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踢館:蘇57不止開彈艙還投彈了,它的問題終於搞定?

踢館:蘇57不止開彈艙還投彈了,它的問題終於搞定?

怎樣天天看《踢館》?只要打開微信,進入添加朋友界面,在公眾號搜索里輸入「講武堂」,就可以關注我們公號啦,第一個結果就是我們喲。

日前,毛子國防部公開了蘇57參與敘利亞軍事行動,投擲巡航導彈的畫眉。不少朋友留言問堂主怎麼看,也有人質疑說堂主你是不是被打臉了?你們呀,too young,仔細閱讀品味一下堂主的文字。今天第一個問題,堂主就來回應一下吧。

問:堂主,插播一個緊急提問。作為一個觀眾口中的資深毛黑,請問你怎麼看待蘇-57空中開彈艙的事?

圖:2018年5月,蘇-57首飛8年後第一次公開打開彈艙。

謝謝,開了就開了唄,拖了這麼多年才第一次開彈艙,這本身已經很丟人了好吧……哪怕是FC-31也是經常性的打開服務給大家看看嘛。蘇-57的核心黑點從來都不是彈艙問題,彈艙問題現在才解決這本身就出乎我的意料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翻堂主以前的說法,順便幫往期踢館貢獻點點擊量了。堂主說的是:這個彈艙的設計擠壓了機身結構空間,會導致機身脆弱,無法承受高過載。

圖:連殲31都時不時秀一下開艙

圖:蘇-57的縱向剖麵線圖。因為有內部彈倉,所以其中央翼結構可能比蘇-27還薄。

圖:蘇-57延續了蘇-27的薄機身結構,就必然存在同樣的結構強度問題。有消息稱T-50一號機試飛發生大梁變形嚴重結構問題,是內部彈艙空腔造成,在空中開艙試飛中受到瞬時強烈氣流衝擊,導致結構變形。停飛之後,4架原型機被迫在彈艙加裝桁架加固,花費了很長的時間來進行結構補強。

核心黑點是不隱身啊,那直筒子進氣道、凹凸的雙峰……怎麼隱身?除非燒了現有電磁學理論的書。

圖:曾經有人論證蘇-57的進氣道是垂直彎曲的S型,但總裝圖一出,所有解釋都可以廢掉了,這就是個直筒子,毫無隱身效果。

當然毛粉已經分成兩個流派,一個流派反覆論證過直筒子也很隱身,底下的凹凸不平也很隱身,另一個流派反覆論證隱身其實沒啥用,全世界都傻就毛子聰明。那我對他們還有啥辦法……

問:我國航母夜間訓練著艦為何沒有像美國飛機那樣開加力做復飛準備,動圖上顯示的尾部沒有火焰啊?

圖:美國F-18著艦掛住攔阻索後,才狂開全加力準備復飛。

之前說過這個問題吧?著艦的時候是要小推力著艦,這時候發動機接近怠速,如果著艦掛鉤失敗再迅速轟大油門復飛;既然確定掛鉤沒失敗,那自然也可以不用轟油門了。

圖:美國尼米茲級艦尾部,黃色跑道中心線末端有一行小字,這是用來提醒飛行員的。

圖:如果你能看清這行字,那就推油門吧!

如果進場階段就開加力,飛機很難處於低速飛行狀態;如果是高速飛行,第一是怎麼保證著艦精度,第二是勾住了也很難停下。畢竟推力跟加速度是正相關的,除非開減速板,但是開了減速板又會導致升力不足,形成惡性循環。

圖:艦載機著艦階段,飛行姿態要保持不變,全靠發動機推力控制航線。如果開著加力降落,這飛機迎角要很大才可能保持低速,那樣飛行員就看不到甲板了。

因此著艦最困難的就是要儘可能小速度,同時又要準備復飛,這判斷就是一瞬間的事情,很難把握。

圖:艦載機降落掛索失敗主要是因為落點控制不精準,於是攔阻鉤早早撞到甲板上彈起,導致掛索失敗。如果攔阻鉤採用光學系統自動控制,根據攔阻索的位置判斷放下角度和時機,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我國可能應用了這一技術,於是降落失敗的概率大幅下降,也就不用每次都開加力了。用自動化設備替代人,是軍事裝備發展的不二法門。

