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寫詩的不如我懂軍事,領兵的沒我詩歌寫得好

寫詩的不如我懂軍事,領兵的沒我詩歌寫得好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歌的名氣似乎大過了作者本人。甚至有人分不清到底這首詩歌是杜甫寫的,還是杜牧寫的。

杜牧,公元803年生於長安。

杜牧是真有才。

他詩、文、賦皆突出,與韓愈、柳宗元並稱「晚唐三大家」。杜牧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熏陶。他的爺爺是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所著《通典》是流傳後世的輝煌巨著。杜牧在詩中曾寫到「第中無一物,萬卷書滿堂」,爺爺留下的萬卷史書,成了杜牧成才的精神財富。

杜牧還是個軍事家。

在整個唐代,能稱得上是文學家,又是軍事家的,杜牧獨一無二。他所寫的幾部兵書頗受後世推崇,在晚唐中央政府與地方藩鎮的戰爭中,他多次貢獻用兵策略,幫助國家取得了重大軍事勝利。

說杜牧,不得不說揚州。

杜牧的一生與揚州有不解之緣。縱然李白寫過「煙花三月下揚州」,但杜牧更適合做揚州的名片。「二十四橋明月夜」「十年一覺揚州夢」……他的眾多揚州詩,讓這個城市在中國聲名遠播。

杜牧最後一次來揚州是在公元837年,杜牧本來在長安任監察御史,這一年秋天,在揚州做官的弟弟杜顗病重,杜牧請假去探望。根據當時的制度,官員請假超過100天,就要被停職。杜牧請假滿100天之後,弟弟的病情未見好轉,他只好在揚州住了下來。

杜牧生有宰相之才,卻生不逢時。他熟讀史書,精通兵法,可是皇帝昏庸無能,政局混亂腐敗,杜牧也無力回天。

杜牧晚年病重臨終前,將自己的大量詩稿付之一炬。

歷史上還有兩個人也在臨終前焚毀了自己的手稿,一個是卡夫卡,一個是愛因斯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5點02分 的精彩文章:

TAG:5點0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