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你以為孩子在聽你說話?錯了!他在聽你的潛台詞

你以為孩子在聽你說話?錯了!他在聽你的潛台詞

文/凌想

1

前幾天出去吃飯,我們旁邊坐著一對母子,孩子三四歲的樣子,正在把水壺裡的水倒進杯子里喝。

就在這不到兩分鐘的時間裡,媽媽的嘴幾乎沒停過:

慢點倒,別燙著手。

可以了可以了,別再倒了。

拿穩,別灑了。

小口喝啊,小心燙

……

孩子的每一個動作,媽媽都要跟著叮囑一句。

看起來,這位媽媽真是無微不至,對孩子很關心,我卻在想,這位媽媽是有多焦慮、多麼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啊!

有沒有發現,我們的對話,經常會有兩層意思:

一層是字面意思,即頭腦中的想法,

一層是言外之意,也叫潛台詞,是我們潛意識的表達。

這個潛台詞,有時和字面意思基本重合,有時候會大相徑庭,有時候,甚至截然相反。

你以為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沒有察覺到自己的潛台詞。

我們以為自己說的是A,但實際上,潛台詞卻是-A。

就像一句」名言」所說:所有的玩笑里都含有認真的成分。

在日常交往中,每個人不僅在用兩隻耳朵聽話,我們還在頭頂豎著一根無形的天線,用來捕捉、接收對方的言外之意——所謂聽話聽音。

心理學家發現,言外之意在交流中的重要性要遠遠大於字面意思。

不信你就試試,如果只按對方的字面意思行事,你很可能會被認為是一個情商低的人,在生活中莫名其妙地處處碰壁。

2

聽話聽音,已經成為成人世界墨守成規的交往規則,但當我們面對孩子時,卻忽略了這一點。

也許覺得孩子還小,理解力不夠,能把字面意思理解了就不錯了,所以我們和孩子說話很少字斟句酌,多是直來直去,有啥說啥。

這會流露出更多潛意識裡的東西。

其實,小孩子的感受更敏銳,他們更善於繞過語言,捕捉到大人言語背後的潛台詞。

潛台詞是一種暗示,它會不斷塑造著你們的親子關係,塑造著孩子的性格,最終,把孩子變成你潛意識裡的樣子。

就像那個叮囑孩子喝水要小心的媽媽。

表面上,她是關心孩子,但潛意識裡,她對孩子的擔心、對孩子能力的不信任全都被孩子接收到了。

孩子要麼會很煩躁,因為被媽媽的關心和控制包圍得密不透風,

要麼會覺得,這個世界充滿了危險,自己的能力又是多麼不值得信任,慢慢的,就變得過於謹慎,小心翼翼,畏手畏腳。

又或者,她認同了媽媽的想法,變得有點強迫傾向,比如,水杯一定要放到指定地點,鞋子一定要擺正。

有沒有發現,有強迫傾向的孩子,往往會有一個過於追求完美、要求比較多的媽媽。

3

一個朋友說,回老家時,父親總會在聊天時說起誰家的孩子在哪裡工作,特別能幹,幾年就升到了高層。誰家的孩子在公司獨當一面,每年能掙不少。

朋友聽著,總感覺心裡怪怪的。她自己混得也不錯,比爸爸說的那幾個人只好不差,按說爸爸沒必要拿來和她比。可她還是聽出了一絲比較、評判的味道。

她說,我有種感覺,如果我混得不好,是不是在我爸心裡,就會覺得我不如他朋友的孩子?

她知道,爸爸肯定不會承認是在拿她和別人比較,肯定會說:這不就是聊天嗎,聊聊親戚朋友的情況,是你想多了。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想多了。

