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是新聞資訊的終極模式嗎?
巴厘島庫塔海灘。2018年2月14日
我知道技術終將改變新聞資訊,但說不清改變將如何發生,以及改變到何種程度,這種改變是更樂觀還是更悲觀。
前互聯網時代就不說了,單是互聯網短短20年,傳媒業已經天翻地覆,互聯網已成為第一大新聞資訊的傳播媒介。
CNNIC第41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根據CNNIC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新聞資訊服務是中國手機用戶的第二大網路應用,僅次於手機即時通信。QuestMobile的調查數據也表明,去年12月新聞資訊類app的月度總使用時長同比增長了20.9%。可以說,新聞資訊是所有現代人的剛需。這也是為什麼這個領域充斥著巨頭,而且競爭異常激烈。
門戶時代,傳統媒體作為新聞資訊的生產者,將傳播權或主動或被動地轉讓給了門戶網站。門戶網站幾乎完全沿用了傳統媒體經過上百年的實踐所形成的全套理念和操作手法,由編輯對來自傳統媒體的海量資訊進行篩選和二次編輯,並將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新聞發布在網站首頁,經由互聯網不分地域地向上億用戶進行傳播。
門戶新聞逐漸形成了陳彤所定義的「海量、快速、準確」的新浪模式。門戶網站相對傳統媒體的優勢,主要是新聞資訊的數字化、網路化帶來的。無限的版面,趨近於零的出版周期和傳播成本,跨越時間和空間限制,隨時隨地可以訪問,等等。
全世界的新浪用戶,在同一時間看到的是同一個新浪網,完全相同的頭條,完全相同的要聞,完全相同的頻道內容。這種一致性讓新浪網擁有了更強大的議程設置能力,從而有利於形成某種「全民共識」。
比如,2003年4月25日,全國成千上萬的用戶通過新浪網讀到了《南方都市報》的報道《被收容者孫志剛之死》(新浪給出的標題是《一大學畢業生因無暫住證被收容並遭毒打致死》),一篇地方報紙的報道引發了全國反響,並直接導致收容遣送制度被廢除。
2003年4月25日《南方都市報》
2005年4月25日新浪新聞中心首頁
這件事證明了網路媒體的巨大能量,從個人喜好上說,很少有人會「喜歡」或者「關心」一名大學生死在收容所這樣的新聞。實際上,大多數「頭條」並不是你關心的,但卻是你應該知道的。
但是,新浪的成功沒能延續到後門戶時代。後門戶時代,人們在手機上隨時隨地看新聞,更重要的是,人們看演算法推薦的合口味的新聞資訊,千人千面,你關心的才是頭條。在這個時代,今日頭條攜演算法之威,以雷霆之勢崛起,對其他仍然採用人工編輯模式的新聞資訊平台形成強勢碾壓,成為當今時代的主流媒體。
至此,陳彤所定義的「海量、快速、準確」的網路新聞傳統,被徹底顛覆,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演算法模式,關注的不再是新聞資訊本身的專業性和媒體責任,而是新聞資訊作為在線內容的可消費性。
我承認,把新聞資訊從媒體業務轉換為娛樂業務,慫恿用戶用新聞資訊來打發閑暇和無聊時間,確有其合理性,而且這麼做可以顯著擴大新聞資訊的受眾群體。利用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為每個人定製一份《讀者》、《知音》或《故事會》,確實是一樁好生意。但是,如果《故事會》成了主流媒體,甚至可能是唯一的主流媒體,這還是一件好事嗎?
※讓一些演算法向另一些演算法低頭
※最生活毛巾進軍養豬業?當真還是碰瓷?
TAG:keso怎麼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