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籍薈萃 「二李」文庫匯聚26個版本《花間集》、王國維手稿真跡……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陳荷 李雨心 見習記者 徐語楊 鍾雨恆 實習生 王婧堯 攝影 陳羽嘯
「二李」文庫暨展覽廣納古今典籍文獻2萬餘冊,其中有大量極具中華優秀文化和巴蜀地方特色的古代典籍,名籍薈萃,量多且精,交相輝映。在令人驚嘆的同時,也很容易讓參觀者入遁「雲霧中」,不知該從何看起。
究竟這次展覽上有哪些值得一看的重量級寶物?這些寶物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二李」這兩位文化大家的藏書習慣和偏好又有何不同?四川省圖書館研究館員王嘉陵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一一作了解答。
「四川的採購員」李一氓 藏書傾囊相贈惠桑梓
李一氓既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又是詩人、書法家和藏書家。他的藏書總量,應在一萬冊以上,其中,古籍佔到五、六千冊。李一氓對收藏有過用心規劃,所藏經過篩選、甚精。古籍收藏以明版為主,兼收一些有價值的清本:內容以趣味為主,集中於詞集、小說、戲曲、版畫等等。
從年代來看,李一氓的藏書里,基本沒有宋元版,因為宋元版的收集頗有難度,很難成體系,他主要收集明清時期的古籍。從內容上來講,偏重於詞集。如果收集到好的書籍,李一氓他還會拿來出版。」王嘉陵解釋說。
情系家鄉,恩報桑梓。李一氓生前將畢生所藏書籍和文物全部贈予公藏,絕大部分捐給了家鄉,他還戲稱自己為「四川的採購員」。「其中,4200多本平裝書捐獻給了他的家鄉彭州市圖書館。另外大概還有3400多冊古籍,包括他收藏的2300多本詞集,悉數捐給了四川省圖書館,裡邊兒的清詞非常珍貴。杜集最好的版本和外文版本都捐給了杜甫草堂。」
「1974年、1987年,李一氓兩次向四川省圖書館捐贈藏書,幾乎可以說是傾囊相贈。贈書以小說、詞集、戲曲、版畫、山志、寺志等為特色。這部分藏書豐富了省圖的特色館藏。」王嘉陵補充道。
26個版本《花間集》匯聚 堪稱舉世最全
李一氓收藏的詞集里,不得不提的就是《花間集》。王嘉陵介紹說,李一氓很關注《花間集》不同版本的收藏,除了宋代的沒有,從明清到民國,乃至建國以後,他都有收集到,共計26本,可以說是現存最全版本。
在文庫中,有一個專門存放《花間集》的淺紅棕色木匣子,這是李一氓專門請人訂做的。在捐書給省圖時,他也將這木匣子一併捐贈了。
李一氓還曾著有一本《花間集校》,這本書也在展覽中展出。「因為他藏書,並非為了收藏而收藏,還進行了研讀和學習。他看過的版本多了,便著書研究裡面不正確的地方。」
王嘉陵還曾將李一氓所藏《花間集》進行收錄彙編,他告訴記者,「前幾年我曾做過一次整理,隨後交給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李一氓舊藏花間集彙刊 》。這本書收錄了李一氓珍藏的《花間集》二十種,包括明、清、民國版本十七種,均為學術界公認的善本,加上他手抄的一部、上世紀五十年代影印的一部宋刻本及一部據明本所校的香港排印本。」
《花間集》是蜀地的驕傲。在王嘉陵看來,《花間集》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詩從詩經開始,到楚辭、漢賦、古體詩、絕句、詞的出現,形式是不斷變化的。而《花間集》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文人詞總集。
第二,《花間集》中,收錄了以溫庭筠和韋莊為代表的18位詞人的五百首詞作。其中,除了溫庭筠、皇甫松、和凝三人與蜀地無關外,其餘15人或是蜀籍,或流寓蜀中,或仕前、後蜀,均與西蜀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繫,「所以,代表了我們四川這個地方的一種文化現象。」
第三,李一氓所收集的《花間集》版本齊備,目前他收集的這個版本可以說是最全的,一共有20多個版本,而且各個版本之間有很大的差異。「因為收書這個事不是你想收就能收到的。當時他能有那麼好的耐心,這麼多的機緣將這些書收在一起,這是很難得的。各個版本的《花間集》對我們文學史研究,對四川地方文獻研究有很大意義,」
白描梁山好漢 版畫精品《水滸葉子》亮相
「一氓藏書」中,有關版畫古籍的收藏高達60多種,多為明清時的精品。在這些版畫當中,有一本傳世精品——《陳老蓮畫水滸葉子》(以下簡稱《水滸葉子》),這部作品是明代著名畫家陳洪綬(又名陳老蓮)所作。
明代至清初是中國版畫的黃金時代,尤以蕭雲從、陳洪綬兩位主持畫壇的大家之作為最。陳老蓮一生以畫見長,尤工人物畫,其藝術成就首先表現在版畫方面,獨霸木版人物畫畫壇。
「葉子」,是古人飲酒娛樂時為助興所玩的一種遊戲,類似於酒牌或酒籌。畫家陳榮詳細闡釋了這部作品,「《水滸葉子》是陳老蓮以《水滸傳》為藍圖,畫的40名梁山英雄好漢。在畫的時候,他運用的是傳統中國畫中的白描技法,包括鐵線描,柳葉描,釘頭鼠尾描,行雲流水描等等。根據人物性格,個性不同,交叉運用長短線,直線等線條塑造人物形象。對後世畫家影響深遠。」