這位朋友說,不知道為什麼,她總是特別在意別人的眼光,性格中總是有些不自信,特別在乎別人的評價。

她覺得很奇怪,從小父母對她也不是很嚴厲,有個比較寬鬆的成長環境,怎麼就會不自信呢。

後來,她才發現,爸爸平時總會有意無意地提起誰誰怎樣怎樣。

按說,這也是正常的,但她就是從爸爸的語氣里感受到一種比較,還有對她的一種隱隱的期待,期待她比別人學習更好、工作更好。

所以,表面上看起來,父母對她並沒有過多的要求,但隱含的期待她完完全全地接收到了。

她把爸爸的期待內化成對自己的期待,所以一路自強奮進,讓自己變得優秀。

但同時,她也把爸爸的比較評判內化為內心的聲音,時時都在拿自己和別人比較,而比較的結果,往往是看到別人好的一面,忽視了自己好的一面,自卑也隨之而生。

她就這樣成長為一個優秀而自卑的人。

即使在別人眼裡已經很好了,卻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對自己怎麼也不滿意。

4

潛台詞的力量遠遠大於字面意思。

你說了千遍萬遍,學了多少種溝通技巧,極力壓住內心的情緒,都逃不過孩子頭頂靈敏的天線——他知道你真正的想法是什麼。

甚至你自己都不曾察覺的,他都感受到了。

因為,潛意識會通過各種渠道表達出來——語氣、微表情、微動作、神情,都會泄露你內心的秘密。

讓你藏無可藏,防不勝防。

有的媽媽覺得很委屈:「我就問問他考多少分,我又沒說什麼,他幹嘛那麼大反應、那麼不耐煩?」

你以為裝出隨意的樣子,輕描淡寫地問他考得怎麼樣,孩子就感受不到你的期待?

你的期待已經噴薄欲出了,孩子被壓迫得喘不過氣來,所以才會用不耐煩表達強烈的掙脫和反抗。

5

那該怎麼辦?

閉上嘴不說話?肯定不行。

既然潛台詞是潛意識的流露,那麼,我們要做的,是修正自己的心態,端正自己的初心。

心擺正了,初心對了,你的潛台詞自然就變了。

很多開始學習、有所反省的媽媽都會有這樣的擔心:這麼說對不對,那麼做行不行?生怕說錯一句話、做錯一件事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其實,這都是表面文章。

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內心是怎樣的,你的潛台詞對不對。

怎樣修心?

簡單說來,我覺得就是四個字:活在當下。

說個我自己的例子吧。

周末,我帶橙子出去玩,一路上就聽他不停地清嗓子、乾咳,顯然嗓子不太舒服。

我忍不住說:「我不說,就不知道自己喝點水嗎?」

話一出口,我明顯感覺到這句話背後還涌動著更多的話:

這麼大孩子了,還是照顧不好自己……因為不喝水咳嗽加重,這事不是一次兩次了,每次都得提醒,提醒一次還不行……我還要提醒到什麼時候……

短短一瞬間,我不僅想起他之前的不愛喝水,說了多少次都不聽,又想到咳嗽加重怎麼辦,將來怎麼辦?難道以後都要我不停地提醒嗎?

一想到過去,想到將來,我的情緒就出來了——責備、煩躁、心疼、擔憂……

這些情緒在心裡涌動著,脫口而出的這句話語氣自然不好,橫著就出來了。

我在想,如果我沒有對他以前行為的指責,也沒有為他的嗓子將來的擔憂,單純地只是讓他喝點水,我的語調會變得溫柔、平順很多。

所以,修正自己的心,就是活在當下,沒有那麼多對過去的指責,也沒有那麼多對將來的擔憂,只是出於愛,出於關心孩子,做此時此刻該做的事。

內心穩了,憂慮少了,恐懼少了,說出來的話自然就穩了。

孩子接收到的就是你的平靜、穩定。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孩子也會習得這樣的平靜和穩定。

一顆從容篤定的心,是父母給孩子的最珍貴的禮物。

6

我在文章中總提到「覺察」二字。

面對孩子的種種問題,我經常給出的對策也是——父母要對自己說的話、做的事多多覺察。

什麼是覺察?

覺察什麼?

簡單說,就是覺察自己的潛台詞,覺察自己說話做事的發心。

發心對了,潛台詞也就對了,潛移默化中,孩子自然會變得更接近你潛意識裡的樣子。

正如心理學家科胡特的一句名言:父母是什麼樣的人,比他們做了什麼樣的事,更重要。

說什麼,怎麼說,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的內心是什麼樣的。

想修護親子關係,首先修好自己的這顆心。

說實話,能做到這些很難很難,我們都是有七情六慾的普通人,很難做到沒有憂慮和恐懼。

但這不妨礙我們把這個作為目標,為之努力,不斷趨近。

畢竟,這個不斷趨近、不斷成長、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才是生活的意義所在。

我以為。

點擊小程序,了解更多

長按下圖二維碼 關注【新東方家庭教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孩子對背詩沒興趣怎麼辦?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贏回來

TAG:新東方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