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岩體非飽和帶水分汽液相態轉化規律研究等

岩體非飽和帶水分汽液相態轉化規律研究等

1

岩體非飽和帶水分汽液相態轉化規律研究

(《人民長江》2018年第9期)

目前關於非飽和帶裂隙岩體水分汽液轉化規律的研究較少,但在實際工作中,常需要考慮岩體內部水分汽液相態相互轉化對岩體造成的影響。以河南宜陽錦屏山為試驗場,利用Apresys179-DTH溫濕度記錄儀對試驗場岩壁水汽進行長期監測,從熱力學角度研究非飽和帶裂隙岩體內部水分汽液轉化規律。結果表明:溫度是決定水汽運移和液態水產生的關鍵因素,絕對濕度的變化規律與溫度的變化有極強的相關性;春夏兩季外界水汽向裂隙岩體移動,絕對濕度上升;秋冬兩季裂隙岩體中的水汽向外界移動,絕對濕度下降;裂隙岩體絕對濕度含量較高的時段為22:00點至次日6:00,該時段內易產生液態水,14:00~16:00時,雖然監測孔內水汽含量較高,但難以達到或超過對應溫度下的飽和蒸氣壓,液態水不易產生。

作者:寧立波

2

隧道突水突泥致災構造分類、地質判識、孕災模式

與典型案例分析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8年5期)

致災構造是突水突泥災害發生的內在條件和控制因素,突水突泥致災構造兼具蓄積地下水的自然屬性與突水突泥致災性的社會屬性,是地質條件與地下工程活動相互作用的綜合體。通過 221 例突水突泥災害案例統計分析,將突水突泥致災構造劃分為 3 類 11 型,即岩溶類(溶蝕裂隙型、溶洞溶腔型、管道及地下暗河型),斷層類(富水斷層型、導水斷層型、阻水斷層型),其他成因類(侵入接觸型、層間裂隙型、不整合接觸型、差異風化型、特殊條件型),研究不同類型致災構造的結構特徵、賦存規律和地質判識方法,並開展典型案例分析。統計分析表明,岩溶類致災構造突水突泥數量居首(約佔 48%, 105 例),斷層類次之(約佔 29%, 65 例),最後為其他成因類(約佔23%, 51 例)。提出 4種典型的隧道突水突泥孕災模式,即直接揭露型、漸進破壞型、滲透失穩型和間歇破壞型。研究成果為突水突泥災害的致災機制與災害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礎,對隧道安全施工具有借鑒和指導意義。

作者:李術才, 許振浩, 黃 鑫 等

3

三峽水庫蓄水期長江中游湖泊調蓄能力變化

(《長江科學院院報》2018年5期)

長江中游通江湖泊的調蓄能力與整個區域的水安全密切相關。 在對洞庭湖、鄱陽湖(下稱「兩湖」)調蓄機理探討的基礎上,揭示了兩湖泊調蓄的臨界狀態及臨界條件,分析了三峽水庫蓄水期兩湖泊調蓄能力的變化。 研究結果表明:洞庭湖與鄱陽湖具有相同的調蓄機理,其調蓄能力變化受入湖流量和長江幹流頂托的雙重影響,湖泊調蓄過程表現為入湖與出湖水量的動態調整,湖泊調蓄量不斷向 0 趨近。 三峽水庫運用後,兩湖泊 9~10 月份調蓄能力下降明顯,與 2003~2007 年相比,2008~2014年兩湖汛後調蓄水量的減小更大。

作者:鄧金運,范少英,龐燦楠 等

4

明渠漂浮植被水流內部能量損失和傳遞規律研究

(《水利學報》2018年5期)

明渠漂浮植被會對河道過流能力造成不利影響。本文針對明渠漂浮植被均勻流,基於前人的過流斷面能量平衡理論,研究明渠漂浮植被水流過水斷面上的能量傳遞規律和能量平衡機理,推導出了斷面上能量提供、能量損失和能量傳遞的表達式和相應能量累積的表達式,基於Plew的實測流速和切應力得到沿水深方向上的能量累積分布。結果表明在任意點和任意平面上,能量提供均等於能量損失與能量傳遞之和,斷面上的能量損失主要集中在漂浮植被區,並且在植被區和非植被區的交界面達到最大。斷面內總的能量傳遞為零,植被區和河床底部產生的能量提供不能彌補其能量損失,需要其他流區的能量不斷地向這兩個流區傳遞。在近壁流區,紊動動能累積值與能量傳遞累積值幾乎相等,說明近壁流區內的絕大部分能量轉化為紊動動能,非常小的一部分因抵抗近壁流區中的阻力而在該區內轉化為熱能損耗掉。

作者:槐文信, 鍾婭, 楊中華

摘自《水利水電快報》2018年第5期

堅持傳播水利水電科技信息、服務水利水電事業發展的辦刊宗旨,秉承改革創新、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構建先進傳播渠道,傳播優質實用內容,助力水利水電行業創新發展。

識別上方二維碼,關注我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利水電快報 的精彩文章:

TAG:水利水電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