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舉辦「融匯:國際藝術與文化」研討會:構建跨文化理解的國際文化環境(上)
「融匯:國際藝術與文化」研討會現場
2018年5月28日,繼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25周年館慶展「融匯——國際藝術與文化」開幕後,展覽同名專題研討會「融匯:國際藝術與文化」拉開帷幕。據悉,研討會將持續兩天時間,參展藝術家鮑蓓、崔岫聞、E.V.戴、阿南迪塔·達塔、馬克·福克斯、安妮塔·格萊斯塔、尼古拉斯·埃雷拉、瑪麗亞姆·納傑德、托尼·斯科特、泰祥洲、展望等將在為期兩天的研討會中發表他們對「國際藝術與文化」這一主題的看法。
「融匯:國際藝術與文化」研討會現場
研討會首日,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北京大學塞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館長杭侃與吉利安與阿瑟·姆·塞克勒藝術、科學和人文基金會會長會長吉利安·塞克勒女爵士相繼致辭。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北京大學塞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館長杭侃致辭
帕特里夏·古茲曼Partricia Guzman《冥想》,布面油畫 100x150cm 2018年
杭侃教授的致辭以一個短視頻為開篇。該視頻由北京大學一位本科二年級學生所作,以圖像配文字的形式表達了他對這場展覽的所思所感:滄桑、嚴酷、艱難、繁亂、束縛、焦躁、虛假。在視頻結尾,這位學生寫道:「這樣的藝術 只有藝術 看見生活的真相」。杭侃教授在現場說:「在北京大學這樣一所綜合性學府,我們舉辦這場具有當代藝術性質的展覽,不僅希望凸顯展覽的學術性和批判性,還希望看到這樣一場展覽能夠在學生們心目中激起怎樣的反應。我以這個視頻,向大家證明在座各位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我們構建了一種跨文化的理解,使得這個展覽有了激發學術和啟發學生的意義。」
吉利安與阿瑟·姆·塞克勒藝術、科學和人文基金會會長吉利安·塞克勒女爵士致辭
吉利安與阿瑟·姆·塞克勒藝術、科學和人文基金會會長吉利安·塞克勒女爵士在致辭中回顧了「吉莉安?賽克勒女爵士國際藝術家展覽項目」五年來的發展歷程,並認為該項目持續不變的宗旨,在於舉辦內涵豐富,具有文化多元性、互動性和啟發性的展覽。其目的在於創造跨文化的理解,並把具有不同文化和種族背景的有才華的藝術家及其作品介紹給中國,以此增進人與人的相互理解和長久的友好往來。
美國外交政策協會會長兼首席執行官諾埃爾·拉提夫發表《國際交流對世界和平的重要意義》的演講
諾埃爾·拉提夫作為美國外交政策協會會長兼首席執行官,在現場發表了《國際交流對世界和平的重要意義》的演講。此次來北京大學是諾埃爾·拉提夫的第三次中國之行,諾埃爾·拉提夫在演講中強調了在當今世界中文化外交的重要性。他在致辭中說,博物館、美術館是唯一以非衝突方式探討世界關係的場所。博物館、美術館等文化機構一直以來都發揮著一項重要使命,不斷使人們遠離自私、封閉和自我狹隘的泥潭,讓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人通過文化和藝術的語言,增進彼此的了解,消除誤會、預防衝突。當今世界是一個整體,世界和平的前提在於預防危機和解決衝突,好的外交需要好的想像力,因此所有的人文機構、藝術家和學者都有責任和使命發揮各自的創造力,構建跨文化理解的全球文化環境。
塞克勒基金會項目負責人、策展人米格爾·貝納斯德斯主持第一天的研討會
塞克勒基金會項目負責人、策展人米格爾·貝納斯德斯主持了第一天的研討會。「我們在選取藝術家時注重藝術家作品中人文精神的表達,特別是他們對人類生存境遇的思考和對時下世界與未來的觀感和理解」。米格爾·貝納斯德斯在介紹現場的藝術家時說道。
藝術家安妮塔?格萊斯塔
此次館慶展是藝術家安妮塔?格萊斯塔第二次於北京大學塞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展出她的作品。作為吉莉安·賽克勒女爵士國際藝術家展覽計劃的首個展出,「安妮塔?格萊斯塔: 格尼卡/格爾尼卡」是她於2013年在北大塞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舉辦的裝置展覽。安妮塔·格萊斯塔在研討會現場展示和分享了她作為一名藝術家的創作歷程。對人類生存境遇的關注和對人性在不同文化和歷史中的表現與挖掘是貫穿安妮塔·格萊斯塔作品的一條主線。安妮塔在現場說:「我關注人的複雜姓,我的作品關注戰爭和人類的存活。在幾十年的創作生涯中,我一直試圖通過作品展現人類辯證的矛盾性。在人類身上,美與丑、悲傷與快樂是同時共存的,我們一直走在這條中間線上。」安妮塔的父親曾被迫參加越南戰爭,她很小的時候曾跟隨父親上街參加反戰遊行,「看著那些橫幅和海報,當我還是一個孩子時,便懂得視覺圖像所能引發的巨大能量。」 安妮塔的創作經歷了繪畫、雕塑、多媒體裝置等不同形式。她輾轉於美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其雕塑作品探索材料的延展性和永恆性,而她的戶外公共裝置藝術則更關注作品與觀賞者和環境的密切關係,重視公眾體驗的人文情懷。「我所有的作品都旨在顛覆固有的思路,並催生出多種不同的角度,在歷史以及當代的大背景下思考我們共同的人性。通過邀請觀眾觀看並吸引他們的全部身心參與其中,將上述訴求融合在一起。」安妮塔在現場說道。
