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雜誌測評:《vista看世界》《人物周刊》《鳳凰周刊》《讀書》

雜誌測評:《vista看世界》《人物周刊》《鳳凰周刊》《讀書》

由於前期工作較忙,今年定的這四份雜誌累成山高在桌面,這段時間趁沒那麼忙碌,趕緊把山削平,畢竟雜誌這種東西時效性很明顯,新聞變舊聞總沒那麼令人解渴。也正是這種突擊的、集中的、超強度的閱讀,讓我對這本雜誌有了更深的認識,或許這是平時低密度閱讀沒法體會到的。

簡單說說這幾本雜誌的特色及閱讀體會。

1

Vista看世界:文章不長,話題範圍廣,有趣有特色,夠潮

2

人物周刊:人物為主,但集中在文娛、企業家等方面,風格一致,有些文章像纏腳布,多讀乏味

3

鳳凰周刊:評論與新聞價值都比較高,文章與主題的重要性匹配,部分港台作家的文字很驚艷

4

讀書:極簡的排版,極豐富的內容,看似土,卻最潮,因為思想走在最前線。

測評體會:

1, 人物是多數雜誌的主要文章類型。而媒體人的功力高下一對比就知道。人物周刊喜歡采寫那些浮華人物,影壇、歌壇、文化界明星,企業家等,有嘩眾取寵抓眼球的作用,但不得不說,一些明星明明沒多少斤兩,硬是通過場景鋪叔、鏡頭特寫把明星刻意風格化、典型化的做法,久了讓人生厭,濃妝艷抹的人物,沒法遮掩蒼白的靈魂。這樣的人物稿,其實沒多大意義,久了讓人感覺這些媒體人整天追星,乏善可陳,甚至有幾分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味道。

2, 好文字太少見,專欄文字不少更像一堆屎。一個上午有時認真讀一本雜誌,令人印象深刻或者有審美體驗的文字實在太少。唯獨出品較高的是鳳凰周刊兩岸三地的一些文化評論,陳安等人的文字不多,但篇篇值得細讀,讀罷心悅誠服。而Vista與人物周刊的專欄簡直讓人吐槽無力,主題泛化、文字婆媽,不知所云,讓自己的思想成了專欄作者胡思亂想的跑馬場,為自己這麼浪費時間感到可恥。

3, 媒體圈的慣性效應。作為在黨報評論部呆過四年的人,常常有種體會。自己身在那個圈子裡,不好評論,也不好指點,久而久之自我感覺良好,而且自己作文的優缺點在閉塞的氛圍里不斷強化,都說「文人相輕」其實也許就是這種閉塞環境里的自我默認,是一種可怕的慣性效應。現在告別媒體圈,回頭看看同仁們的文章,頗有感覺。

4, 優秀的文章眾口界碑,湊數的文章一眼識穿。好文章都是共通的,編輯是否認真選稿,稿件質量優劣,其實民眾心中都有一把稱。你努不努力,久了大家都知道。作為好雜誌,應該博覽眾長,不斷吸收新血液、新文本,而不是抱殘守缺,只是靠幾個記者在寫,畢竟人的視野、精力有限,要創造高質量的雜誌,需要不斷取眾人之所長,集更多好文稿於一冊,否則會被市場淘汰,至少下次定雜誌,如果經費有限,我就只會選擇鳳凰周刊和讀書。以前在老單位離職的一個原因,是版面減少,為了不降低大家工資,稿子都自己寫,四個評論員包攬所有版面,這種封閉的作文環境是無法讓人提高,也無法源源不斷提供好評論作品的。

安谷君

資深媒體人,曾在國內一線城市知名黨報評論部工作數年。現就職於體制內,負責媒體宣傳。

經歷幾輪職場打拚、崗位變遷、工作選擇,對大學生就業擇業、職場生態、體制內生存、新舊媒體融合等有一定的觀察與見解。

三年內完成研究生學位,期間育兩娃。在平衡工作、學業、育兒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尤其對女性發展、高效育兒、處理婆媳關係方面有一定的思考與收穫。

一個有想法的公眾號

公眾號:安谷君

育兒 ▏職場 ▏ 家庭 ▏ 隨筆 ▏讀書

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公眾號:安谷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谷君 的精彩文章:

慶祝四個月斷夜奶的歷史性勝利!

TAG:安谷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