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節

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節

相傳本草之名 ,自黃帝始;而神農嘗百草,始有醫藥。我國是中草藥的發源地,中藥 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為此,海峽名醫網將在每周四為您整理一篇中藥常識,與大家一同識百草酸咸五味,辨百葯寒熱四氣,幫助大家正確用藥祛病。海峽名醫網為您推薦「早」健康之「百草園」專欄。為您整理中藥常識,以備不時之需。

點擊綠色小圖標,即可聽健康早知道

蒲公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後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春、夏開花前或剛開花時連根挖取,除凈泥土,晒乾。

別 名:華花郎、蒲公草、尿床草、黃花地丁、婆婆丁。

性 味:苦、甘,寒。

生長環境:廣泛生於中、低海拔地區的山坡草地、路邊、田野、河灘。

性 狀:乾燥的根,略呈圓錐狀,彎曲,長4~10厘米,表面棕褐色,皺縮,根頭部有棕色或黃白色的毛茸,或已脫落。葉皺縮成團,或成捲曲的條片。外表綠褐色或暗灰綠色,葉背主脈明顯。有時有不完整的頭狀花序。氣微,味微苦。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可治急性乳腺炎,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尿路感染。

1、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及催乳作用,對治療乳腺炎十分有效。

2、葉子有改善濕疹、舒緩皮膚炎的凈血功效,根則具有消炎作用,可以治療膽結石、風濕。

3、對於利尿有非常好的效果,具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和C及礦物質,對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

蒲公英治療驗方

痰熱郁肺:取蒲公英15克,金銀花、魚腥草、黃芩、桑白皮各12克,生梔子、知母、浙貝、北杏仁、瓜萎仁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

咽喉腫痛:取蒲公英、板藍根各15克,黃芩、金銀花、枳實、梔子、瓜萎皮各12克,浙貝、北杏仁各9克,甘草3克,水煎服。

小便熱淋:取蒲公英、忍冬藤、車前草各18克,金錢草、白茅根各15克,黃芩、金銀花、土茯苓、萹蓄、滑石各12克,木通、甘草各6克,水煎服。

注意事項

1.有些人喝了蒲公英水後會出現過敏的情況,如身體出現蕁麻疹或是渾身瘙癢等,因此,會對蒲公英過敏的人都不宜喝。

2.蒲公英泡水要喝溫熱的,放涼之後最好不要再喝,否則可能引起腹瀉等不適。

3.蒲公英性寒,有陰寒者不宜服用。

回顧上周四專欄——百草園:

不忘初心,我們一起努力......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熱解毒 的精彩文章:

夏天美食必備,清熱解毒紅豆湯
濕疹如何告別「7年之癢」?睡前用「它」洗,清熱解毒、緩解瘙癢

TAG:清熱解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