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劇《鷸·蚌·魚》首演
沒有一句台詞,但滑稽的動作卻引來孩子們一陣陣笑聲;雖然講述的是動物間的故事,孩子們卻明白了人世間的道理。六一前夕,中國兒童藝術劇院2018年首部新戲——兒童劇《鷸·蚌·魚》在京首演,給小朋友們送上了一份充滿童趣的節日禮物,葉用創新的表現形式詮釋了中國傳統文化。
成語故事的新表達
《鷸·蚌·魚》由國家一級編劇、中國兒藝副院長馮俐編寫、青年導演吳旭執導。作品的靈感來源於《戰國策》中燕國蘇代遊說趙文惠王時所用的「鷸蚌相爭」的成語故事。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國人皆知,但因「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成語故事過於簡單、戲劇線條不豐滿,主創在原故事上緊抓故事寓意主題,在故事的發展、戲劇矛盾的推動、人物形象的刻畫上作了富有想像、深入淺出、層次分明的創作,加入了「漁妻」的角色,不僅講述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也增加了「漁夫婦相爭、鷸蚌得利」的橋段,成語故事的道理在孩子們的心裡進一步深化。
「通過以複式結構強化原成語的寓意,我們希望可以讓孩子們看著開心,家長看著有趣。」編劇馮俐在創作之初,不僅在藝術表現上做了考量,同時在藝術市場上也有所思考。
在馮俐看來,中國兒藝近年來始終朝著百花齊放的創作方向發展,努力創作展現不同風格樣式、服務於不同年齡層級的優秀作品,相對而言,針對低幼兒童的作品並不多。此次《鷸·蚌·魚》的定位特別關注到低幼兒童,希望能夠填補這類作品的短缺。
肢體劇的新呈現
作為一部沒有一句台詞的兒童劇,《鷸·蚌·魚》整部劇的情節走向、情感變化都要依靠音樂與形體等多種藝術手段去表現。
作為用肢體語言講故事的作品,《鷸·蚌·魚》的演員在動作中去展現故事線索、在動作中去刻畫人物內心活動。同時,因沒有語言的特點,《鷸·蚌·魚》演出的受眾群體範圍也可放大,讓不同年齡、不同國家的兒童都可以觀看。
吳旭介紹,考慮到《鷸.蚌.漁》的受眾群體主要是兒童,如果完全採用肢體語彙來表現,就會使兒童觀眾群接受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為與孩子形成的觀演關係不是「猜」而是需要用直接的方式、形象來與他們互動、交流,所以該劇運用「偶」的形象來輔助肢體動作的表現。偶的運用,不僅豐富了人物的形象、動作的展現,也增加了觀賞性。演出中,每次「偶」的出場,都會引起孩子們的陣陣驚呼,說明這樣一種表現形式十分貼近低幼兒童的審美特點。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流傳已有兩千年。成語故事中所展現的人物形象,筆觸鮮明,動態十足,很容易使人有從「一個點聯想到一個面」的想像。《鷸·蚌·魚》中所展現的也是將人物形象的描繪聚焦在人物的典型動作中,在動作中讀懂、意會人物動作背後的動機。
「『意會不需言傳』是沒有台詞的《鷸·蚌·魚》的創作理念,整體的舞台呈現都應注重『意』字,需要虛實結合、以點到面的布局,需要用簡潔、明了、鮮明、緊湊、流暢的手段,來達到『意會不需言傳』的創作理念。」吳旭說。
走向國際舞台的新嘗試
《鷸·蚌·魚》不僅在選材上依託傳統文化,更是在表現形式上融入多元的中國傳統元素,因為「這部要想走向國際舞台,就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鷸·蚌·魚》的整體視覺呈現採用了「寫意水墨畫」的表現樣式:藉助宣紙的元素來搭建舞台;以水墨畫的繪畫特點、色彩運用、局部點綴等方式來表現場景;利用演員與相對寫實性的道具、偶的關係來表現場景的物理空間;運用演員的肢體表現結合道具的使用來做場景的變化;演員的基礎服飾的款式、色彩與場景的色調保持呼應;標誌性的人物服飾配合肢體語彙來展現流動水墨畫的韻味;偶的運用以突出、典型的特徵來表現人物形象,並在演員肢體動作的配合下完成角色「神似」形象的塑造。
以悠遠、空靈、簡潔、寫意的音樂曲風並結合相對寫實的音效來描繪、勾勒水墨畫整體氛圍,這是《鷸·蚌·魚》的聽覺呈現。作品充分運用中國傳統音樂元素,以豐富多變、富有中國特色的絳州大鼓為主,以不同的傳統鼓點並結合部分戲曲音樂元素來展現「爭」的動態,以悠揚、舒緩的音樂形態來表現江南水鄉的韻味,以單線條的音樂形態配合簡潔、逼真的音效來刻畫大自然的神韻。總之,孩子們在觀看《鷸·蚌·魚》時,猶如在欣賞一幅清新、雅緻、簡潔,流動中的水墨畫。
據了解,接下來《鷸·蚌·魚》將參加國際兒童戲劇節。「我們希望用創新性呈現手段,令傳統故事符合現代審美需求,以富含中國文化元素和東方智慧的作品,向世界觀眾無障礙地講好有趣且富有哲理的中國故事,讓世界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尹曉東說。
(光明融媒記者韓業庭)
※航拍「梨都」安徽碭山美麗鄉村路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
TAG: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