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途徑繪本的孩子國之旅

途徑繪本的孩子國之旅

繪本實在是很神奇的東西,從零歲到一百歲的人都能從中獲得樂趣。

繪本可以作為孩子的窗口,把孩子喜歡的那些畫麵攤開來就能窺見他們的喜歡,和孩子一起共讀繪本被大力推廣,一定是有很多人從中看見了一些神奇的魔力。

那麼繪本里真的只有文字和圖像嗎?會不會有聲音和音樂呢?

繪本只能語言讀嗎?可不可以用走的方式讀?可不可以用的玩的方式讀?可不可以用想像力去讀?可不可以用演的方式去讀?

首先我想從人類編故事的動機開始說起,人類在最初的時候是怎麼認識這個世界的?那個時候的人們對於一切的自然現象處於未知,好奇和恐懼,他們憑藉自身的生活體驗,通過想像和幻想,創造出人格化的神的形象,並且按照他們的思考,創作出神的故事,以解釋自然現象,然後去征服和支配自然力。比如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人類的誕生),女媧補天(洪澇),后羿射日(乾旱),夸父逐日(太陽四季的變化)。有一天,我送知道去上學,那天太陽很大,然後知道說:「媽媽,好曬呀,你可不可以說一個好曬的故事?」我一下子沒明白這個好曬是什麼,然後知道說:「就是太陽好曬啊。」這個就是小孩子認識世界理解世界的動機和好奇心(為什麼太陽要這麼熱這麼曬?),我其實應該先問問他有沒有故事,但是忘了問,後來我跟他講了后羿射日的故事。從這件事情能看出來,小孩子和我們的先人在對這個世界充滿未知的時候,他們去理解和認識世界的動機是一樣的,這也是我自己為什麼會堅持跟知道一起讀繪本,一起去創造故事的原因之一。

對於讀繪本這件事情,我其實有很多特別美好的幻覺。之所以說幻覺,是因為我自己是一個愛幻想的人,總覺得我們是一群擁有魔法的人。和知道一起讀繪本的時候,會經常有這樣的感受:我們在B612星球遙看浩翰宇宙,或許某天的哪個瞬間就會和小王子相遇,遇見他的狐狸,遇見猴麵包樹,遇見那朵玫瑰……那種不是繪本的圖畫和文字本身,而是和浩瀚宇宙默默相連的感受,經常會讓我覺得特別的感動。

和知道一起讀了那麼多繪本,或許最終留在我們記憶里的不是那些繪畫,那些文字,而是我和知道通過想像營造的那個奇幻世界,那裡有很多我們自己創造的生靈,自己創造的星球,自己創造的規則和魔法,所以到最後,留在我們心裡的一定會是想像力,好奇心和我們之間那些關於愛的記憶。皮克斯有一部非常厲害的電影叫《頭腦特工隊》,影片里的主角茉莉有一個幻想朋友,叫bingbong,這個角色是小茉莉自己想像出來的,它的身體是棉花糖,有貓咪的尾巴和大象的鼻子,哭出來的眼淚是各種糖果。曾有研究表明,65%的7歲以下孩子曾經有過至少一個「幻想朋友」,到茉莉長大時,bingbong已經被茉莉遺忘,後來它掉入深淵,但是bingbong是幫助樂樂和憂憂回控制台,讓茉莉重新再建立起自己精神小島的核心助力,bingbong最後在深淵裡慢慢消散,是的,他的身體是消失了,但是我相信茉莉對bingbong傾注的想像力和情感是不會消失的。

《頭腦特工隊》bingbong

今天在這裡分享的是我們家繪本閱讀的私人體驗,並不是因為這樣做好像很不錯,然後大家都要依循我們這樣的做法,我只是覺得這也是很多可能性的一種吧,而且很多育兒專家和一些爸爸媽媽也都能從繪本中窺見不同的玩法。

我想從以下幾個主題去分享我和知道從繪本裡面玩了些什麼,這些玩法逐漸形成了我們的互動模式,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讓我們立刻進入一種玩樂的情境。

故事1:

