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巨變!今年全球最大的危機來了

巨變!今年全球最大的危機來了

重要提示:防止封號失聯請長按上方二維碼加小編好友,各種猛料、內參消息不便發的朋友圈天天看!

一、大風暴,今年全球最大的危機來了

來源:黃生看金融

剛剛,義大利股市、債市全面下跌,銀行股崩盤,大跌超過4.2%,已經創下了13個月的新低。

同時義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24點,達到了2.70%,股市和債市同時下跌,搖搖欲墜。

義大利2年期國債收益率更是上漲了47點,創下了義大利債市六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今天義大利銀行股暴跌超過4.2%,在過去的一個月中已經暴跌了20%,整個義大利銀行板塊已經崩盤了。

義大利的危機,已經波及到了整個歐洲,導致歐元不斷下跌,導致歐元創下了近七個月的新低。

國際著名評級機構穆迪已經將義大利的評級降至觀察名單,並警告義大利,不排除將義大利的評級降至垃圾級。

因為義大利的公共債務已經達到了2.3萬億歐元,占義大利GDP的比為130%,這已經遠遠超過了警戒水平。

在穆迪下調義大利的信用評級後,義大利的股市、債市在市場上引發了被拋售的狂潮。

導致義大利發生危機的導火索是,自從義大利3月份大選以來,義大利至今都沒有組成一個政府。

一個國家一天沒有政府也許沒關係,但是現在已經幾個月處於無政府狀態,義大利已經天下大亂。

關鍵的原因在於,在3月份的大選中,主張脫離歐盟和歐元的義大利民粹主義政黨五星運動黨成為了議會第一大黨。

但是有一個問題,因為他們的得票沒有過半,因此無法組建政府,需要和別的政黨聯合。

於是,各種談判、博弈和妥協,義大利政府就一再難產,古代是國不可一日無君,現在也是國不可一日無政府,否則就會陷入混亂。

現在的義大利政局如此混亂,實際上就是脫歐派與留歐派的激烈鬥爭,兩者目前似乎脫歐派佔了上風,但是又沒有單獨組建政府的資格。

而留歐派過去一直在義大利政府中佔據主導地位,目前民粹黨上台,自然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權利,於是千方百計進行阻擾。

但不管如何,脫歐派和留歐派對整個歐盟和歐元都形成了巨大的打擊,歐盟和歐元的解體,真的很可能發生,如果沒有處理好義大利政局的話。

留歐派說,留在歐盟可以,但是需要歐盟對義大利加大援助,免除義大利的一些債務。

或者對義大利進行積極的財政援助,或者歐洲央行給義大利銀行業特殊待遇,歐洲央行購買義大利銀行的不良資產。

要知道,整個義大利銀行業的不良率非常高,不良貸款超過5000億歐元,如果歐盟大規模救助義大利,必然會導致歐元的貶值。

更重要的是,會導致歐盟其它成員國的反對,尤其是德國,這個相當自私的國家。

歐盟希望義大利能夠緊縮財政,也就是過苦日子,減少財政支出,但是義大利的民眾可不願意。

義大利的政客也不願意,因為誰同意緊縮財政,削減福利,誰就會失去選票,這又是政客們不願意的事情。

但是歐盟又希望義大利留在歐盟之內,因為義大利是歐盟第三大經濟體,如果義大利也退出歐盟,那是繼英國之後,又一大國退出歐盟。

如果這件事情發生,那麼歐盟事實上就解體了,歐元也就會大貶值,歐洲政客幾百年來統一歐洲的夢想也就破滅了。

義大利留歐派抓住歐盟這個弱點,就向歐盟提出條件,留在歐盟可以,但是歐盟必須答應加大對義大利的救助。

而五星運動黨等脫歐派則更加直接,主張退出歐盟,發行義大利自己的貨幣,認為義大利加入歐元,就是一個天大的錯誤。

如果五星運動黨上台並組建政府,那麼對於歐盟來說,無異於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因為在他們的主導下,脫歐勢必如火如荼,歐元必然崩盤,這是所有人都擔心的事情。

