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僅剩一忠臣戰將,為報煬帝不殺之恩,打遍黃河兩岸,身死國滅
原標題:隋末僅剩一忠臣戰將,為報煬帝不殺之恩,打遍黃河兩岸,身死國滅
隋朝歷二世而亡,有人說導致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煬帝,他是歷史上最自負、最好大喜功的皇帝,關於隋煬帝的評價,我們按下不表。今天我們來說隋朝最後一員名將張須陀,為報隋煬帝的知遇之恩,他轉戰南北,為大隋延了數年國祚,後來他戰死沙場,隋朝也隨之滅亡。張須陀之所以死心塌地為隋煬帝賣命,跟一件掉腦袋的事有關。
隋朝末年,遼東之役失敗,天下動蕩,隋煬帝又執意建設大運河,導致帝國開始崩毀。國難思良將,這話沒錯,在大隋四處狼煙起的時刻,張須陀勇敢站了出來,成了隋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當時隋煬帝滯留江南,跟中原關中的關係減弱,就憑這張須陀領著一隻官軍四處平叛,穩住民心。隋煬帝名聲不好,張須陀也不是好歹不分的人,他知道隋煬帝的名聲,但在他心裡,隋煬帝於他有情、有節、有理,他要回報給皇帝忠與義。
張須陀本來只是一個小官,雖然早年立下了不少戰功,但年近半百多歲才當上了齊郡丞。大業六年,隋煬帝要打高句麗,募集天下糧草,這時民間遭遇災害,出現饑荒,一邊國家征糧,一邊百姓又要吃飯,於是糧價高漲。雖然不至於餓殍遍地,但不少百姓餓死。國家為應對這種情況,建有應急的糧倉,但開倉賑災需要上報朝廷,獲得皇帝的許可。可是派人上報朝廷,再接到回報,這一來一去要耗費很長時間,餓死的人會越來越多。於是張須陀當機立斷,開倉賑災,他這樣做觸犯了法律,立刻有人報告給了隋煬帝,眾人以為喜怒無常的煬帝會處死張須陀,沒想到煬帝不僅沒有怪罪張須陀,反而更加重視他,為他陞官。
張須陀被隋煬帝的行為深深感動了,不殺他,是君臣情;開糧倉,是帝王節;重用他,是明事理。隋煬帝在張須陀眼裡是有情、有節和有理的明君,他要報答皇帝的厚恩,只能灑出一腔熱血,為皇帝剿滅各地的反賊。張須陀以一個郡太守的武裝,轉戰黃河南北,四處平叛,跟隨張須陀的還有秦叔寶、羅士信等著名將軍。
隋朝當時已經像個著火的森林,四處冒火苗,張須陀扮演救火隊長的角色,哪裡火大他就去哪裡。王薄、郝孝德、裴長才、石子河、王良、鄭大彪、李宛等等起義軍全部被張須陀消滅。後來瓦崗軍崛起,翟讓跟張須陀打了三十多仗,幾乎沒有贏過。瓦崗軍最恐懼的人就是張須陀。
後來,李密加入瓦崗軍,建議翟讓攻打洛口倉。翟讓早被張須陀打怕了,不敢出兵。在李密反覆勸說下,翟讓終於出兵滎陽,張須陀率兵迎戰,翟讓恐懼,立刻退兵。張須陀繼續進軍,沒想到卻中了李密的埋伏,人馬都被打散,陷入重圍。張須陀戎馬一生,原來曾有過領五騎被兩萬人包圍又突圍的壯舉,李密的埋伏根本不算什麼。他殺出包圍,看到部下還在亂軍中,於是返回戰陣,不斷將手下救出,這樣來回好幾次,包圍的敵軍越來越多,眼看無法再次突圍,張須陀仰天長嘆:兵敗如此,何面見天子乎?於是下馬力戰而亡。得知他的死訊,被營救的部下全部痛哭流涕,整個官軍連哭數日。
死者,士之所重;國者,君之所重。隋煬帝赦免了張須陀的死罪,用士之所重換來了張須陀的忠誠,而後者也用忠誠不斷保護君之所重。如果不是隋末亂世,這兩人也算是君臣相知的代表了。張須陀戰死後,中原的叛亂無人鎮壓,朝廷失去了對河南、山東的控制,隋煬帝被徹底孤立在江南,沒過多久隋朝就滅亡了。
你對張須陀的人生怎麼看,歡迎點贊、留言、分享。
※北塘炮台陣亡清軍堆積如山,八國聯軍們微笑合影,俄軍和日軍戰俘
※和珅一生頭號劫難,帶兵打仗慘敗,三十餘將聯名彈劾,卻因禍得福
TAG:廁讀大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