安妮塔?格萊斯塔,《脈搏》,多媒體裝置(影片與水彩畫),2018年
影像裝置中有她本人的心電圖和藝術家手繪的「心臟」,石頭上的女子是心臟的載體。《脈搏》是一系列有關心臟的作品的一部分,這部影片通過心臟的不同動態影像表達了人類的身體和情感世界。除了多種形態的心臟外,風中顫動的樹枝也給予了生命的隱喻。
藝術家阿南迪塔·達塔
阿南迪塔·達塔創作中
阿南迪塔·達塔AninditaDutta 《飛翔》63x60cm 2015年
阿南迪塔·達塔出生於印度,現居美國。阿南迪塔的作品涵蓋雕塑、裝置和行為藝術。泥土是她長期使用的材料。她的作品長期探討矛盾、對峙和衝突以及在不同階段藝術家如何面對自我。阿南迪塔利用平凡甚至粗糙的泥土,在人與泥土間創造了令人驚嘆和感動的「美麗」。阿南迪塔在現場說道:「泥土對我來說,意味著生也意味著死亡。我使用泥土展現生與死,也展現人的脆弱和美麗。」這種觀念和表述顯然來自藝術家的東方文化背景。研討會現場,阿南迪塔播放了其作品的創作過程。影片中,藝術家站在高高的腳手架上,從牆面最頂部開始,她將潮濕的泥團「砸」向牆面,這面14英尺高30英尺寬的牆面耗費了阿南迪塔16個小時,期間她不斷用手塗抹和繪製著泥土的紋理和結構。《飛翔》是阿南迪塔在此次展覽中展示的作品,作品中一名女性的裸體化身為蝴蝶的身子,而藝術家以泥土繪製的紋理則化為蝴蝶的「翅膀」,當人類的情感和思緒被移除,藝術家通過繪製泥土的肌理為人類賦予了「美麗」的能量。
藝術家托尼·斯科特
托尼·斯科特來自美國洛杉磯,是一位多媒體藝術家。她的創作歷程涵蓋了大量裝置藝術作品,並交織運用攝影、繪畫、雕塑、混合媒介和數碼技巧。作為一位擁有非洲、美國印第安和歐洲血統的藝術家,托尼·斯科特為其作品賦予了深刻的人文性主題並持續創作能夠代表藝術家個人文化背景的作品。她的作品《bloodlines》(血脈傳承)系列以幾百年的美國奴隸製為創作背景,展現了深遠而宏大的關於民族自由、奴隸制、民族記憶和沉痛歷史的內涵。「我的作品希望啟發人們的靈感,教育大眾並療愈人的心靈,並希望呼喚不同文化和種族背景的人們相互擁抱,消除誤解。」托尼·斯科特在現場說。
托妮·斯科特的參展作品《生命的圓環和輪轉》,圓環意味著生命的循環往複,辮子具有融匯和血脈的傳承的意味。
厄瓜多藝術家尼古拉斯·埃雷拉
尼古拉斯·埃雷拉NicolasHerrera 《我們是一體的》2018
厄瓜多藝術家尼古拉斯·埃雷拉的作品都蘊含著一個基本的理念:生命的融合。他的作品通過營造和達成雕塑中不同「生命」之間一種平衡而協調的關係,表達萬事萬物、不同生命間應該互相支持與庇護的整體生命觀。他的參展作品《我們是一體的》展現了一個不同生命,動物與人物相互融合的整體。藝術家認為生命的整體不應該被打破,而應該被讚頌。因此,他的作品從某種程度上洋溢著一種詩性和一種音樂的韻律感,他希望人類能夠彼此相愛,相互尊重,追求生命整體的幸福感。
藝術家馬克·福克斯
馬克·福克斯 Mark Fox 《無題》,木製雕塑,2018年
馬克·福克斯出生於一個天主教傳統很濃厚的家庭,因此他的作品與宗教有很大關係。馬克·福克斯的作品結合現成品與個人經歷,他的作品關注不同的文化以及社會教育如何塑造個人與社會的關係。藝術家將個人對宗教的意志訴諸紙面,他認為偶然有時比刻意更容易產生美感。馬克·福克斯的作品囊括了眾多宗教的文本相關,這些文本大部分來自天主教的故事,比如「聖鳥不死之身意味著什麼?」他把天主教的某些神聖經文,用油彩寫在紙面上並切下來,攤放在桌子上重新組合,這些文本像囈語一樣被重新排列,掛在生活中常見的木製工作梯上。藝術家藉此探討神聖文本的解讀和誤讀以及對人們如何獲得信仰的疑問。
研討會自由討論環節
研討會第一日嘉賓合影留念
在討論環節,藝術家們圍繞如何面對觀眾對作品的誤解與誤讀,藝術家能否改變社會,如何真正達成跨文化的表達以及當代藝術對未來考古學的意義等話題展開研討。據了解,在第二天的研討會中,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彭鋒教授與國際藝術史學會主席、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主任朱青生教授將分別主持上午與下午的研討,藝術家們將圍繞「人文與藝術」的主題繼續展開對話。
※中國·邵東國際五金機電博覽會成交逾63億元
※兩大陣營的短兵相接 「站隊」成了生存法則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