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華裔攝影師歷18年 記錄混血華裔外貌如何改變的

華裔攝影師歷18年 記錄混血華裔外貌如何改變的

華裔混血攝影師陳小龍歷時近18年,拍照片記錄混血華裔外貌改變。圖為Kip Fulbeck的作品。(Kip Fulbeck提供)

華裔混血攝影師陳小龍(Kip Fulbeck)歷時近18年的「混血亞裔計畫(Hapa project),即日起至10月28日在日美國家博物館(Japanese American National Museum)展出,部分項目志願者觀展後熱淚盈眶。陳小龍表示,參與拍攝的混血亞裔超過1200人,十多年後還能找到 其中的70%很不容易。

2001年起,陳小龍執著於拍攝混血亞裔,並請他們寫下「你是什麼(what are you)?」的回答。2006年,陳小龍在拍攝約1200名混血亞裔後,於日美國家博物館展出,並將展覽命名為「部分亞裔,100%混血(Part Asian, 100% Hapa)」。近日在同一場館舉行的「混血亞裔計畫」是2006年展覽的後續;旨在反應十餘年後,這些混血亞裔從容貌到心態的改變。

華裔混血攝影師陳小龍歷時近18年,拍照片記錄混血華裔外貌改變。圖為Kip Fulbeck的作品。(Kip Fulbeck提供)

混血亞裔計畫志願者在拍攝照片時,不化妝、不佩戴任何飾物,肩部以上完全赤裸。陳小龍表示,未經修飾,可以忠實記錄外貌特點。通過對比前後「你是什麼」的回答,則可以大致明白志願者心態的改變。例如,有志願者從前寫下「我是一個人(I』m a person)」;十多年後,她寫的是「長大後,我想不出比『我是一個人』更好的回答」。

陳小龍現任聖塔芭芭拉加大(UCSB)藝術學院教授,除了繁忙的課業,他平均每天需要為混血亞裔計畫花費五到六小時。陳小龍希望在儘可能多的地區徵集混血亞裔志願者。他表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成長環境,外貌與心態必定受影響。例如混血亞裔在加州很常見,而中部地區相對少有;後者對自身「獨特性」的感受,往往比前者更強。

華裔混血攝影師陳小龍歷時近18年,拍照片記錄混血華裔外貌改變。圖為Kip Fulbeck的作品。(Kip Fulbeck提供)

混血亞裔計畫展出的志願者照片,距他們首次參與計畫,已經過去約15年。陳小龍表示,15年前,部分志願者留下的電話號碼,已成為空號或轉為他人使用。通過社交軟體、社團等線索,好不容易與志願者再次取得聯繫,陳小龍又面臨第二道難題。部分志願者首次參加計畫時,年僅五、六歲、且由父母協助報名,他們對計畫沒有印象。陳小龍表示,好在許多混血亞裔在聽完他對計畫意義的闡述,都願意再次參與且積極配合。

參與計畫的混血日裔志願者最多,混血華裔其次;女性遠多於男性,比例三比一。陳小龍認為,日裔對混血議題關注更多,亞裔混血女性則比男性更喜歡展現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Media 的精彩文章:

我們這個時代的愛因斯坦:台灣美籍CEO黃仁勛

TAG:1Med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