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經濟短期前景樂觀

美國經濟短期前景樂觀

從今年年初至今,美國經濟整體呈現出穩健的增長態勢,「美強歐弱」的局面逐漸形成,美元指數也一改此前的「跌跌不休」,近期重新開啟上漲模式。從目前的情況看,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6月貨幣政策會議上宣布再次加息,若5月非農就業數據表現良好,這無疑將為美聯儲吃下一顆「定心丸」.

本報記者 劉燕春子

相比歐元區的動蕩不安以及經濟數據的疲軟,從今年年初至今,美國經濟整體呈現出穩健的增長態勢,「美強歐弱」的局面逐漸形成,美元指數也一改此前的「跌跌不休」,近期重新開啟上漲模式。美聯儲於當地時間5月30日公布的經濟褐皮書(以下簡稱「褐皮書」)顯示,美國經濟在4月底至5月初呈現溫和增長,而美國達拉斯聯儲地區則更是出現強勁增長。

在美聯儲看來,製造業的表現最為突出,而就業市場也在繼續收緊。當前,製造業正在向更高的方向發展,成為此次褐皮書的亮點所在。「一半以上地區的報告顯示工業活動加速,而約三分之一地區的工業活動表現強勁。」褐皮書指出。與此同時,美聯儲指出,金屬製品、重型工業機械以及電子設備產出強勁,而產品產量的增加也令運輸公司的貨運量有所上升。

在就業和薪資方面,褐皮書顯示,在大多數地區,就業以溫和至適度的步伐增長,而在達拉斯聯儲地區,就業增長更為穩健和廣泛。勞動力市場狀況依舊在收緊,不過,從總體上看,大多數地區薪資增速依然溫和,並且部分地區聯儲預計,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就業與薪資將繼續呈現相似的增長態勢。明尼阿波利斯聯儲則表示,該地區經濟活動增長適度,儘管勞動力市場需求強勁,但就業增長受到了勞動力供應緊張的限制。此外,該地區薪資增長溫和,物價壓力小幅增加,尤其是在批發領域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新鮮出爐的美聯儲褐皮書對美國經濟整體形勢的判斷是較為樂觀的。然而,隨著美國對鋼鐵和鋁實施高額進口關稅,其在關稅和貿易政策領域的不確定性始終對美國經濟造成困擾。波士頓聯儲表示,製造商主要的擔憂就是貿易政策,部分製造商擔心關稅將對其成本造成影響。與此同時,一家測試設備製造商表示,他們可能將把部分生產轉移至歐洲,以避免中國對美國加征關稅的行動實施回擊。

而明尼阿波利斯聯儲則表示,該地區受訪的製造商稱,儘管生產活動增強,但同時由於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供應鏈也受到干擾。「他們擔憂近期公布的鋼鐵和鋁關稅政策將對鋼鐵和鋁市場供應鏈造成影響。」褐皮書指出。由此可見,儘管褐皮書展現出了美國經濟的不錯表現以及短期經濟前景大體向好的態勢,但美國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仍成為了美國經濟面臨的重大不確定性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除美聯儲褐皮書外,近日接連發布的經濟數據也可成為窺探近期美國經濟表現的重要窗口。首先,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今年一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環比增長2.2%,低於初值2.3%的增長水平,同時也低於2017年四季度2.9%的高速增長。而另一個衡量經濟增長的指標國內總收入(GDI)則表現相對亮眼,該指標一季度增長2.8%,為2016年三季度以來的最快增速,同時也高於去年四季度的1%的增速水平。

具體而言,此次一季度GDP增速下滑主要是受到一季度個人消費支出(PCE)增速放緩的拖累。不過,有分析認為,一季度經濟增速的下降僅是暫時性的,預計二季度經濟將重新獲得快速增長勢頭。此外,美國聯邦政府所實施的大規模減稅計劃,預計將會提振今年的經濟增長,令經濟增速接近政府所設定的3%的預期目標。穆迪分析高級經濟學家斯科特·霍伊特(Scott Hoyt)認為,考慮到聯邦政府大幅增加支出以及減稅計劃,經濟增速將很快得到提高。

其次,素有「小非農」之稱的ADP就業數據顯示,5月ADP新增就業為17.8萬個,不及預期水平,但高於修正後4月的16.3萬個。值得注意的是,ADP就業數據僅是為投資者打了一個「前站」,美國勞工部即將公布的5月非農就業數據,將為投資者提供一個探尋美聯儲貨幣政策路徑的關鍵線索。路透社對經濟學家的一份調查顯示,預計5月非農就業將增加18.8萬個,而失業率預計將維持在3.9%的低位水平。

從目前的情況看,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6月貨幣政策會議上宣布再次加息,若5月非農就業數據表現良好,這無疑將為美聯儲吃下一顆「定心丸」,並且市場也可以從非農數據的表現來判斷美聯儲下一步的貨幣政策路徑。美國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日前表示,美聯儲當前的貨幣政策十分合理,除非經濟數據出現意外上揚,否則不建議美聯儲進行額外加息,其謹慎看待加息的態度已然表現。然而,美聯儲內部對於政策的分歧一直存在,投資者若想探尋更多細節,則需要進一步關注美聯儲6月貨幣政策會後的聲明。

(金融時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時報 的精彩文章:

興業銀行去年實現凈利潤572億元同比增長6.22%
併購市場一季度表現平淡 出境併購活躍成亮點

TAG:金融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