圖:還有更先進的,F-35C解決了尾鉤設計問題投入上艦測試以後曾有個報道,說因為F-35的著艦落點控制過於精準,以至於飛機每次接地都幾乎處在同一個位置,對該區域甲板損害過大。最後不得不在F-35的演算法中加入一點擾亂因素,讓著艦不要那麼精準。

問:鬼子挽馬制師團滿編時多達28000人,抗戰初期,其步兵聯隊編製也多在4000人以上,因為過於臃腫後來進行了縮編,中國戰場的師團編製減至15000以下,實際多不滿編。而45年關東軍24個師團70萬人,每師團編製又到了20000,而且那些師團多為新編,技術兵力不足,也就意味著步兵聯隊更加臃腫,這是為了什麼?

技術兵力不足才需要更大的編製。比如說二戰時期美國一個步兵師就一萬四千多人,而德國要一萬八千多,雙方步兵其實差不多,炮兵規模美軍還更大,那多出來在哪兒?

就在於德國的摩托化、機械化程度不足,需要大量人力和馬匹來操作這些武器。光是炮兵團雙方都是48門加農-榴彈炮,但是德國人力就要多300多個人,而且團自帶的輜重彈藥還遠比美軍少。

圖:在使用汽車牽引前,火炮必須由馬匹牽引,而馬的運力很小,於是需要大量的馬,這又需要大量的人來管理這些馬,於是炮兵部隊的人數居高不下。

圖:美國內戰時期,一個12磅炮連有151人、154匹馬、12輛彈藥車、20輛2輪拖車、1輛運輸車和1輛鐵匠車,圖上僅僅是半個炮連。12磅炮大致相當於107迫擊炮或85加農炮的水平,後兩者一個摩托化炮兵連只需要50來人甚至更少。

圖:用半履帶車牽引150榴彈炮只要幾個人就夠了,戰後實現了汽車牽引的炮兵班只要8-9個人。

日本關東軍老的師團里,挽馬兵團已經改編號稱汽車化師團。而關內戰場的師團削弱了師技術兵種,就為了能削減些人力,到了45年沒汽車自然只能用馬,用馬就得加人力了。

問:堂主,航母夜間起降難度那麼大,給飛行員配個超牛的微光夜視儀是不是能有效的解決問題呢?

航母夜間著艦困難,實際上是心理問題不是技術問題。

白天著艦按照要求其實也是靠助降鏡就可以了,不要自己主動去想甲板在哪兒,夜間實際上也是一樣。夜間因為冷光明亮,比起白天更容易看清楚助降鏡,但是飛行員看不到甲板會有心理問題,所以需要反覆訓練降低他們對自己觀測能力的心理依賴,更多的信任儀錶。

GIF

圖:FA-18E大霧天氣著艦,可以說完全看不到母艦,全靠儀錶飛行,一樣不成問題。所以著艦的核心不是飛行員的視野好不好,而是引導系統是否正常工作。

圖:X-47B無人機能成功攔阻著艦,說明儀器已經可以替代人操作飛機在航母上降落,人的控制都是不必要的了。

飛行中這種更信賴自己,結果出錯的事情極多,比如說飛機拍地上,往往就是失去對天空和地面的分辨,卻又不相信儀錶板上的地平儀,把地面當天空來爬升了。

圖:飛行員正常看到的環境是這樣的,這時候不會弄錯海空

圖:但換成這種環境,再用海面反射星光替代陸地的燈光,想分開就很難了。在低空飛行時,飛機幾十秒的錯誤下降就會導致墜海,沒有多少時間調整錯覺。

夜視儀有個滯後性問題,就像你玩FPS遊戲,顯示器會有拖影,這反而會影響飛行員的觀測問題。還有著艦指揮官的閃光燈會形成更明亮的光斑,影響飛行員視力,反而造成更大的心理問題。

圖:夜視儀視野中只要有燈光,就會形成很強的干擾,使一片區域什麼都看不到。航母上有跑道燈、著艦燈等燈光,對夜視儀並不友好。

問:國內有些軍事欄目說,麥道公司是因為YF-23競標失敗而破產被收購。前幾期看到堂主說競標的新機研製費用一般是由美國政府出,就算競標失敗後也能分到一定比例的機型部件的生產合同,頓時覺得被收購原因不是競標失敗造成的。請問堂主,麥道被收購的原因是什麼,有沒有軍工企業因為競標失敗而破產的先例?