我們一起做的牙蟲子


在某一年的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展上面,我花了人民幣25塊從插畫系的學生手中買了一本原價17.99美元的繪本《 I want a monster! 》。這本繪本講的是一個小女孩身邊的朋友都養了一隻monster(怪獸),而就她沒有,她回家跟爸爸要求買一隻小怪獸,爸爸帶她去怪獸商店買了一隻,每一隻怪獸都有自己的名字和特點,需要吃東西,玩耍,搗蛋,他們的特徵和小朋友很相似,這是故事的大概意思。知道很喜歡這本繪本,我印象中,至少有連續一個月的時間,我們都在讀這本繪本,後來知道開始在生活中發現各種各樣的怪獸。我說兩個他自己創造的小怪獸,一個名叫奶牛巴,形象是這樣的:脖子很長,尾巴很長,四條腿,它有220千米那麼高,藍色的,像奶牛又像恐龍。知道還畫了下來,然後他請我幫他製作成布偶。知道會這麼自然的想到拜託我給他做成布偶,完全是因為我把拉爾夫鬼變成了布偶實物,拉爾夫鬼有圓錐一樣的身體,兩隻白色的小眼睛,沒有嘴巴和鼻子,有一雙翅膀。後來我直接把這個規劃成了一個項目,這個項目叫toy library,這裡的每一個怪獸都會有自己的特點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所有這些在生活中創造的角色都會變成toy library的一員,後來我們還商量用布料做一個家庭幕布,如果有一個伸縮桿,就可以在家裡隨時隨地,用這些怪獸來表演一出布偶劇,最終就可能會有一個家庭玩偶劇場。

從左至右依次是:

拉爾夫鬼,飛天小怪獸,月餅小怪獸,女巫的面具,要去下雨的烏雲

繪本1:

宮西達也的《神奇糖果店》,講的是一隻小豬在森林裡碰到一個神奇糖果店,有綠色的糖果,有白色的糖果,有紅色的糖果,有黃色的糖果,不同顏色的糖果含在嘴裡就會發生神奇的事。黃色的糖果含在嘴裡會變成大力士,藍色的糖果含在嘴裡能發出獅子的吼聲,綠色的糖果含在嘴裡能隱身,紅色的糖果含在嘴裡能變成大灰狼,怎麼樣?這些糖果厲害吧?

繪本2:

安東尼布朗《咚咚咚,是誰啊?》這本繪本講的是一個小女孩在家裡,不斷的會有巫婆,惡龍,幽靈,大巨人來敲門,最後是親愛的爸爸媽媽。這麼多奇怪的傢伙來敲門,怎麼能分辨出誰是誰呢?

遊戲:

在家裡我是分了兩個遊戲和知道一起玩,《神奇糖果店》:比如吃了饅頭麥片就能力大無窮,吃綠色的菜就能變成牛,哞哞哞叫,吃肉就會有獅吼功,吃米飯就會變成巨魔人……偏食的知道,有好些食物不吃,但是賦予這些食物神奇的魔力之後,知道就會不再糾結這個食物我喜不喜歡吃。

《咚咚咚,是誰呀?》這本繪本我們做了一個影子遊戲。晚上,我們準備了一個手電筒,找了一面空白牆,關了燈。知道假裝敲門:咚咚咚,我問:是誰呀?他不能說話,只能用自己的肢體動作,來告訴我他是誰,他的動作會投影在白牆上,我根據他的投影動作去猜是變形金剛,是兔子,還是狼,他非常喜歡這個遊戲,而且每次當我說:我知道你是誰啦,歡迎你來我家做客,他就興奮的不能自已。

觀察:

繪本改遊戲,首先要觀察孩子這階段(年齡)對什麼感興趣,還有一個就是要看他最喜歡這本繪本里哪個情節哪個畫面。知道最喜歡《神奇糖果店》里小豬吃了白色糖果,變成巨人嚇跑了狼群的這個情節,所以我就得到了一個他喜歡這種變變變強的魔法的結論。《咚咚咚,是誰呀?》這本的遊戲改編,是根據知道的生活里的細節觀察出來的,知道每次和其他朋友在外面一起玩,大家要再見的時候就會說:你要不去我家做客?要不你來我家做客吧。幼兒園班級里的同學也喜歡互相邀請小朋友來家裡做客,所以我在把這本繪本改成了一個影子遊戲的同時,在裡面加了邀請來做客這個情節,同時這個遊戲也讓小朋友先把語言表達關上,再打開肢體語言的表達。

