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老了 指望誰
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The Promise
You Raise Me Up
Secret Garden
00:00/03:18
這幾天,一篇《倆兒子一個上清華一個上人大,可我還是進了養老院》的文章刷屏,文章大意為:「李老今年70歲,老伴兒68歲。退休前,李老夫婦都是省城電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李老的兩個兒子,一個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一個畢業於清華大學,之後繼續深造並取得了高學歷,如今都在北京定居。在世俗意義上,有這樣的兩個兒子,對於任何家庭的長輩來講,此生都應當算是功德圓滿了。然而,老夫妻倆卻最終不得不進入養成院。」
吃瓜群眾頓時分為兩派,一派認為這兩個兒子白養了,上名校定居北京,卻自私得不顧自己的父母;另一派認為父母住養老院也沒有啥不好的。
其實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呀,
我們家很幸運,我在紐西蘭,對照顧父母鞭長莫及,只能在金錢上提供一些藉慰,我妹妹在天津,事業上乾的是風生水起,而且對父母的孝心也是有目共睹的,妹妹家住的離我父母不遠,隔三差五都會去照應。天氣暖和了,父母要去農村的家,我妹妹也跑前跑後車接車送,她自己說她就是我爸爸媽媽的運輸大隊長。我老公家有四個姐姐跟婆婆同一個城市,姐姐們是一個賽一個的優秀,而且又都是一個賽一個的孝順,這樣給我免除了一個天大的後顧之憂。不然面對日漸衰老的父母,真的不知道怎麼辦好。
大多數父母多希望孩子有出息,考名校,出國,有一份很好的前程,其實他們明明知道,有出息也許意味著遠走他鄉,但是每個父母都會很開心的說;孩子有出息比什麼都重要。
我有一個遠房的姨姥姥,她只有一個女兒,我們叫她小姨,小姨從小就是我們這些孩子的榜樣,姨姥姥也很自豪,那時候每每說起小姨來,就會喜上眉梢,小姨考上研究生了,小姨去日本留學了,小姨又移民美國了,反正我們這些孩子都羨慕嫉妒的。
去年聽說,姨姥姥沒了,姨姥爺回老家到他的一個侄兒那裡養老去了,說起來,姨姥姥的情況很悲慘,好不容易簽證去了美國看女兒一家,沒有想到在美國大病一場,因為姨姥姥不是移民,所以美國的醫療費貴的不能承受,只好回天津,小姨在美國有自己的老公孩子,還有工作,不可能回來照顧姨姥姥,所以就找了一個養老院,但是 還是沒有熬過去,過了一兩年還是走了。親戚中就有說的了,打臉不打臉呀,把女兒培養的那麼優秀,最後也沒有得到女兒的濟。不知道姨姥姥怎麼想?
我還有一個表姨,她倒是跟孩子住一起,只是說不上讓孩子養老,倒是養了一群啃老族。 表姨夫是大幹部離休的,離休工資挺高,有二個孩子,都結婚有孩子了,也是人到中年了,但是都下崗了,打零工。 他們都跟表姨家一起住,表姨要時不時的接濟兩個孩子。表姨也是愁眉不展的說;該養老的年紀,碰上了一群啃老族。我們死了,他們咋辦?
我的女兒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畢業的,其實如果她上紐西蘭的奧克蘭大學,我的負擔會輕很多,但是做父母的還是希望女兒能到更好的大學, 這就是為人父母之心,希望你好,更好,現在她畢業了,在奧克蘭找到了工作,如果她還想去外面闖蕩,我還會支持的。
誰不希望老了能夠兒孫滿堂共享天倫。但是現在那樣的美夢越來越難做了,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不得不背井離鄉奔前程,比如我,我不就是從天津到深圳,又從深圳到紐西蘭嗎,我要是在天津就混得不錯,我幹啥要背井離鄉呀,這裡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現在和父母生活在異地的人也越來越多,好在現在養老產業在逐漸完善,在養老院度過最後的時光也成了可選項。
將來我老了,我不指望女兒養老,我只希望她過得好,不和我住在一個城市沒有關係,我有信心照顧好自己,養老產業越來越發達,選擇養老院就像選擇商品一樣,有錢就會有好品質的養老院提供服務。現在就未雨綢繆鋪路自己的老年生活。鍛煉好身體、培養好興趣、賺錢攢錢……爭取老了不能自理時去個好的養老院。
親愛滴,喜歡就點贊分享哈
作者:李小托(漫漫),材料學博士,現居紐西蘭,
喜歡貓,喜歡簡單隨意的生活,
長按下面我的頭像關注李小托微信公眾號
TAG:李小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