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十年磨《實用新聞課》一書 內江資深記者陳志強首次校園開講座

十年磨《實用新聞課》一書 內江資深記者陳志強首次校園開講座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封面新聞記者 昔興琪 攝影報道

42歲涉水新聞采編,59歲堅守在采寫一線,在60歲退休這一年以出版《實用新聞課》一書,分享多年來一線采寫新聞的技巧與經驗,為新聞采寫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同時,這也是新聞巨子范長江故里的首部新聞專著。

5月29日,《實用新聞課》的作者陳志強走進內江師範學院,用自身的實際經驗與大一剛開始學習新聞的同學們開展了一場講座。

半路出家

冷板凳硬是被他坐熱了

「我是42歲才開始新聞采寫的。」講座一開始,陳志強說出這麼一句話,讓現場不少同學都瞪大了眼睛。原來,陳志強在內江鍛壓廠內辦起了內部雜誌《內鍛黨員》,也正是因為這本油印的《內鍛黨員》,他調到了剛創刊的《內江日報》,從事廣告。

1999年,那時41歲的陳志強已經在《內江日報》幹了11年了,那一年,他從廣告部被調至報社的新聞研究室,專門審讀每天出版的報紙。

為了提高業務能力,陳志強自費購買了大量新聞專著,上班看、晚上讀,絕不浪費一點時間。就這樣,日復一日,一年多的時間悄悄從他的身邊走過。

「陳志強,你之後就不用審讀報紙了,去一線當記者。」2000年9月的那一天,陳志強的命運被徹底改變。

「我這個半路出家的,得不得行哦。」帶著心中的疑問,陳志強從幕後轉到了台前,干起了記者。

一個月創下外宣新紀錄

「厚積薄發」這個詞用在陳志強的身上一點不為過。

「無論工作多忙,心裡都還是想翻翻書。」或許是興趣使然,陳志強閱讀廣泛,幾十年時間,他從《莎士比亞全集》到《基督山伯爵》,從尼採到弗洛伊德,從文學歷史到新聞專著,閱書無數。

也許是因為他過去積累的這些知識,讓他在當記者時能夠遊刃有餘。一個月的時間,陳志強創下了《內江日報》外宣和省新聞獎的新紀錄。

就這樣,陳志強在不懼風雨,一干記者就是多年,可乾的時間越長,見的新記者越多,他越發現許多剛從校園出來的新聞學子並不懂得該如何實戰,發現許多記者把公文與新聞混淆、理論與現實脫節。

同樣,閱書無數的他也發現了當下的新聞專著許多都僅限於理論,與實際嚴重脫節,「你們看你們那些書,有許多書上面的例子都是相同的。」

十年磨一劍

寫一本實用的新聞專著

怎麼就沒有一本讀者看了之後就會採訪、會寫稿的書呢?

「我就想,我自己有那麼多採訪經驗,為什麼不寫出來,分享給更多年輕,有新聞理想的新聞人呢?」說干就干,陳志強開始為自己的書搭建框架,並用心搜集資料。

「你們有機會翻看我的書,就會發現其中有大量新人的例稿。」陳志強在講座上告訴同學們,在《實用新聞課》這本書中,他從實戰的角度,對這些稿件進行剖析、點評,有的甚至還有修改稿進行對比。「這樣一來,看我書的新人一眼就能發現問題的所在,也能夠知道應該怎麼對稿件進行修改。」

用文字記錄這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實戰經驗,費了陳志強不少心思。六易其稿,五十萬餘字,多次出現擱筆的衝動,可那顆熱愛新聞寫作的心讓他一次次在放棄的邊緣折返,終完書。

「看著實體書,回過頭想想這十年,興奮中還帶激動,我還會寫第二本。」

聽了陳志強的講座,內江師院范長江新聞學院學子鄧鑫表示,「聽了陳老師的講座,我對新聞有了更深入的認知,我們現在學到的還太理論,有時間我會去找單位實習,把陳老師書中的實戰技巧運用出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呼救者」李西閩:十年救贖路,一部心靈史
明星齊聚巴塞爾 上演與腕錶的精彩互動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