班級活動:

後來知道班的老師邀請我去給他們上一節課,隨意什麼課,我就把這兩個遊戲結合起來跟他們玩了一次。故事情節的設定是這樣的:在遊戲開始之前,我和小朋友們圍成一個圈,我問他們都喜歡什麼,有說喜歡奧特曼,有說喜歡愛莎,有說喜歡變形金剛等等。然後遊戲開始了:一個女巫,開了一家神奇餐廳,小朋友們都來這個餐廳吃神奇食物(神奇食物是壽司),吃了神奇食物之後,他們就會變成自己喜歡的那個角色,然後女巫會邀請他們來家裡做客,用一塊白色的布夾在繩子上(當女巫的門),女巫在白布的後面,老師拿著手電筒在另一邊,小朋友來敲門,然後做肢體動作告訴女巫是誰,女巫通過小朋友的肢體動作認出他是誰之後,就會說:「哦,原來你是誰誰誰,歡迎你來我家做客。」小朋友就會很開心的坐在我旁邊,不過後來做客的孩子多了之後就開始失控了,在女巫家裡的孩子掀開白布去看在門外表演的孩子,他們玩的不亦樂乎。

神奇女巫的神奇客人

繪本1:

《嗨!身體的各位》這本繪本很有意思,把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每一個部分都有自己的獨立感受,我說下其中一段:「腦袋空空的,在路上走…… 『咦,這是什麼?』手指突然發問。『哦,這是上次別人給的糖啦!』腦袋想起來了說。『好臟啊……還粘了灰塵什麼的……』眼睛仔細看了看,發表意見。其實這本繪本很好的引導了小朋友關注到自己身體的感覺。

表演:

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是用語言的方式跟知道講這本繪本,直到有一天,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想著,這本繪本如果用演的方式,那一定很好玩。然後我拿了知道的一顆糖,就開始站在床前表演,腦袋空空的在路上走……「咦,這是什麼?!」手指突然發問。「哦,這是知道上次給我的糖啦!」腦袋想起來了說。當知道聽到自己的名字時,開心的又蹦又跳,我就這麼演完了,知道的眼睛裡都是光:原來繪本還可以這麼讀。後來連著三天他都讓我演這本繪本,不讓我講,到了第四天他就開始自己演了,而且他不需要看繪本,就能自己演下來,我真的是自嘆不如。周末我和他奶奶帶他去中國美術學院玩耍,我們帶著野餐墊,帶了一些零食和水果,坐在草地上吃,知道走到旁邊的小道上毫無預兆的開始演起來,他毫不在意那些過過往往的人,「腦袋空空的在路上走……」我在旁邊看著他這麼演下來,覺得真的是很神奇,一本繪本換了一個方式讀,就會不小心觸動孩子身上的某個開關。

繪本2:

《跑龍套》這本繪本講的是一大早,動物們發現森林裡貼滿了告示,內容是編劇要招聘跑龍套演員。動物們覺得這可真好玩,他們早就想當演員了。於是大家浩浩蕩蕩地去找編劇,還亮出了自己的絕活。其實編劇的要求很簡單,只要能夠尖叫就行。等動物們一展示,編劇就說大家都被錄取了。正當動物們開心時,主角上場了,動物們才知道為什麼他們扮演的角色要會尖叫。在這裡,故事有了莞爾的發展。

表演:

這本繪本可以引導小朋友們通過肢體動作模仿各種動植物的形態,可以讓孩子有更多的創造力,展現肢體表現的各種可能性,知道並沒有選擇演繪本里有的角色,他演了飛翼龍,我扮演編劇,我說我是霸王龍,他看到霸王龍過來的時候,會尖叫,然後扮演樹或者花,雞,鴨子之類的。我就說:123木頭人,他就定住,我過去聞了聞,說:嗯,這是一棵樹。就默默的走了,他就在旁邊偷笑。

其實我們家孩子對比起同齡小朋友是便偏安靜的,但是自從按下他的表演按鈕之後,他就毫無顧忌的在大家面前表演或者表現自己。有時候,我們作為成人貼標籤很容易,而提供機會,通過觀察抓住一個契機是需要用心付出的。

