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到城步苗族鄉下去,這些規矩你不能不知道

到城步苗族鄉下去,這些規矩你不能不知道

苗族風情

邵陽境內苗族既聚族而居,又與漢、侗、瑤等民族交錯居住,在習俗上往往互相影響,互相融合,既形成某些共同的特徵,也有因地而異的習俗特點。苗族寨落大多依山傍水,或在山沖,或在溪畔。村前寨後,喜植楓、椿、樟、梧,雜以棕櫚修竹。住宅大多為木結構建築。其中雙層重檐木質卯榫結構的吊腳樓最有特色。吊腳樓下空間為牲畜圈、灰屋和廁所,一樓為住所,二樓為放置糧食等物的倉庫,一般四排三間,一正一橫;也有的六排五間,一正兩橫。一樓面前有較寬的走廊,連接中堂與橫屋。走廊靠檐邊裝有帶靠背的長條板凳。屋子的大門常開在住樓左側,過道與走廊相通。這種住房適應山區特點:倚崖顧坡,節省地皮;離地拔起,乾爽??利落,通風亮氣;一門出入,四周有板柵與外隔離,可防獸防盜。

苗族服飾的記載,最早於明朝啟年間包汝楫撰的《南中紀聞》。其中綏寧「苗民不冠不履,男婦俱左衽佩刀。男子頭插雉尾,身穿短襖,胸背兩臂俱繡花。婦女頭髻偏挽右傍,頂上插一銀牌為飾,上衣齊腰,亦俱花綉。男婦下截只穿長褲一條。冬夏跣足」。城步苗族服飾,舊志亦有「椎髻跣足,佩刀挾弩」之稱。清乾隆年間「改土歸流」後,「椎髻」改為「項髻」,用絲麻青包頭巾或蠟染藍青布纏「大包頭」,雅名「黔烏」。無論男婦均如此裹頭,僅未嫁姑娘不用。清代,城步、綏寧苗族大多著無領梅條花邊對襟衣或大襟左衽上衣。男褲短而寬大,鑲大花邊,小腿纏青色長幅綁腿,喜用布巾扎腰。婦女多著家織挑花裙,腰束寬扁織花帶。童帽非常講究,除製作精巧,刺繡細緻外,還滿布銀飾,戴在頭上,不僅銀光閃爍,而且叮噹有聲。晚清至民國初年,苗族女子逐漸改裙為褲,男子裝束亦趨漢化。苗族地區多以大米為主食,紅薯次之.城步南部山區及縣城等地,副食以「油茶」為最。油茶不僅是迎賓待客時必備的飲食佳品,而且是飯前必食的飲料。油茶是一種咸、苦、辛、甘、香五味俱全的茶湯,系原生的峒茶葉用水煮後,擂爛過濾,佐以食鹽、蔥、姜、山樟子等,燒成濃度較大的油茶湯。再加上經過油炒的又香又脆的陰米、花生、黃豆、玉米等製作而成。既能解渴,又能充饑;熱天喝後能消暑解熱,冬天喝後又可祛濕去寒。吃油茶時,一般要連喝四碗,象徵四季平安。吃罷四碗,要將茶碗疊起來,表示領情謝意。不然,主人以為你尚未滿足,就繼續泡茶。若客人一次吃不了四碗,事先要向主人說明,否則視為失禮。綏寧南部苗鄉亦有喝油茶習俗,製作方式較城步簡單。

綏寧苗鄉流行萬花茶,用半成熟的冬瓜皮、柚子皮、白糖、蜂糖、桂花香精等原料製成。先將冬瓜、柚子皮切成手指大小、形狀不同的條條片片,再在上面雕刻各種花草鳥獸,組成各種吉祥如意的圖案。雕好的冬瓜、柚子皮,先用稀釋了的石灰水浸泡,去掉生澀苦味,然後與青銅、明礬一起用文火煮沸返青,使之仍然新鮮脆嫩,待瀝干水後,加適量白糖、蜂糖和桂花香精,拌合均勻,然後反覆曝晒,使之透明如玉。飲用時,抓幾片放進滾沸的茶水中,沖泡成濃郁香甜的萬花茶。萬花茶是苗民招待尊貴客人的飲料,也用它來表示男女之間的愛情。上門求婚的青年男子,如果被姑娘看中了,她奉獻給青年男子的茶杯里,將有四片透明如玉的萬花茶:兩隻「鳳凰祥」,兩朵「並蒂蓮花」。如果姑娘沒有中意,茶杯里則只有三朵萬花茶,而且都獨鳥獨草,求婚者自然知趣而回。城步、綏寧苗區,逢坳修涼亭,遇水砌跳岩。

