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SCO前瞻:這些全球癌症研發趨勢,你都知道嗎?

ASCO前瞻:這些全球癌症研發趨勢,你都知道嗎?

▎葯明康德/報道

2018年的ASCO大會明天即將在芝加哥拉開帷幕。在這場盛會上,來自全世界的癌症專家和行業資深人士將齊聚一堂,分享在抗癌領域取得的最新進展。葯明康德微信號也將一如既往在ASCO大會期間為各位送上專題報道。

關鍵數字

?過去5年里,共有63款創新療法獲得批准,治療78種適應症。這些適應症涵蓋了24類不同的癌症。

?PD-1/PD-L1抑製劑已在超過20種癌症適應症里得到了應用,彰顯出了泛癌症治療的巨大潛力。

?據統計,共有超過700款療法已經邁入了中後期研發階段。相比2007年的數據有著超過6成的提高。

癌症領域研發概覽

近年來,抗癌領域得到了大量的投入,這也催生了一系列抗癌新葯的誕生。據統計,在2013年到2017年期間,共有63款獨特的創新療法(New Active Substance)獲批上市,治療24種不同腫瘤、78種適應症。平均來看,每年誕生的新抗癌療法達到了12.6款,數據喜人。

▲過去5年,創新抗癌療法已經涵蓋了78種適應症(圖片來源:IQVIA Institute)

從適應症看,不少抗癌新葯彙集在了3大癌症類型里。數量上,肺癌、淋巴瘤、以及白血病分別有11款、9款、以及9款新葯,位居前三。黑色素瘤、多發性骨髓瘤、乳腺癌、膀胱癌、以及卵巢癌等癌症也有多種新葯可供使用。

▲2017年上市的14款創新抗癌療法均是靶向療法(圖片來源:IQVIA Institute)

如果只看2017年,我們則見證了14款新療法的問世。值得一提的是,它們均是靶向療法,即針對某個特定的分子靶點,抑制癌症的生長和擴散。

從這14款新療法中,我們看到了不少有意思的趨勢。首先,精準醫學在癌症治療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有一半的新葯和生物標誌物有關,而依照這些生物標誌物對患者進行分層,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緩解率;其次,隨著抗癌藥的越發精準,每一款新葯面對的患者群體也正在不斷縮小。在這14款新療法里,有10款曾獲得孤兒葯資格。不出意外的話,這兩大趨勢將繼續保持下去。

▲生物標誌物在癌症治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圖片來源:IQVIA Institute)

癌症免疫療法

提到癌症治療,就不得不提癌症免疫療法。不誇張地說,免疫療法已經為癌症治療帶來了範式上的變化。2017年獲批的5款相應新葯,都曾獲得美國FDA的突破性療法認定。這些新葯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見一斑。

▲癌症免疫療法已經取得了諸多里程碑(圖片來源:IQVIA Institute)

值得一提的是,免疫療法已經彰顯出了泛癌症治療的潛力。2017年,美國FDA批准pembrolizumab上市,治療具有微衛星高不穩定性(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生物標誌物的患者。這也是首個不依照腫瘤來源,而依照遺傳特質進行治療的癌症療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肺癌是癌症免疫療法的主戰場之一(圖片來源:IQVIA Institute)

目前,PD-1/PD-L1抑製劑已在超過20種癌症適應症里得到了應用,而在肺癌適應症里的應用超過了半數,達到52.4%。舉例來說,pembrolizumab已獲批用於肺癌的一線治療,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也能治療化療後疾病出現進展的患者。此外,PD-L1抑製劑durvalumab可以治療在放化療後疾病尚未出現進展的患者。

▲免疫檢查點抑製劑構成的組合療法展現出上升趨勢(圖片來源:IQVIA Institute)

在這一領域,組合療法的普及程度正在提高。相較2016年的數據,2017年里,接受過組合療法的患者比例在多種癌症中均有上升。其中在黑色素瘤的治療里,已有15%的美國患者接受過多種免疫檢查點抑製劑。可以說,組合療法正在逐漸走向常規。這些療法組合,也給患者帶來了良好的健康收益。

癌症創新療法前瞻

從歷史數據上看,處於後期研發階段的抗癌新葯數正處於一個新高。據統計,共有超過700款療法已經邁入了1/2期及之後的研發階段。相比2007年的數據有著超過6成的提高!

▲創新抗癌療法的研發處於歷史新高(圖片來源:IQVIA Institute)

從這些療法的類型上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靶向療法已佔據了統治性的地位。在這些在研療法中,靶向小分子療法和靶向生物製劑分別佔到了47%與42%,加起來近9成。對應的,傳統的化療、放療、以及激素療法其比例則在下跌。這代表了我們對癌症的治療已經進入到了下一個階段。

▲處於研發早期的癌症免疫療法有較多的作用機制,而中後期的癌症免疫療法則不夠多樣(圖片來源:IQVIA Institute)

在創新療法中,自然也離不開腫瘤免疫療法的身影。在這項報告中,作者們統計分析表明,目前有超過300項腫瘤免疫療法已進入臨床階段,有些也已經接近獲批。從作用機制上看,處於後期臨床階段的新葯大概可以被分為四類,分別針對PD-1/PD-L1、CTLA4、IDO、以及CD19。作者們也指出,雖然IDO靶點最初被認為潛力無限,近期的一些失利卻讓它的研發前景出現巨大陰影。

▲創新機制有望帶來更多創新療法(圖片來源:IQVIA Institute)

儘管後期臨床階段的創新機制種類並不多,處於研發早期的腫瘤免疫療法卻有60種不同的作用機制,有相當的多樣性。在這些創新機制里,比較熱門的靶點包括LAG-3、CD3、CD20、以及APRIL受體等。倘若能取得臨床成功,這些創新機制將進一步提高腫瘤免疫療法的潛力。

後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吃出來的癌症,氣出來的癌症,熬出來的癌症,千萬一個都別占
癌症轉移新機制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