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的哈爾濱契斯恰科夫茶莊藝術珍品
值班大話君:秋深月影
伊利亞·費奧多羅維奇·契斯恰科夫(И.Ф.Чистяков)是哈爾濱一位著名的茶葉商,哈爾濱的契斯恰科夫茶葉店(現為永安文化用品商店,位於在哈爾濱道里西十三道街和尚志大街交口處的俄羅斯風格的木屋)。
他建造的這座小木屋曾是哈爾濱中國茶葉貿易中心。
契斯恰科夫在哈爾濱的住宅兼商店的建築是坐落在紅軍街與建築街交界處的二類保護建築。
還有一處曾作為契斯恰科夫營業場所的建築設在中央大街一座樓內,已於2000年拆除。
在綏芬河,被當地人稱為「人頭樓」「大白樓」的當年赤查果夫茶莊,就是茶葉商契斯恰科夫的另一處茶葉店,只是譯音的不同。
哈爾濱契斯恰科夫茶莊,舊址位於今南崗區紅軍街124號,紅軍街與建築街口南側,現為滙豐照相館。
建於1912年,俄羅斯著名設計師尤里·彼得洛維奇·日丹諾夫設計。
【建築風格】折衷主義。
藝術珍品
王陽拍攝
王陽拍攝
哈爾濱的契斯恰科夫茶葉店(現為永安文化用品商店)
伊利亞·費奧多羅維奇·契斯恰科夫(И.Ф.Чистяков)是哈爾濱一位著名的茶葉商,他建造的這座小木屋曾是哈爾濱中國茶葉貿易中心。他曾在上個世紀20年代索菲亞教堂翻建時,捐贈了60萬銀盧布。教堂的南側,曾有一塊漢白玉的標誌牌刻下契斯恰科夫的名字和捐款數額。許多老哈爾濱俄僑都曾對記者談起過這段歷史,並告訴茶葉店的準確位置。據澳大利亞籍哈爾濱俄僑、澳大利亞的哈爾濱滿洲歷史協會主席伊格爾·薩維茨基介紹,100年前,哈爾濱曾向俄羅斯出口大批中國茶葉,而這貿易的領導者就是契斯恰科夫。記者本人也曾在自己收藏的俄文歷史資料中查閱到在哈爾濱的契斯恰科夫茶葉公司的廣告,上面標註著這家經營茶葉的公司創辦於1903年;日文資料則記載了日偽時期契斯恰科夫茶葉公司的代表人曾任哈爾濱商工公會參事。
在哈爾濱道里西十三道街和尚志大街交口處,有一座俄羅斯風格的木屋,現在掛著永安文化用品商店的牌子,這座木屋有著珍貴的經歷——100年前,哈爾濱曾向俄羅斯出口大批中國茶葉,而這貿易的領導者就是契斯恰科夫,當時他建造的這座木屋就成了茶葉貿易中心。近日,記者在綏芬河走訪中東鐵路沿線的文物建筑後發現,在綏芬河,被當地人稱為「人頭樓」「大白樓」的當年赤查果夫茶莊,可能就是茶葉商契斯恰科夫的另一處茶葉店,只是譯音的不同。
哈爾濱的契斯恰科夫茶葉店(現為永安文化用品商店,位於在哈爾濱道里西十三道街和尚志大街交口處的俄羅斯風格的木屋)
他建造的這座小木屋曾是哈爾濱中國茶葉貿易中心。
【以下兩張照片為網路圖片】
建於1914年的綏芬河赤查果夫茶莊,就是指綏芬河市民所說的「人頭樓」,「大白樓」,其三四層樓之間外檐下雕有「人頭面孔」浮雕,因而得名。此樓原為俄羅斯人契斯恰科夫的茶莊,用於存貯、檢驗出口茶葉。
1922年被日本陸軍購買,後為日本駐綏芬河領事館。
1929年中東路事件時,蘇軍一發炮彈,將木質頂樓擊毀。
解放後,一度為東寧縣政府辦公樓。
1952年後做駐軍營房,頂樓用磚木恢復。
「文化革命」中,「人頭浮雕」被鑿除,改成葵花雕飾。1992年後這裡改為商用。
該樓外檐處的人頭雕飾已經恢復。赤查果夫茶莊早在1984年便已被列為綏芬河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對其修繕和恢復人頭雕飾是同年由當地幾個民間美術愛好者出資並親手製作的。1999年以綏芬河日本領事館舊址之名,被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綏芬河市民所說的「人頭樓」,「大白樓」,就是指建於1914年的赤查果夫茶莊,其三四層樓之間外檐下雕有「人頭面孔」浮雕,因而得名。
綏芬河省級文保單位赤查果夫茶莊為哈爾濱著名俄僑茶葉商人契斯恰科夫經營的直接證據,兩個城市的歷史終於由一條鐵路連接起來。
早年間常見把俄語中的「契」、「奇」翻譯成「赤」或者「支」,「恰」翻譯成「查」,「科夫」翻譯成「果夫」。
※濃郁的蘋果味與紅茶結合,麥當勞法式蘋果風味茶測評
※白茶百科的緣起
TAG: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