修路架橋,常由苗寨籌捐資金,苗民義務投工。並在涼亭、路邊置「懶板凳」,開水井、架水筧,供過往行人歇息和飲水。岔路口常立有分路碑,指明岔道去處。鄉下老者常打草鞋和備針線包掛於風雨橋頭和涼亭中,以方便行人。苗族村寨無論誰家紅白喜事,鄰里均主動上門幫??助做事,不計報酬。對孤寡老人,常送柴送水。對困難者,不登門討債。苗族地區在生產習俗上仍保留不少古代遺風。其中打鑼挖畲和趕山獵獸、見者有份之俗最有特色。城步南部山區燒荒開畲,互相換工、幫工、相邀結隊,打鑼挖土。十幾個甚至幾十個人挖土,由一名歌手在前邊打鑼邊唱山歌,給挖土者助興鼓勁。誰落後或掉隊,歌就到誰跟前敲鑼打鼓唱歌,鼓勵落後者迎頭趕上。城步、綏寧苗民在農閑時,常結夥上山打獵,稱為「打山」、「趕山」。打獵時,先敬「梅山神」,打得獵物後,按「見者有份」的原則進行分配。第一槍打倒或第一刀刺中野獸者分獸頭和獸皮。如果為二人射中或刺死,則分第一、第二射手。項圈肉也分頭圈、二圈。先尋獲獵物足跡者,可得四足。其餘參加圍獵和在場見到的人,按人數平均分配,即使婦女抱著小孩路過見之,也要分給兩份。城步、綏寧苗族青年男女在戀愛婚姻方面,父母包辦和自由選擇並存,有濃郁的民族特點。「先娶后冠,男少女長,」系父母包辦婚姻的體現;「跳月求偶」、「歌語聯姻」、「草標幽會」『「信物定情」,則是自由戀愛的表現形式。

苗族出嫁前夕,好友都來「陪嫁」,唱《嫁女歌》,以歌來抒發離別之情,姑娘則難捨難分地「哭嫁」。其間還要吃「離娘灑」和「辭行飯」。城步蓬洞一帶苗族姑娘出嫁之際,還要請歌郎對唱「酒歌」,一般要唱一天一晚。全套「酒歌」分「攔門歌」、「十折歌」、「公爺進地歌」、「結親路歌」、「三代根基歌」、「奉親歌」、「過定歌」、「謝主家歌」、「龍船歌」9個部分,歌詞有15000餘字,均用苗語演唱。歌郎每唱完一段,大家跟著和起歌尾,悠揚悅耳,熱鬧非凡。唱到最後主家用一隻臘鴨表示「龍船」,雙方歌郎各扯一端,邊扯邊唱,唱贏者贏得鴨子,意為贏得「龍船」,為酒歌中最精彩的高潮。唱完「酒歌」,迎親隊伍帶著新娘,唱辭別歌回程。綏寧關峽等地苗族姑娘「出閨」,興「踩格篩」。即出姑娘將出門時,媒人用格篩托著出嫁衣裳、銀飾、花鞋等,讓姑娘穿戴完畢。姑娘來到中堂屋三跪三拜,拜別祖宗、父母叔嬸及兄弟姐妹後,爹娘在一旁哭泣著把格篩放在一盛??滿穀子的鬥上,出嫁姑娘站上去,便由親兄弟(沒有親兄弟則由房兄弟)背著出門。城步南部山區還流行招郎入贅之婚俗,不僅無兒戶女兒不外嫁,而且有子之家也要留下一個女兒在家「討丈夫」。上門郎不需給女方聘金和聘禮,只要帶少量禮品或不帶禮品入居女家舉行簡單的婚禮,即成為女家之一員。上門郎常「男從女姓」,按女方姓氏和班次重新取名,享有財產繼承權,同輩男女均以兄弟相稱,最忌「姐??夫」「妹夫」之名。所生子女,長隨母姓,次隨父姓,或全隨母姓。