繪本:

《最棒的探險隊》,年輕的探險家接受了長官指派的任務,組成了一支探險隊。他們要穿越荒野,面對可怕的昆蟲以及不知從何處突然襲擊的攻擊,還要克服飲水不足,隊員接二連三離開的困難……憑著指揮官堅持不懈信念,這支探險隊最後終於抵達目的地,完成任務。

《不踩井蓋的小蛇》, 這本繪本講的是不要踩井蓋,每年都有許多孩子掉入井蓋喪命,2013年長沙那個掉入下水道的女孩,掉下去就被沖走了,消防員趕來都沒法救。如果下面是糞便池,在沼氣環境下,最多只能撐十幾秒,所以這本繪本就是提醒小朋友關愛生命,不要去踩井蓋。

後來我們用這兩本繪本玩過很多次探險的遊戲,而且還有了自己的探險地圖,我介紹兩個我們玩過的探險遊戲:

這張圖的冒險故事是這樣的:某個周末,我和知道要去附近的公園給我們家的烏龜(名叫monster)採摘酸漿草,在我們家附近的公園,從我們到達小區的綠植環境的時候,探險遊戲就開始了,首先我們採摘了一些綠色果子,知道給他們起名叫綠色能量果,我們在探險之前要把自己的能量充滿。然後路過游泳池的時候他說這裡有條鱷魚,這條鱷魚會攻擊人,但是如果你說一句:pukila,就可以相安無事。後來我們又遇到了一隻蝸牛,這隻蝸牛正在穿過人行道路,要知道我們在路上已經看到很多蝸牛的屍體,都是被踩死的。知道說我們要幫助這隻蝸牛過馬路,然後我們也能獲得能量,後來又碰到了一顆樹,他說這顆樹地下有顆炸彈,我們要匍匐前進。到了公園之後我們發現有幾棵樹下掉了好多紅色的果子,知道開始撿紅果子,然後堆在一起,說這是紅色能量果,後來又看到旁邊還有很多樹枝,他用樹枝圍了一個柵欄,保護紅色能量果,說是回來的路上還需要採集能量。然後我們再往前走經過了一個假山,假山上有個洞,知道說那是妖怪洞,還拿著棍子一直在那搗鼓。再往前走,我們碰到了一台汽油發電機,周圍的那個池塘在抽水,知道說這個機器是給我們補充能量的,再繼續往前走我們發現地上的一灘水,他用棍子假裝釣魚竿和魚,假裝自己在釣魚,最後說釣了兩條魚,又補充了能量。然後最終到達了那片長著很多酸漿草的草地。

這張圖是知道上幼兒園的探險地圖,這個遊戲很簡單,就是不要踩井蓋。知道上學的路上有很多井蓋,他讀了《不踩井蓋的小蛇》之後開始堅決不踩井蓋,而且在發現我和爸爸爺爺奶奶踩了井蓋之後,都要說我們犯規,他會很生氣的說:你們犯規了。後來我給他弄了這張圖,他便開始研究這張圖,這只是一張基礎的探險圖,但是每看一次,知道都會有新的想法誕生。井蓋分很多重,每一種井蓋下面都對應了不同的怪獸(電怪獸,水怪獸,燃氣怪獸,沼氣怪獸),所以每一次上學都是知道的冒險之旅。

帶著繪本去旅行這件事情,是我們讀繪本的過程中獲得的靈感,從開始有這個想法到真正完成一場別開生面的旅行是有一個過程的。帶著故事去玩去旅行,其實是在讓孩子與這個世界建立更緊密的聯繫,我們成人要做的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微笑等待,等待他們走過漫長的路。

下面我先說兩件為遠途旅行鋪墊的日常例子。

故事1:

