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死後備受辱罵,但是,她曾發明了幾項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鑒於我國古代男女地位偏差較大,所以,古代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男權主義」,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必須是男性似乎成了慣例,鮮有女性當政的例子發生。武則天作為古代皇帝中的「異類」,野心膨脹奪取夫家皇權,千百年來始終被人扣著「陰險狡詐」的帽子。
其實,正是因為古代女權式微,武則天的存在讓後世的文人覺得彆扭,所以,流傳下來的歷史資料中對武則天描述貶多於褒揚。文人崇尚男權的主觀思維太過嚴重,所以,也或多或少的掩蓋了一些武則天的功績。武則天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她早料到自己逃不過文人的口誅筆伐,所以,她才會命人在自己駕崩後立一塊無字碑,意思非常明顯:「朕一生的所作所為,任由你們評說。」
從某種意義上講,臨終前的武則天十分豁達,一個如此洒脫的女人真的禍國殃民嗎?我們不妨拋開古代文人的偏見,來看看武則天在位期間為後世造福的功績。
一個女人能夠在男權盛行的朝代獨領風騷幾十年,憑藉的可不只是惡毒狡詐的陰謀與野心,武則天還是有幾分政治頭腦的。從選拔人才這件事上,就能看出武則天其實很有政治天賦。不論哪個王朝,都需要不斷從民間搜羅賢才,為朝廷輸送新鮮血液,這是保障朝代延續的重中之重。
武則天推廣了新的選拔制度,讓更多民間的人才有機會報效朝廷。在武則天登基不久後,就設立了舉薦制和試官制,極有效率的挑選了一批朝廷骨幹。這兩種制度雙管齊下,每個官員都有名額推舉民間人才,被推舉入朝的人才,則被安排到相應的崗位「試官」,有點類似於現代職場的「試用期」,如果,人才能夠在崗位上發揮才能就留用,不能就給他換一個對口崗位繼續試。
當時,舉薦制與試官制始終是武則天關注的重點,對於選拔進來的人才,武則天也採用了十分寬鬆的政策,不管被舉薦的人才學識高低,也不管他們精明或憨厚,通通一個蘿蔔一個坑的紮根朝廷,此舉也極大的緩解了官場無人可用的狀況。但是,時間一長,這套選拔流程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
因為,被推舉上來的人才太多,導致官場人員泛濫,其中更是魚龍混雜。官員們琢磨著武則天求賢若渴,不計較人才的質量,所以,大規模推舉自己的黨羽,最終,導致無數魚目混珠之徒混入朝廷,與推舉官員暗中勾結,拉幫結夥。武則天深知推舉制只是解決朝廷用人之急的臨時對策,短時間推行推舉制後,雖然,朝廷已經不缺人手,但是,人才的平均水準被拉低,根本不是解決官場現狀的長久之計。
武則天見時機已到,當即改用類似隋朝的科舉選拔制搜羅人才。
與先前的推舉制相比,科舉對於廣大寒門子弟來說更加公平,所選拔的人才水平也更高。也確實選拔了不少賢才,如《新唐書》所說:
「太后不惜爵位,以籠絡四方豪傑自為助,雖妄男子,言有所合,輒不次官之;至不稱職,尋亦廢誅不少縱,務取實材真賢。」這些賢才不僅是當時加強武則天統治的重要支柱,其中有些人還是後來輔佐玄宗「開元之治」的名臣賢相,如姚崇、宋璟等。武則天一朝號稱「君子滿朝」,婁師德、狄仁傑等著名的賢臣均在其列。
然而,科舉制仍存在許多漏洞,比如:負責科考的官員若有貪贓枉法之心,背地裡搞徇私舞弊那一套,最終,篩選出來的人才水平必定大打折扣。
某年,武則天在皇宮中親自考察高中的人才,經過幾番考驗後,發現裡面存在許多沒有真才實學的蠢貨。武則天意識到,考試作弊這件事簡直是官場毒瘤,務需拔除,所以,昭告天下,在今後的科舉考試中,考生在交卷前必須用白紙把姓名部分糊住,避免判卷的考官「因人而異」。之後,考官在遮住姓名的捲紙中挑選優質答卷,盲選出真正的人才,再授予這群人才官職。
時至今日,正規考試皆採用了武則天發明的這種密封捲紙的方法,有效的避免了考生聯合閱卷人在背後搞鬼。只不過,現代的密封考試更加科學,考生僅書寫編號而非真實姓名,並且,嚴令禁止考生在試卷的其他部分做標記,使考試變得更加公平公正,讓真正有才華的人能夠脫穎而出。
當然,隨著作弊者與反作弊者雙方的「與時俱進」,在武則天后雙方進行了千百年的博弈,武則天作為反作弊的開創者,我們不難看出她求賢若渴的初心。從這件事看來,武則天的思維和政策不同凡響,勇於開創新制度,並不像後世文人描述的那般獨斷守舊。
僅憑歷史資料中記載的武帝功績,武則天就已遠超歷史上的昏庸皇帝,可以說,一個女人能夠執掌天下,僅憑姿色和野心是遠遠不夠的。
對於武則天,從唐代開始,歷來有各種不同的評價。唐代前期,由於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孫,並且儒家正統觀念還沒完全佔據統治地位,所以當時對武則天的評價相對比較積極正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 司馬光所主編之《資治通鑒 》,更是對武氏嚴厲批判。
之後,到了南宋期間,程朱理學在中國思想上佔據了主導地位,自此,武則天的名聲就越來越差了... ...
參考資料:
『《新唐書》、《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