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瑪尼諾夫《交響舞曲》
1941的1月3日,拉赫瑪尼諾夫,《交響舞曲》首演於費城,這是拉赫瑪尼諾夫的最後一部作品。
拉赫瑪尼諾夫的鄉愁與哲思
「年輕時,我所不了解的,是我失去了的祖國。我被迫離開出生地......現在,整個世界對我敞開,成功也許正在各處對我招手。只有一個地方讓我吃閉門羹,那就是我自己的祖國。」——拉赫瑪尼諾夫
拉赫瑪尼諾夫於1917年俄國革命後逃亡瑞士,此後流亡於歐洲及美國,一生都沒有回到過俄羅斯。他一生對俄羅斯故土滿懷無限的眷戀。曾有人寫到:「他的音樂如他那六英尺半的愁容一樣,給人印象深刻。見到他好像見到了俄羅斯。他身上始終洋溢著這個永恆民族的寬厚、堅強、深沉的心靈。」
拉赫瑪尼諾夫多年一直沉浸於悲哀、痛苦和憂傷的思想感情之中,作為他的絕筆之作,《交響舞曲》強烈地反映出他那種疲憊不堪、無能為力的沮喪情緒。這部作品的構思是悲劇性的,涉及的是他畢生都在思考的那些哲學問題。
震撼人心的「死亡禮讚」
這首《交響舞曲》分為三個樂章,由它的標題來看,此曲原意是為芭蕾而寫的舞曲;但事實上曲中題材的豐富、緊密結合的音響效果,足可稱之為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五號交響曲」。
拉赫瑪尼諾夫《交響舞曲》第三樂章
III. Lento Assai, Allegro Vivace
Rachmaninov: The Isle of the Dead & Symphonic Dances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Vladimir Ashkenazy
00:00/
這個樂曲的第三樂章,在其形象之鮮明和表現力之強烈等方面,可以說是俄羅斯音樂文化中最具震撼力的作品之一。作曲家引用了俄羅斯東正教教會音樂和《怒神之日》。在《怒神之日》的基礎上,夾雜著葬禮的喪鐘,成為樂曲的基本主題,真實地表達出人在可怖的死神面前的恐懼、絕望。
據說,在整個作品結尾二十六小節處,拉赫瑪尼諾夫在他的總譜上意味深長地寫下了「哈利路亞」 幾個字。至於這到底是為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一位敏銳的批評家在聽了這首作品的首演之後,說它簡直像是李斯特的《死之舞》。
來源:網路,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TAG:陳韻劼青年鋼琴藝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