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淄城排水系統與殉馬坑的往事
原標題:山東臨淄城排水系統與殉馬坑的往事
淄河又稱淄水或淄江,是山東重要河流之一,也被臨淄人視為母親河。淄河既滋潤了古齊大地,也孕育了臨淄文明。齊國故城臨淄位於淄河西側,因臨近淄水而得名。在這片被淄河滋潤的古老土地上,孕育出了光耀後世的齊文化,譜寫了區域文化的絢麗篇章。
淄水無言,見證了臨淄故城的繁華與落寞。作為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國都,臨淄曾是列國中最為繁華的都市之一。據《戰國策》記載,「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如今,千百年的風雲變幻,臨淄故城的繁華早已被深埋於地下,但從殘存的歷史遺迹中,仍能感受到曾經鮮活的歷史。
「大城咬小城」格局
齊都臨淄故城位於今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東臨淄河,西依系水,北面是遼闊的原野,南部是丘陵山地。臨淄城的歷史源遠流長,自公元前859年,齊獻公遷都臨淄起,直至秦始皇統一六國,齊國再未更都,臨淄作為姜齊與田齊的國都長達630餘年。
作為齊國國都,臨淄故城的考古價值不言而喻。事實上,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臨淄齊國故城的田野考古考察工作就已經開始。1930年,考古學家李濟、吳金鼎就到臨淄做過實地考察,認為像臨淄這種地方,必蘊藏著無限的寶貴的史料。限於當時人力、財力等情況,考古發掘未能進行。真正意義上的考古發掘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1958年11月,山東省文化局舉辦省文物培訓班,組成臨淄考古隊,在臨淄齊故城進行了調查、鑽探和試掘,初步了解了齊故城的形制和文化堆積分布情況。
經過幾十年的考古發掘,齊都故城的面貌越來越清晰。故城分為大城與小城兩部分,為「大城咬小城」格局。小城的建築年代晚於大城,小城嵌入大城西南角,大城南北約4500米,東西約3500米,周長14158米;小城位於大城西南隅,南北約2000米,東西約1500米,周長約7275米。大城和小城總周長約21433米,總面積約15.5平方千米。勘探中發現城門11座,其中小城5座(東、西、北門各1座,南門2座),大城6座(東、西門各1座,南、北門各2座)。城牆下有四處石砌排水道口。宮殿建築遺址經探明的有兩處,均在小城內,一處在小城西北部的「桓公台」及其周圍;另一處在小城東北部的「金鑾殿」一帶。
從整體布局來看,當時齊國非常注重整體規劃和建築布局設計。齊都古城東臨淄河,西靠系水,東西兩面城牆即以兩道河岸為基礎建起,淄河與系水就成了兩道天然的護城河,又在南、北城牆外挖築人工護城壕溝,使之與淄河系水相互溝通,形成了碧水繞城的外部排水護城網。
城內探明十條交通幹道,其中小城三條、大城七條,最長的一條連接大城南牆的南西門和北牆東門,全長4400米,道寬20米。縱橫交錯的幹道把臨淄城劃分成若干大小不等的方塊。據考古學者推測,它們有可能分別是市肆、手工業作坊或居民區。
如今,行走在故城內,依然能找尋到當年齊都故城的遺迹。在當地文物部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來到齊都故城城牆遺址。記者看到,故城城牆用泥土分層夯築而成,在城垣遺迹中,保存較好的是大城西牆南端與小城北牆交界處。據介紹,城牆殘高約5米,小城牆基寬20—30米,最寬處達55—67米。
排水道口巧奪天工
臨淄故城排水系統在城內走明渠,只有排水道口從城牆下穿過,與城外護城壕溝相接,布局精巧而科學,令人驚嘆。現已探明故城有三大排水系統,四處排水道口。其中三號排水道口作為臨淄齊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的一部分正在保護完善。三號排水道口建在城牆之下,呈東西向,用自然青石壘砌構築。據介紹,這一排水道口東西長42米,南北寬7—10.5米,深3米左右,由進水道、過水道和出水道三部分構成。過水道用石塊構築出15個方形小過水孔,水孔分為上中下三層,每一層各有5個過水孔,水經石隙而過。進水道為排水道口的東段,東段略超出城牆,與城內排水溝連接,呈西窄東寬的喇叭口形。南北兩側全用石塊壘砌,南側比北側略短,體現了建造者的精巧設計,因為水流自東南方向而來,直衝水道北壁,所以多以石塊砌壁應對水流的沖刷。出水道的形狀和結構與進水道大體相似,內部石塊交錯排列組成網狀,水可以分層從孔內石塊間隙中跌宕流出,敵人卻不能從水孔中進入城內。在枯水期下層排水口就可以滿足需要;在豐水期中上兩層排水孔會隨著水勢漲落而發揮調節作用。
據考證,三號排水道口與大城西牆是同時修建的,距今約3000年。從臨淄作為齊國國都起到唐代,這一排水道口使用了近2000年,排水與防禦功能兼備,成為世界同時期建築史上的傑作,充分顯示了齊國人的建築智慧和水平。如今,這一排水道口是臨淄齊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的重要展示區,當地有關部門對這一排水工程進行了保護開發,並建設了多媒體展廳,通過新技術展示排水系統的運行情況,以便讓遊客更充分地了解排水道口既能排水又能禦敵的科學建築形制。
千古奇觀殉馬坑
探訪臨淄齊國故城,東周墓殉馬館是一個不能忽略的去處,該館位於故城東北部,始建於1982年,是一座仿古建築,館內展出了106匹殉馬。
20世紀60—70年代,在對故城遺址進行全面勘探時先後發掘了五座大墓,在五號墓附近發現了大型殉馬坑。殉馬坑拱衛的是一座大型古墓。主墓的東、西、北三面是殉馬坑,東西各長70米,北面長75米、寬5米,三面相連。殉馬排列密度為平均每米2.8匹。按此密度推算,整個殉馬坑內的殉馬當在600匹以上,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堪稱世界奇觀。經專家整定,殉馬全是5—7歲的戰馬,是用麻醉劑或鈍器撞擊馬頭後,按照一定的葬式排列而成。馬分兩行,內行壓在外行尾部,後馬腿搭在前馬身上,前後疊壓、昂首側卧、四足蜷曲,處於臨戰前的姿態。據史書記載和考古資料推測,該墓的主人可能是齊景公。齊景公是姜齊第26任國君,在位58年,是齊國執政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據史料記載,齊景公特別愛馬,宮中有專門為他養馬的人。龐大的殉馬葬式反映了當時齊國國力的強盛,為研究齊國的經濟、軍事和殉葬制度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
東周墓殉馬坑自發掘至今已有幾十年的歷史,現在公開展出的殉馬有100多匹。由於建成時間較長,設施比較陳舊簡陋,殉馬坑已經不能滿足目前文物保護的需求。現在,臨淄文物部門將殉馬坑列為臨淄齊國故城考古址公園第一批重點展示項目,對殉馬坑進行改擴建,準備把600餘匹馬通過複製形式全部展示出來。
(原文標題:臨淄城排水系統與殉馬坑的往事 圖文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佳作推薦】天孫機杼——常州明代王洛家族墓出土紡織品研究
※【新書介紹】爐捶之間(先秦兩漢時期熱鍛薄壁青銅器研究)
TAG: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