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茶馬古道——劍川縣沙溪鎮寺登街

茶馬古道——劍川縣沙溪鎮寺登街

·

關注坑上曰沙龍會

茶馬古道,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域稱謂,是一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為神秘的旅遊絕品線路,它蘊藏著開發不盡的文化遺產。

而今已然不存,但有一個地方,被譽為「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古集市」的劍川縣沙溪鎮寺登街。

走入寺登街,就彷彿走進了那段茶馬古道上馬幫興盛、商貿繁榮的歷史。

—寺登街—

寺登街位大理州劍川縣南部沙溪鎮,為茶馬古道要衝,被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WMF)稱為「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集市」。2001年10月底,與中國長城、陝西大秦寶塔和修道院、上海歐黑爾、雪切爾猶太教堂並列「2002年世界紀念性建築遺產保護名錄」。

據史料記載,沙溪寺登街形成於元末明初,明即已初具規模,清末至民國是它的鼎盛時期,其崛起與雲南馬幫的興起有很大關係,當時是滇西有名的馬幫驛站和鹽、茶、馬集散地。

寺登街沿茶馬古道呈南北走向,長約300米,東西寬約100米。寺登街最具商業氣息並體現茶馬古道集市建築特色的,當屬密布在街道四周及巷道兩旁前鋪後馬店的商業建築。這些建築群具有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築特色,三坊一照壁大馬店、趙家的四合五天井大院,還可以想見當年經貿繁榮之地豪門大戶的輝煌。

寺登街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古集市,有完整無缺的戲院、旅館、寺廟、大門,使這個連接西藏和南亞的集市相當完備。

而年份較長脆弱的葡萄酒則可以選擇直徑稍小的醒酒器,最好選擇帶塞子的,以此可以防止葡萄酒的過度氧化和加速衰老。另外最好選擇容易清洗的醒酒器。

滇藏「茶馬古道」形成於公元六世紀末至七世紀初,滇藏之間以雲南茶葉、鹽與西藏的馬匹、藥材、毛皮交易,形成了滇藏貿易通道「茶馬古道」。

這條古道成了大理至麗江、中甸、西藏拉薩再到印度的唯一陸路國際通道,與南方絲綢之路具有同樣的歷史地位和價值。沙溪寺登街便是這條通道上重要的交通樞紐,每天,一隊隊的馬幫從這裡穿過,給這裡的區域經濟和文化帶來空前的繁榮。

寺登街作為茶馬古道的重要集市已成為過去,但它作為茶馬古道文化長廊、馬幫文化的展現,將永遠不會被人們遺忘。

圖|來自網路

END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坑上曰沙龍會

專註於茶文化、葡萄酒品鑒等活動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關於喜茶、鮑師傅、樂凱撒等7家網紅店成功原因的13條思考
品茶,拿起,放下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