某個星期六,知道說他要去爬「馬山」,是我沒有聽過的「馬山」,我問他「馬山」在哪裡,他說不出來,他說媽媽我們就是去爬「馬山」呀。我也不想深究這個「馬山」究竟是怎麼來的,在那周的星期六帶他去了就近的一座無名茶山,給它起名「馬山」。神奇的是我們在山腳居然真的看到了兩座馬的雕像,而且不太像是會出現在茶山下的雕塑形象。當時那一刻我真的被深深打動,那一瞬間讓我想起之前聽過的一個故事:住在北極圈的因紐特人說,世界剛形成的時候,有一隻烏鴉在尋找啄食掉落在地上的豆子,它找啊找啊,找的很辛苦,心裡想:「這個世界如果有光,可以看得到地面上的豆子,那麼啄食起來就簡單多了。」烏鴉認真的想啊想啊,結果世界就充滿了光亮。知道就是認真的相信他可以找到「馬山」,他說我們一定可以找到馬的,我點點頭,繼續和他一起爬山找,但是並沒有找到馬,只找到一隻白色的狗,知道和白色的狗玩的很開心,就把馬忘了,馬山之旅就以忘了馬結束。後來我們讀了《妖怪山》這本繪本,知道馬上就開始計划去爬妖怪山,這就是一種互動模式的形成。

「馬山」之旅

故事2:

《這才是巴塞羅那》,這本繪本是一本旅遊指南類的繪本,適合更大一點的孩子看,涉及的面非常廣,地理,歷史,藝術,神怪故事,民族風情等等,但是這本繪本對於這些方面的介紹,都用了一種非常趣味的講故事的方式,裡面的插圖也極具趣味性。我本來買來是自己看,被知道看見了,他便纏著我說:「媽媽,你給我講吧。」然後我就開始給他講這本繪本,他對什麼是半島,中國龍和西方龍的區別,裡面的神話故事都表現出了非常大的興趣。大概也就是講了三分之一左右,我們就有了一次短距離的旅行,從杭州去上海看國際潮玩展。我覺得這是一次機會,可以做一本相對完整的手帳,讓他的每一次啟程都像一個故事,然後慢慢的讓他自己可以去完成自己的旅行。我問知道:你知道上海嗎?過幾天,我們要去上海看展覽。知道說:上海?難道是天上的海?難道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山?因為他也不知道上海是哪兩個字,就開始猜。後來我查了上海名字的來由,還真的有兩個很豐富的故事。我給他準備了一本空白速寫本作為旅行手帳,在第一頁貼了他的照片,然後寫著:大名鼎鼎的大黃蜂要去上海啦!手帳的邏輯是這樣的:1.地名的故事2.天氣預報3.帶什麼衣服4.物品清單5.不可以在火車上攜帶的東西6.我們的探險隊成員有哪些?7.進軍路線圖8.乘坐的交通工具9.火車上的那些事10.每日行程安排11.旅行隨手記。

這些小的旅行,如果做成一本本小的旅行冊,相信小朋友會像喜歡繪本故事一樣的喜歡這些遊記。因為這都是關於他自己經歷的一切,而那個主角是他自己,如果讓他給自己起一個名字,加進這篇遊記里,那麼他便會更愛不釋手,知道這次出行給自己起的名字是:大黃蜂。

旅行不一定是遠距離的遊玩,當然這不是否認遠距離的旅行,如果我們沒有時間,或者是金錢不夠時,這樣的旅行在小朋友那裡是很受歡迎的。

上海之旅遊記手帳

我並不是專業人士,我也只是和所有媽媽一樣,對自己和孩子的成長懷有希望,也帶著一些溫暖的疑問,所以不斷督促自己往前走,在與孩子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覺得我才是受益最大的那個人,因為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讀繪本,好奇心和想像力再一次的眷顧了我,讓我朝更深處走去。

此篇是在「奇異國小咖說」第二期分享的內容,非常感謝究究的認可,能讓我去奇異國分享。第一次直播很緊張,然後完全沒有看到直播時究究問的問題,這裡我再回答一下究究。

Q:「你和孩子的互動模式里,你覺得是什麼因素刺激了你這些絕妙的靈感。」

A:「我覺得是因為我很喜歡孩子的那個世界,所以出去玩是知道為主導,我都尊重他的玩法,同時我也是玩心很重的人,然後把在工作中那種項目思維帶到玩樂中來了。另一個相關的因素應該就是我自己學習的專業是藝術和設計,藝術和設計讓我的思路變得更開闊,就是可能性比較多,同時藝術和設計也讓我相信一件普通的事情通過玩樂也能透出智慧的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涼拌木耳這樣做才夠味,爽脆可口提食慾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