賀郎哭嫁歌悠悠

城步苗族自治縣長安、岩寨、五團、蓬洞、蘭蓉等苗鄉侗寨,有唱山歌進行娛樂的習慣。農忙農閑,山林田野,隨時隨處都能聽到山歌。山歌象苗山的清泉一樣甜美,米酒一樣甘醇,山花一樣爛漫。每逢山寨有婚嫁喜慶、重大節日,或遇外鄉異地能歌善唱的歌郎來苗約同寨走親訪友,山寨的男男女女便七八個一夥,十幾個一群,歡聚一起,薦出歌手或自告奮勇,進行山歌對唱或山歌聯唱。一唱就是幾個鐘頭,甚至通宵達旦。

山歌對唱,內容豐富多彩,大體分為雜花歌、思情歌、古人歌、苦情歌、謎語歌等幾大類。雜花歌,隨想隨唱,遇事論事,雖然雜亂無章,但是饒有風趣,常常逼人捧腹大笑。思情歌,多為未婚男女青年對唱,由遠及近。由淺入深。交流心意,互吐情懷。往往帶著求婚的意向,通過情意綿綿的山歌,播下愛情的種子。古人歌,唱的是古代英雄豪傑、名人壯士;具有故事情節,表述生動感人,給人教益,振奮人心。苦情歌,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勞動人民苦深難重的故事為題材,訴說舊社會的災難苦楚,情感悲傷,催人淚下。謎語歌則以生動形象的謎語測試對方的學識和智力,有問必答,頗為趣味。

最為盛行的是思情歌,對唱思情歌如同校場比武,或誘 「敵」深入,或跟蹤追擊,既可針鋒相對也可轉戰為和,氣勢迅猛時,如狂風暴雨;溫柔委婉處,如春風和煦,情意纏綿。既有固定的程序,又不落俗套,但歌詞一定要高雅含蓄,以物詠情,托物起興,彼此尊重,不得粗野,即使要以歌相「罵」,也是「指桑罵槐」,聲東擊西的戲謔。

在苗家的歌海中,纏綿悱側的嫁女歌和悠揚明快的賀郎歌最有民族特色,值得一提。苗族姑娘出嫁前夕,好友都來「陪嫁」,唱嫁女歌,系出嫁苗姑與女友圍成一個圓圈而唱,又叫唱「花園歌。』」先由姑娘自己哭嫁,以歌來抒發離別之情,女友隨之伴唱,唱的勸慰、勉勵之詞,歌中用「哩啦哩」襯詞唱和,所以又叫「哩啦哩」,親切優美,纏綿徘測。賀郎歌是新娘到男家之後,由男方親友演唱,以其旋律動人,節拍形式變化跳躍而聞名。著名作曲家白誠仁創作、著名歌唱家何紀光演唱的歌曲《挑擔茶葉上北京》,就是用城步苗族賀郎歌為主要創作素材,以其明快的曲調、悠揚的旋律吸引著成千上萬的聽眾。

城步蓬洞一帶苗族姑娘出嫁之際,還有請歌郎對唱「酒 歌」之俗,一般要唱一天一晚。全套酒歌分攔門歌、十折歌、公爺進地歌、結親路歌、三代根基歌、奉親歌、過定歌、謝主家歌、龍船歌9個部分,歌詞有15000餘字,均用苗語演唱。歌郎每唱一段,大家跟著和起歌尾,悠揚悅耳,熱鬧非凡。唱到最後主家用一隻臘鴨表示「龍船」,雙方歌郎各扯一端,邊扯邊唱,唱贏者贏得鴨子,意為贏得「龍船」,為酒歌中最精彩的高潮。唱完「酒歌」,迎親隊伍領著新娘,唱辭別歌欣然回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文邵陽 的精彩文章:

邵陽要出皇帝,這可急壞了當朝
中國去年製造多少台手機,你肯定猜不到

TAG:人文邵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