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快速奔跑的小龍坎,又在食品安全這道坎上摔倒了,野路子不能走歪

快速奔跑的小龍坎,又在食品安全這道坎上摔倒了,野路子不能走歪

作為火鍋餐飲的後起之秀,小龍坎在4年間瘋狂擴張,牛犢不怕老虎,一群年輕人走出了一條野路子,目前有12家直營店,全國600餘家加盟店。近日,一則關於小龍坎「老油反覆使用」的視頻,迅速流傳,讓吃貨心裡非常膈應。 走野路子可以,但不能走歪,更不能把食品安全當兒戲。

而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和去年8月火鍋業老大海底撈爆發的後廚危機如出一轍。不到一年的時間,龍頭餐飲業再次面臨信任危機。為啥此類問題反覆出現,我想還是有以下幾點原因:


海底撈後廚事件之後,立即發表聲明:1.這鍋我背 2.這錯我改 3.員工我養。事實上沒有什麼人得到處理,反而被視為危機公關典範,如今還堂而皇之的上市了。

相比利潤和生存,食品安全在有些餐飲業老闆那裡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敬畏。


就地溝油而言,很難檢測,危害也不是即時的,生產流通環節的監管也沒做好。況且地溝油等餐廚垃圾讓有資質的廠家回收,還得繳費,讓地下加工廠回收,搞得乾乾淨淨,還可能給你錢,也是讓地溝油產業鏈屢禁不止的一個原因。

我們也看到了食品監管方面,開展了透明廚房工程,應該說監管力度比以前更大些,但是覆蓋面依然有限,但更多的事後追蹤,很難實時的監控和管理違法行為。

餐飲業內部該怎麼管理,如何讓管理不規範的餐飲業的及時整改,監管如何能夠更有效,都是值得探討的,也有很強的專業性。如何經濟實惠的做好餐飲業的食品安全,應該要有個課題組持續研究,就像研究豐田汽車的精益生產一樣,要出台一些大家都能學得會做得到的規範。

不乾不淨,吃了沒病。反正也吃不死人,這樣的心態,導致餐飲業喪失了作為食品生產者最基本的道德底線。

難怪過去有人說過,他從不吃自己店裡做的包子,看似段子,實際也映射了當今食品安全的現狀。

這樣吃下去,即便華大基因的員工,儘管董事長想讓員工活到100歲,也很難,估計還要加一條,不準到外面就餐。


相比600多家店的小龍坎,幾家外賣平台算是龐然大物了,在他們快速擴張的同時,也給外賣的食品安全問題帶來嚴重的隱患。你看到精美菜品圖片甚至評價,都有可能不是真實的,或許還是無證經營的黑店。如何建立外賣食品安全的生態體系,也是重中之重。

在這個過程中,外賣平台應該肩負起應有的責任,而不是簡單的處罰一家商家,下線店鋪,而是舉一反三的捕捉食品安全監管的漏洞,也可以採用類似透明廚房等技術手段監管,也應該讓消費者投訴成為監管的一大助力。


且看本次小龍坎如何秀公關,是否能夠安然渡過這次風波,吃貨們是否又馬上好了傷疤忘了痛。下圖是小龍坎官網截圖,你還會去吃嗎?

也希望通過這些事件的反思,提升中國餐飲業的管理水平。

延伸閱讀: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食品安全或許是海底撈的命門

歡迎關注「HR管理」,歡迎繼續閱讀:

8年10個月的鉚工,申請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為啥被拒之門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R管理 的精彩文章:

海底撈登陸港交所,火鍋市場競爭更激烈,呷哺呷哺能否迎頭趕上

TAG:HR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