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到底該如何理解?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
關於「君子懷德」四句,歷史上注釋的版本比較多,但大部分都失之真實,儘管有些注家的註解比較接近於原句的本意,可無一例外的存在隔靴撓癢的問題,並不能命中問題核心。
楊伯峻先生在《論語譯註》一書中對此章的譯文是這樣的:孔子說:「君子懷念道德,小人懷念鄉土;君子關心法度,小人關心恩惠。」按照譯文,此章中「懷」字,楊先生分別翻譯為「懷念」、「關心」兩種解釋,一詞兩種譯法,不妥。在同一經典中相同字的用法也往往是相同的,何況是出現在同一個句子中的相同的字,就更不應該出現兩種不同的譯義了。
許慎在《說文》中說:「懷,念思也。」念思,就是不忘之意。這句的「懷」可訓為「思念」。「德」,楊先生譯為「道德」,也恐不合適,因為「道德」是一個比較抽象化的概念,而孔子在這句中所說的「君子懷德」的「德」應是專有所指,是具體的方面,應譯為「德政」比較適合。「土」翻譯成「鄉土」是後來才出現的用法,這裡的「土」專指「土地」。「刑」也不是指單一的刑罰,楊先生把「刑」訓為「法度」,可取。此處的「惠」看作「恩惠」、「實惠」也可,更準確一些可譯為「財物」。
這句話譯成白話就是:
孔子說:「君子思念德政,小人思念田地;君子思念法度,小人思念財物。」翻譯過來之後會發現,這是一個因果互為關聯的章句。君子指的是執政者,小人指庶民百姓,這裡的君子與小人不是道德上的概念,其實《論語》中大部分談到的君子、小人都是這種用法,指的是身份階層的不同。
孔子認為,一個國家的執政者,若實施德政的治國理念,老百姓就會安心的居留下來,如果執政者能堅守法度的原則,那麼老百姓就會安分守己的經營生產,合法致富。
反過來也就是說,如果執政者不去實施德政,老百姓就會因為缺少安全感選擇逃離故土,到其他國家去生活,放在當下講,就是會選擇移民。
所不同的是,那個時候的移民不需要辦這證那證,魯國不仁,可以選擇去齊國,齊國不仁,可以再到衛國,哪個國家拿人當人看就到哪國去定居,架起馬車載著老婆孩子就可以遠走高飛了。
農耕時代,人不但是重要的生產力,也是最重要的生產關係,一個國家的疆域無論多麼遼闊,如果留不住人顯然是不行的。
前半句講,因為執政者德治,所以老百姓才會守護故土,但是只有德治還是不行的,還需執政者嚴守法度才行。如果執政者不守法,不按法度辦事,安居下來的民眾就會上行下效置刑罰於不顧,法律的尊嚴就沒法得到保障,生產經營的活動就會出現混亂,各種制假售假的行為就會猖獗泛濫。
只有執政者按照法度規則去獎勵合法的經營生產活動,居留下來的民眾自然就會安分守己的利用勤勞致富的手段,去合法正當的獲取實惠、積累財物。通過這句互為因果的陳述,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理想和執政理念。
這個章句位於《論語》的「里仁」篇,結合「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句子去看,安排在此篇,很有點「擇不處仁,焉得知」的意味在裡面,畢竟是「良禽擇木而棲」,假如所生活的那片土地還充滿著動物世界般暴力血腥的話,孔子的弟子們認為是應該考慮選擇移民換換地方居住的,不然不會把此章的內容放在此篇的位置。
這固然是一種合理合宜的編輯安排,此外,如從執政者的視角和一個弘道君子所懷有的使命感的這份大擔當出發去看待這句話,此章安排在「為政」篇似乎更為合適。
皆因此章既有治國的理念,也有政治上的理想,這種理念就是德政與法治的結合,句中「懷德,懷刑」之說便是佐證,這也說明先秦儒家倡導的是一種「德法兼用「的執政思想,並不存在只用其一的偏頗。這種理想就是「德法兼用」下的「懷土、懷惠」的這一美好社會願望——民眾安居樂業又蓄積有餘。
長期一來,在人們的意識中一貫認為儒家只是提倡德治,而不注重法治的制度形態,這種結論是不完整也是不正確的。事實上,儒家既有德治的理想,同時也不缺少制度建設的治國理念。今日重新梳理、發現及認識儒家,這對當下的文化重建和推動社會良性變革尤為重要。
TAG:靜賢說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