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豪 淺議修止法門
揭陽清涼學佛班學員
為得定,必先修止。止,經釋為心一境性、內心相續。簡言之,就是將心念相續不斷地安住於一個所緣境上。所緣沒有定論,但有兩個原則:凈治惑障和契順正理。比如不能是土木石頭等無意義物,或淫慾相、怨敵等煩惱物。
大乘佛教界修止,多以念佛和念息來修習。
念佛的修習,所緣境是曾習緣,即曾習境的憶念。修習前先要仔細地觀察佛的相,在腦海里有個輪廓,修習時憶念佛相,在心念上現出佛相。念佛不能是幻想的,也不能是眼識取色相,如置佛像於前望像而修習,這會使心被外境所轉,不能得定。修習念佛,應認所念的是真佛,而非所緣之作佛像之金銀土木等材料物。
初修念佛時,應注意三點。
一是不必求全求細,能大略現出佛相的大體即可,等到佛相現前,如果某個局部特別明顯了,就可以將念頭專註於這個局部上,如眼鼻手部等;但不可忽關注左忽關注右,也不可急於求明顯相、細微相,起初的專一是必須的。
二是佛相為意識現起的曾習境,由心力催發,若所憶念者與現起者不一樣(如念阿彌陀佛現釋迦佛),即是不相應的幻境;切不可隨幻境而轉,應當將心念收回來,繼續放在最初的所緣相(阿彌陀佛)上修習。
三是要時時覺知,確確實實明白了知安住的所緣境,不能僅僅心住佛相,專心一境,落入無記昏昧之中去了。但此覺知,不是思維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等聖言,僅是清楚明白,修止就必須專一和純粹,不可與修觀混雜。
覺知之妙,在生活里,就是投入和專註的區別所在。投入是埋頭苦幹,忘卻周圍人事物;專註則是心明手巧,手裡乾的多少快慢,心中一清二楚。若於動中修止,則此覺知是為關鍵。
念息的法門,容易得力。一呼一吸謂一息。息有四相,風、喘、氣、息,前三為不調相,後一為調相。風者,呼吸有聲;喘者,不通暢,似有物阻隔;氣者,粗重感;息者,微密勻長、悠悠揚揚、若存若亡。
念息有六妙門,數隨止、觀還凈。後三為觀法,且談前三者。
數息:整個過程應是心觀息而非刻意引導氣的出入。吸氣時心觀察其入身內至於臍下,呼出時,心念與之上浮自鼻呼出,往複循環。數法,可數入息,也可數出息,從一至十,依次循環。數息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有,諸如數入息變成了數出息,或反之;數字未數到十就從一開始,或是數過頭到了十幾甚至幾十仍不覺。這都是心念不夠專註而造成的,只需重新集中精神從一數起即可。還有數息變成了數風數喘數氣,心力過猛,身心緊繃,則需得放輕鬆下來,安住所緣。數息的目標是要做到不加功力,憶念分明。
隨息:心平靜了之後,心與息相依,隨息上下,覺息遍身,連記數都不必了。
止息:經過長時間的修習,修息漸成,心與息已渾然一體,忽而不動,泯然入定,修止即成就。
初持息修止時勿作觀,作觀即是散亂心思,已離了所緣,不能專註一境;還有氣息通暢時,或有氣感、或有聲光影像,都是生理自然現象,不必大驚小怪,「若作聖解,即受群邪」。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2018.5.27
小編:覺寂
TAG:清涼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