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從兩首《調笑令》看蘇軾的糾結

從兩首《調笑令》看蘇軾的糾結

調笑令 歸雁

歸雁,歸雁,飲啄江南南岸。

將飛卻下盤桓,塞外春來苦寒。

寒苦,寒苦,藻荇欲生且住。

調笑令 漁父

漁父,漁父,江上微風細雨。

青蓑黃箬裳衣,紅酒白魚暮歸。

歸暮,歸暮,長笛一聲何處。

注釋

調笑令:詞牌名,又名《宮中調笑》、《轉應曲》等。

單調。分兩體:一體為32字,平仄韻換葉。起名二字重疊。

又一體仄韻38字,調之前用七言古詩八句,並以詩的末句二字,為詞的首句二字。

箬(ruò):竹殼。裳(cháng)衣:下身服飾,這裡指褲子。

卻下:停下,停住。盤桓:徘徊,不前。

糾結的東坡

這兩首小令,都作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四月。宋神宗念及蘇軾謫居黃州思過已年長日久。人才難得,不忍終棄。即降旨,詔令蘇軾「從黃州量移(就近安置)汝州」。該詞是蘇軾離開黃州赴汝州順江而下途中,仿效唐代詩人韋應物《調笑令》格式即興而作。

《調笑令·歸雁》全詞描寫了春分之後,本應北歸的鴻雁卻仍停留在南方,將要飛去卻又盤桓不定,害怕塞北的春天依然苦寒不堪忍受。

《調笑令·漁父》全詞運用對仗、疊句、偏正詞,顛倒詞等寫作手法,描繪了一幅漁父田園江湖生活的圖景,表達了蘇軾對漁父的羨慕之情,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嚮往。

可見,雖然蘇軾具有強大的內心,面對長時間的貶謫生活,能夠通過遊覽赤壁等地,寄情於自然來放飛心情,但他的內心深處還是糾結不堪的——

所以,在離開黃州赴汝州於途中,有感而發,將鴻雁作為自身的象徵和寄託,表達了蘇軾將要離開黃州時去、留的仿徨心態。特別是後來看到長江中游漁民的水上生活圖景,即興作詞,描繪出漁父與大自然為伍的形象,更表現出蘇軾對隱居生活的嚮往。

雖然屢經貶謫,蘇軾始終沒有隱居,但他的內心卻一直糾結,徘徊在出世與入世的邊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養齋 的精彩文章:

善於傾聽,不僅需要智商,更需要情商
又聞某幼兒園出現虐童事件有感

TAG:三養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