《水滸葉子》是陳老蓮所有版畫當中的巔峰之作,王嘉陵也給予了高度評價了,「實際上,很多人在看這些畫的時候只注意了畫家,沒注意版畫刻工。版畫是畫跟刻合作才能完成的作品,《水滸葉子》刻得非常好,筆筆傳神,栩栩如生,此書記載了刻工黃一彬(字君倩)的名字。有一年我們將此書送國家圖書館參展,經鑒定,是明代末年的刻印版本,非常珍貴。」
那麼,這本珍貴的《水滸葉子》是如何來到李一氓手中的,不免讓人有些納悶。王嘉陵向記者講起了收藏背後的故事。
李一氓曾和很多藏書家有過來往,其中有一位叫王貴忱,鐵嶺人。戰爭年代,李一氓曾在東北擔任過領導職務,兩人並不相識。後來王貴成南下到廣州,雖然相隔千里,因為共同有收藏的愛好,兩人交往甚密,惺惺相惜。
有一次,王貴成機緣之下收到了這版《水滸葉子》,非常興奮。他認為這部精品應該拿出來出版,讓更多人來欣賞。而在那個年代,出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王貴成認為只有李一氓能做到,就將這本價值連城的《水滸葉子》帶到北京,作為禮物送給了李一氓,分文未取。他的要求只有一個,請李一氓幫忙出版。
後來,李一氓不負老友囑託,找到上海美術出版社出版了,並且寫了一篇2400字的跋,講這本《水滸葉子》的來歷,寫得相當好。
王嘉陵曾把李一氓和《水滸葉子》的故事寫成了一篇文章,發表在《藏書報》上,這又牽出了另一個故事。
散文家鍾淑河看到了這片文章,聯繫到了王嘉陵。「他說,自己曾經按照出版的《水滸葉子》描下來,完成了一幅油印的作品。當時,李一氓雖然不認識他,但是看過他寫的書,寫了一封邀請函請他到北京參加古籍整理大會。鍾淑河便帶著這幅油印版的《水滸葉子》去了北京,送給了李一氓。」
王國維手稿本《唐五代二十一家詞》真跡
在展出的古籍中,還有一本相當珍貴——王國維手稿本《唐五代二十一家詞》(王國維手抄寫的是《唐五代二十家詞》,李一氓進行了備註,應是二十一家詞)。
據王嘉陵介紹,有一次,這本藏書在四川省圖書館舉辦的珍貴古籍展覽上展出。在成都居住的王國維的兒子王慈明從媒體的報道中得知了這一消息。此前,王慈明對這本書的下落一無所知。看到消息後,儘管他當時年歲已高,還是決定到四川省圖書館親眼看一看。後經他鑒定,此書確為真跡。
匯聚巴蜀文獻珍善版本
細心的讀者可以從展出的典籍中一窺「二李」的藏書習慣和偏好。李一氓是資深學者和藏書家,他的收藏注重體系和層次,在乎版本,主要關注文學作品和版畫。而李劼人的藏書習慣與李一氓迥然不同。「他是『文人式』的收藏,致力於研究四川的歷史和風土人情,主要收集的是對自己研究和學習有用的書。」王嘉陵說。
李劼人藏書和所藏字畫甚豐。他的藏書規模大,內容豐富,不乏珍本、善本。李劼人辭世後,他的夫人楊叔捃及子女根據他的遺囑將他畢生收藏書籍、字畫捐贈國家,書籍部分由四川省圖書館接收。
王嘉陵介紹說,「李劼人將自己收藏的1168部16007冊線裝古籍捐獻給四川省圖書館,圖書館接收到這批書籍後,迅即將古籍線裝書進行鑒定、整理,按四部分類,編製了《李劼人先生捐贈書目(線裝書部分)》。在這些書中,集部最多,也就是文學作品最多,高達523種4044冊。」
他所捐古籍,無宋、元版本,但有明刻本《唐類函》《醫說》《楚山和尚語錄》《涇野先生文集》和乾隆本等數種珍善版本;其餘多為清代、民國版本,也不乏珍貴稀有典籍,如抄本《欽定東華錄》《有明歷科鼎元錄》《聖教入川記》,尊經書院刊行《四史》,日本刻本《歐陽文忠詩集》《蘇韓詩合鈔》(套色、殘)等。
除了古籍,李劼人捐贈的書籍中也有不少是平裝書。據檔案館保存的清單記錄,民國書籍有510冊,主要是文學理論、中國古代和現當代文學作品、俄羅斯和歐美文學翻譯作品、政治、歷史和哲學著作。1949年以後圖書有330冊,包括文學理論、新文學作品、川劇腳本、歷史著作和一部分政治學習材料和法律學習材料。
李劼人留法,曾經還收藏了600多冊法文書。「但是這些書現在查無所蹤,不免有些遺憾。」王嘉陵的語氣里倍感惋惜。
「李劼人的收藏主要是以成體系的地方文獻為主,並不是以孤本、善本見長。他還特別重視地方文獻的搜集,關於四川作家的作品合集收得比較全。四川方誌,還有跟四川有關的文獻資料也很多。比如,有近抄本明張世雍《成都記》、清刻本《蜀典》;有四川歷代大家楊慎、李調元、龔向農、廖季平等人的著作;也有成都尊經書院、志古堂、存古書局等刻印版本。」王嘉陵說。
文庫中,四川省圖書館還專門設置了李劼人的作品展區,李劼人所創作的各個版本的「大河小說三部曲」等作品均在展品之列。
李劼人曾被譽為新文學長篇歷史小說的「開山祖師」,他的創作大多取材於現實,筆觸充滿了鄉土地域風情。王嘉陵說,「我們經常講李劼人是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式的作家,就與他的這些收藏息息相關。他對四川做了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了解得非常透徹,所以在寫四川的時候並不僅是很感性地在寫。」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