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孫中山、蔣介石,在吃飯上面還有這麼多講究
原標題:袁世凱、孫中山、蔣介石,在吃飯上面還有這麼多講究
袁世凱、孫中山、蔣介石,無疑都是近代最頂級的大人物,他們的那些大事已不需要多說,今天咱來看看這些大人物的一個很有趣的側面——吃。
袁世凱最喜歡吃的一道菜,叫總統鴨。可不要以為袁世凱吃的是普通的鴨子,人家的鴨子,在生前喂的飼料可是鹿茸,一般人連見都沒見過。
飼養員要把鹿茸剁碎,摻在高粱里供鴨大爺食用,養肥之後,一刀宰了,做成美味送給袁大總統。
別說鴨子了,就是袁世凱早上喝的小米粥,也是一粒一粒精心挑選出來的西北上等小米,就那一小碗兒,就得一個人專門花一天功夫挑選。
袁世凱有很多姨太太,老袁今天到這家吃,明天去那家吃,姨太太們也都有備無患,在自己的房裡設一個小廚房,重金聘請名廚坐鎮,只要袁世凱需要,立馬做出美味佳肴。
所謂的「宮斗」,有時候就體現在吃喝玩樂的細節上,只要哪道菜讓袁大總統滿意了,這位姨太太肯定就會受寵。
和袁世凱相比,孫中山在吃上就不是很講究了。
孫中山喜歡吃素,尤其是喜歡吃豆腐,還到處宣傳吃豆腐的好處,說豆腐是植物中的肉,豆腐能吃出肉的味道,但又沒有肉的毒性。
孫中山曾經發明了一道菜,叫魚頭煲豆腐,他說魚頭太腥氣,而豆腐味兒大,兩者一結合,別具一番風味。還別說,這道菜還真流傳下來了,很多飯店都有,不失為一種獨特的美味。
孫中山還喜歡吃豆芽燉豬血。洋人認為豬血太臟,但孫中山說,豬血里含有豐厚的鐵元素,而中國人性格柔弱,需要補鐵,就應該多食用豬血。
蔣介石對吃也不是很講究,但有一個偏好,就是喜歡吃家鄉的菜。
他的原配毛福梅知道他喜歡吃家鄉奉化的美味,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把文蛤和奉虷寄給他。毛福梅沒事就腌制豆腐乳、臭冬瓜、雞汁芋頭,讓蔣介石大飽口福。
蔣介石是個戀鄉情結很重的人,對家鄉奉化的飲食來者不拒,當時有人寫了首詩,描述蔣介石的「重口味」,其中有這樣的句子:「縱有珍餚供滿眼,每餐味需卻酸咸。」
直到晚年時在台灣,蔣介石仍然對家鄉的菜念念不忘,每年到了春天,蔣介石都會秘密派人去浙江奉化老家,買幾十斤竹筍回來,讓廚師按照一種很傳統的方法腌制出來,放在冰箱里保存,每天都要吃一點。
在蔣家的餐桌上,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畫面:宋美齡面前擺著西餐,烤肉、牛排、蔬菜沙拉,而蔣介石面前,則擺滿了鹹菜、雞汁芋頭、咸筍燒肉。
據說,宋美齡每次看到蔣介石面前那些鹹菜,都會倒胃口,說好好的一顆筍,被你用芝麻醬抹得黑不溜秋,胃口都沒了。
這一點,倒是跟毛主席家很像,據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主席跟江青吃飯時,江青喜歡吃西餐,而主席卻對傳統美食情有獨鍾,像紅燒肉、辣椒炒肉等等,還對江青說:你是洋包子,我是土包子,你吃你的,我吃我的,各不相干。
從這幾個故事也可以看出來,袁世凱說到底還是皇帝的心態,講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為了他一個人吃飯,往往需要十幾個、幾十個人來操作。而孫中山、蔣介石、毛主席這些人,則完全是革命者的心態,對吃基本上不講究,只要吃的舒心就行,不在乎那些面子上的東西。
有意思的是,對吃那麼講究的袁世凱,只活了57歲,而不講究的蔣介石、毛主席,卻活了88歲和83歲,可見,心態還是最重要的。
有趣味、有思維、有品位的「三味」歷史,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ashaohua108
※最頑固的非洲小國,至今不跟中國建交,國王也很奇葩
※澳門總督做了什麼事,周恩來忍無可忍,怒道:必須取消
TAG:歷史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