麥道的死不是這麼一次的事情……

麥道麥道,那就是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道格拉斯是二戰前最成功的飛機公司,主打的是客機,DC-3客機橫掃全世界。

圖:DC-3客機,其軍用型號就是著名的C-47。

而麥克唐納是戰後新起來做戰鬥機的公司,一個是老大哥一個是小兄弟。但是到1967年是麥克唐納兼并了道格拉斯,而不是反過來,就是因為道格拉斯在噴氣機時代做的不成功,被波音吊起來打,維持不下去了,而且內部管理也崩了。有個華裔的麥克唐納副總裁,當時負責接管道格拉斯,就記錄了一堆道格拉斯管理混亂的事情。

圖:麥克唐納公司1939年創建,代表作是F-4戰鬥機和F-101截擊機,其它型號大多未能正式服役。

之後麥克唐納部分的戰鬥機業務還是混得很好,F-15和F/A-18都是麥克唐納的,但是客機業務部分還是那個死相。尤其是70年代寬體客機大戰,三發的DC-10上面被四發大航程大載重的波音747吊打,下面被雙發短航程價格低的A300猛追,上下不靠,賠了個清潔溜溜。

圖:DC-10客機,1971年投入運營,但它先是因為設計問題和幾次倒霉的事故而被全球停飛,接著石油危機導致使用費太高競爭失敗,和它一塊賠慘了退出客機行業的還有洛克希德。

到80年代又搞了DC10的升級版MD11,繼續被吊起來打,惹出了一堆事故,客機市場一敗塗地。最後YF-23的失敗虧損其實沒多少,關鍵是大家看不到未來有什麼項目能賺錢,這才垮掉。而且冷戰後美國軍火公司大規模合併,他被波音吞併也不稀奇。

圖:MD11客機,1990年開始交付,2001年停產,後續大多改為貨機。三發布局的優勢是可以用推力較小的發動機,同時發動機數量比4發布局少一台,成本較低。但是當雙發布局也能滿足大型客機要求後,它就必然被淘汰了。

圖:順帶一提,麥道90年代急病亂投醫,提出過A380級別的MD-12,還拉中國搞MD-90,連帶還坑了上飛。

問:塘主,小踢一下,問一個小白的問題:經常聽說某型航空發動機是根據某型核心機研製,那麼什麼是核心機,和最終的量產發動機有何關係,那麼核心機的研製流程又是怎樣的?

核心機實際上也可以叫做高壓級(HPC),也就是發動機的高壓渦輪、高壓壓氣機、燃燒室和配套的軸。

圖:民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機構圖,核心機就是其後邊的3大件。

多轉子發動機的高壓部分,軸中間是空心的,而低壓部分直接把自己的軸從高壓軸中間傳過去就可以了,設計也比較靈活,根據不同需要可以設計不同的低壓級。

比如說GE的101系列,作為轟炸的F-101發動機是兩級中等涵道比的風扇,加上兩級低壓渦輪串起來。改成戰鬥機用的F-110又換成了三級小涵道比風扇和兩級低壓渦輪,尺寸也是天差地別。

圖:F-110發動機,前面的壓氣機風扇直徑較小。

改成客機的CFM56,就是一級大涵道比風扇,根據不同型號飛機的推力需求用若干級增壓壓氣機和低壓渦輪。但是中間的高壓級基本設計就沒動過,最多就是根據技術變化進行升級,級數、尺寸都不動,這就是核心機。

圖:CMF-56發動機,前面壓氣機風扇直徑變大,後面取消了加力燃燒室,就變成這個樣子。

圖:航空發動機研製流程,一直到第4階段研製的都是核心機,後面才根據具體要求發展工程型號。

迷你踢館

問:堂主,以色列懟伊朗,俄羅斯為什麼作壁上觀不去幫幫伊朗,反而和以色列總理把酒言歡了?好歹伊朗也是俄羅斯的重要夥伴。

堂主不是很懂有些人,總喜歡把「兄弟情」、「鐵哥們」那一套套用到國際關係中來。普京和伊朗在敘利亞有共同利益也有不同利益,伊朗要搞的什葉派之弧真搞出來那是逼著美國人打第三次海灣戰爭的,俄國人可沒膽子趟這渾水。

問:堂主接招,既然你說F-35c因為著艦時候難以勾住減速繩,所以延遲服役。以美帝的尿性,這種重大錯誤今後豆不可能修改了,你看是嗎?那麼F-35c型雞既然可以垂直起降,那麼以後都用垂直降落的方式不就完了,何必要糾結阻攔索降落?

