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做父母可以孩子氣,但不要活得像孩子

做父母可以孩子氣,但不要活得像孩子

六一兒童節,是屬於孩子的節日。

但是有些父母即便成為了父母,內心卻還是個沒有長大的孩子,父母不肯長大,那麼孩子就會被迫著長大。



對於父母的職責,我認為主要體現在3方面:


在生活上是孩子的照料者,在學習上是孩子的引導者,在行為習慣上是孩子的塑造者,在心靈上是孩子的支持者。

但諷刺的是,現實中很多父母不但沒有詮釋好這4個角色,還成為了第一個傷害孩子的人。

家庭暴力,虐待兒童這樣明顯傷害孩子的事情就不說了,這些事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成為父母的成本太低了,很多人並不是天生就是合格的父母。

今天想和大家談談那些更隱蔽的一些傷害錯位的親子關係。

01 父母有多巨嬰,孩子就有多早熟

最近台灣女歌手張韶涵遭父親控訴「棄養」的新聞令很多人唏噓。

張韶涵的爸爸和舅舅找到台灣的媒體,公開指責張韶涵棄養父母,稱張韶涵曾承諾要付6萬台幣贍養費給父母,並各買一棟房,卻一直沒有兌現。

還到處賣慘,說張父晚景凄涼,3天只吃一條吐司,說張母遠赴越南,辛苦工作賺取1.2萬的微薄工資,舅舅更是大放厥詞,罵張韶涵「混蛋」,並威脅她要再次毀掉她的事業。

做父母可以孩子氣,但不要活得像孩子

做父母可以孩子氣,但不要活得像孩子

是的,這已經不是張韶涵父母第一次做這樣的事了。

2009年張韶涵的演藝事業正如日中天,上了春晚,傳了奧運火炬......下一個天后指日可待。

不幸的是因患上心臟病需要遠赴加拿大治療和休息,大病初癒後暴瘦、憔悴不堪,體重只剩36公斤。

而此時,趁張韶涵養病期間,張母不但沒去照顧她,反而聯合和自己剛離婚的張父,將上億財產轉移到自己名下。

據說,張韶涵養完病要結賬,才發現沒錢了,只能找朋友要。

在張韶涵身無分文之際,張母還強迫索取每月150萬台幣的贍養費,因為女兒付不出錢,她便主動向媒體曝光張韶涵病重時的素顏照,污衊女兒吸毒、酗酒、棄養父母。

面對輿論的非議,張韶涵只能強忍住眼淚,拿出自己的尿檢報告,證明自己沒有吸毒的清白。

做父母可以孩子氣,但不要活得像孩子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港灣,張韶涵的父母卻是泥潭,不把她推下水就決不罷休。

這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樣子特別像一個媽媽不給買玩具,不買糖果就嗷嗷大哭,撒潑打滾的孩子,說到底,張韶涵的父母在內心上還是一個任性,自我的熊孩子。

這部分父母心理不夠成熟,在責任感和責任承受能力上完全沒有到達為人父母需要的水準。

他們沒有能力或意願照顧孩子的需要,反而要從孩子那裡獲得照顧,所以張韶涵從小就要像大人一樣承擔起父母本該承擔的責任。

在別的孩子還在享受肆意美好的校園時光時,15歲的張韶涵就開始掙錢養家了,賣奶茶、賣牛肉麵、刷盤子、洗車......各種各樣的活她都干過。

因為家境不富裕,父親又有遺傳性心臟病無法工作,家中還有三個孩子需要撫養,所以張韶涵幾乎成了家裡的主要收入來源。

有網友說張韶涵很堅強,情商也很高,而這不就是一個從來就活得像大人,沒有在父母面前撒過嬌,從小就早熟懂事的孩子長大後的該有的樣子嗎?

做父母可以孩子氣,但不要活得像孩子

02 被迫長大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不肯長大的父母

有個發小H高考填志願時想學心理學,他媽媽不同意,非要他讀金融,因為覺得學金融以後能賺大錢,有面子,H不願意,他媽媽就端著農藥瓶威脅他說,「如果你不答應我,我就喝葯去死」。

還有個朋友的媽媽,因為想借錢去做什麼微商代理,朋友沒答應還勸她別搞這些騙人的東西,她媽媽就躺在床上生氣,不吃飯,鬧絕食,說女兒對自己不好,白養女兒了。

朋友做了雞湯端到床前,她媽媽也一把打翻,最後她買了個幾千塊的包包送給她媽媽,她的媽媽才高興起來。

無論是發小H還是我的這位朋友,他們和媽媽的之間的關係都是一種錯位的關係:


本該照顧孩子的父母成了無理取鬧,隨心所欲,愛發脾氣的「小孩」,而孩子卻成了照顧父母生活和情緒,滿足父母各種願望,不斷自我犧牲的「父母」。

錯位親子關係中的父母也許曾有一個極度缺愛的童年,他們的內心還是一個渴望愛的孩子,所以無法向孩子付出愛,只能向孩子索取愛,他們會要求子女照顧和滿足自己的需要,而本該被他們照顧的孩子,只能反過來去做他們的父母。

做父母可以孩子氣,但不要活得像孩子

03 錯位的親子關係讓父母和孩子兩敗俱傷

對孩子而言,因為早早就學會照顧自己和他人,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容易把自己放得很低,常常因照顧別人而忽視自己,委屈自己。

也因為內在卑微,會覺得自己不配得到愛,不值得別人對自己好,反而躲避那些正常美好的關係,建立被他人利用、欺騙和虐待的不健康的情愛關係。

而對於父母來說,因為內在小孩沒有被滿足,總是會因為一點不順心就肆無忌憚的釋放出自己的不滿,無法理性的管理自己的情緒,也很難掌控自己的人生,如果不作出改變,一輩子都無法擺脫這種無力感,永遠都不能得到成長。

一段正常的親子關係,應該是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大家各司其職。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能照顧孩子,孩子對父母形成依賴,視其為自己的安全基地,父母也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變得更有力量和責任感。

當孩子長大後,父母能適時退出,不干涉孩子的人生,並相信和支持孩子,孩子也在被信任的過程中變得更有勇氣和有愛。

最後直到父母漸漸衰老,孩子也真正意義上成為了父母的依靠。

這才是每一個家庭在時間面前呈現的自然狀態。

做父母可以孩子氣,但不要活得像孩子

——————

——————————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台,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

微信公眾號:shifenmama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分媽媽 的精彩文章:

聰明的父母,懂得給孩子下台階
你有什麼樣的格局,孩子就會有什麼樣的命!

TAG:十分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