛最終指向-團聚
生活中有你,真好!

TAG:重來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