首先F-35C是沒有垂直起降功能的,垂直起降需要轉向噴管、升力風扇等很多設備,都是F-35B獨有的。其次,鉤不住的問題現在已經通過修改鉤子設計得到解決了。

圖:F-35C鉤形設計的修改。

問:首踢必中。最近土耳其與以色列互掐,問要是土耳其(北約的)和以色列(非北約的)打起來,美國怎麼辦?這就好比堂主娶了個老婆生了個兒子,親生的(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與老婆離婚,老婆帶著兒子嫁人了,兒子跟別人姓了入了戶口。堂主又娶了老婆,這個老婆帶著與別人生的兒子嫁過來,兒子跟堂主姓,入了戶口。現在二老婆的兒子(非親生的)要與前妻的兒子(親生的)決一死戰。堂主怎麼辦?

埃爾多安是投機者,不會跟北約撕破臉,但是如果埃爾多安的後繼者真有一天跟以色列撕破臉的話,北約肯定力挺以色列的,畢竟以色列代表了他們的中東利益。

而且北約是防禦性聯盟,土耳其自己去主動進攻以色列,那是不受北約保護的,不然的話要是冷戰時期誰主動進攻蘇聯,那不是把美國爸爸也拖下水了么……

問:糖煮老大,伯克3的SPY-6有源相控陣雷達厲害,還是055的346A有源相控陣雷達厲害?

這些技術細節都沒公布,不可能有詳細的對比,不過美國人的電子技術還是比我們強得多的……美國人在SPY-6上明確的是使用了氮化鎵元件,而且美國在氮化鎵上的積累更強、質量更好,我國則還是在起步階段,

圖:SPY-6是由很多T/R單元組成模快,模快再組成雷達天線,不同數量的模塊可以很靈活有多種組合,起碼這一點346A就沒有。

問:同是封建分封制,為啥西歐歷史上就沒有出現像日本戰國時代這樣的大規模封建割據呢?

誰說沒有?光德意志就有七個選帝侯、上百個諸侯,法國也是花了幾百年才削平獨立諸侯的。

問:堂主請問一下,為什麼現在一些比較有名的槍械,都不是專業的槍械設計師搞出來的,是因為槍械的設計和製造要比其他武器水平要低的得多嗎?

因為槍械設計很多時候,是依靠設計師對槍械使用的經驗,卡拉什尼科夫、德拉貢諾夫、巴雷特都是作為愛好者把槍玩出花了,掌握了槍械到底要怎麼搞才好用的精髓。

GIF

圖:槍械作為一款小型機械產品,其原理與結構比較簡單,而且百年來沒有很大進步,所以槍械設計的核心不是如何解決力學問題,而是對多種要素進行合理取捨,以符合戰術要求。而要合理取捨,自己首先得會用,這方面科班畢業的設計師就沒啥優勢了。

問:堂主,最近美國和歐洲在伊朗核問題、以色列遷都問題上矛盾重重。如果沒有了俄羅斯這個威脅,你覺得北約這個組織還會存在嗎,美國和歐洲會反目嗎?

是歐洲國家依賴美國,不是美國依賴北約。沒有北約,歐洲國家本土防禦成本暴增,而且沒法低價獲得北約體系下成熟的技術、戰術轉移。

問:為什麼有些國家沒有航母或不把F-18部署在航母上,卻採購了F-18?是為了統一使用軟管加油系統,還是看重F-18的性能?

早期的F-16是沒有中距離交戰能力的,哪怕是升級後的F-16C,APG-66/68雷達也遠不如F-18的APG-65/73。而且八、九十年代還沒有AIM-120,只有麻雀用,F-16掛麻雀阻力影響太大,不像F-18有半埋掛架阻力小。

圖:左肋部半埋掛架帶導彈的F-18C。F-16畢竟只是美國空軍的輕型對地攻擊機,設備還是太簡陋了。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軍事微信公眾號《講武堂》獨家稿件,禁止商業轉載,歡迎朋友圈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武堂 的精彩文章:

看中國055下餃子眼熱,美軍加緊研製新型伯克艦
踢館:美國擺在我們家門口的聲納很討厭,我們拿它沒轍?

TAG:講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