可是脫歐派也有自己的理由,現在歐盟對義大利不擴大救助規模,義大利自己又沒有印鈔權,義大利就根本無法度過危機。

因此,義大利必須要擁有自己的印鈔權,那麼就必須退出歐元區,也就是退出歐盟。

如果義大利脫歐,意味著歐盟和歐元的解體,其它國家會紛紛仿效,這樣一來歐元會跌到什麼地方?絕對是無底洞。

當時,英國公投脫歐結果一出來,英鎊和歐元都跌停,引發了整個金融市場的大動蕩。

現在義大利如果脫歐,一定會有更多的國家紛紛仿效,都不願意引火上身,現在歐盟真的處於最大的危機之中。

歐盟的領導國家,一個是德國,另一個是法國,但是今年不斷受到特朗普的美國政府打壓,在國際上的地位正在不斷的下滑。

德國、法國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承擔起領導歐盟的責任,也沒有能力應對來自美國的挑戰。

而歐盟內部,又面臨一波又一波的脫歐浪潮,而特朗普竟然公開表示支持英國脫歐,這讓德國、法國無可奈何。

如果義大利脫歐,從而引發整個歐盟的解體和歐元的大危機,這將是今年全世界最大的危機。

今年的敘利亞戰爭也好,還是特朗普的貿易戰也好,都無法和義大利脫歐這樣的巨大風險相提並論。

今年是2018年,又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流年不利,似乎每次遇到8,全世界金融市場都會發生危機。

1988年是股災爆發,1998年是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是美國次貸危機,每一次都是席捲全球,非常慘烈。

而2018年,全球金融市場在美國連續加息、縮表的情況下,歐洲很可能會迎來一次巨大的危機,這就是義大利政局的重大震蕩,如果義大利脫歐,一定會引發金融海嘯。

未雨綢繆,做好一切最壞的打算,不管如何,平穩度過今年的金融市場就是最好的,祝福我們每一個人好運!

作者:原上草來源:牛爺財經

當前,我們正經歷一場金融領域的巨變!這場金融巨變,當然不只是因為監管嚴格抓了幾個金融大佬,還在於整個金融結構、金融市場、金融理念都在發生巨變。

影子銀行正在出清、經濟數據表面向好,並不能掩蓋某些領域的重新洗牌和極度低迷,經濟轉型和外部環境的不確定,貿易保護主義的加劇,加上美聯儲加息影響,整個宏觀環境並不樂觀,債券市場的頻頻違約,恐怕不只是幾隻黑烏鴉叫喊幾聲,而是一頭大犀牛正向我們疾步走來。

從神霧環保、富貴鳥、凱迪生態、中安消,到億陽集團、上海華信……今年爆出信用違約的公司接連不斷。其中,前四家都是上市公司。

據中金公司統計,年初至今共有16 只債券首次出現實質性違約,涉及債券面額144 億元。雖然目前債務違約的數量和金額不及2016 年4 月的「違約潮」,但較去年同期明顯加快。

就在債券市場頻頻違約的同時,另外一個事件也成為關注焦點,那就是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在調控中不斷上漲,一些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因為限價限購嚴格,價格保持了穩定,但是購房需求似乎很火爆,導致一些地方個別樓盤出現萬人搖號搶奪幾百套房子的景觀。

貌似樓市的風光背後,其實隱藏著深深的隱憂,那就是很多開發商其實早已經扛不住了。借債經營,早晚要還的。在企業債頻頻違約的當下,一些地產債也遭遇了拋售狂潮,開發商正奔跑在違約的路上。

5月21日,被譽為「城市園林綠化行業龍頭」的東方園林向社會公開發債10億元,但結果只募集到了區區5000萬,僅占募資額的5%。

就在此事發生的前不久,龍湖和泛海的地產債同時出現了機構交易者們的集中拋售,短時間內快速下跌。與此同時龍湖和泛海股價也緊跟全面下跌。

再後來又發生上交所對華夏幸福的債務風險18問;天津龍頭房企天房集團近1800億違約風險預警。若不是中信信託給予的315億元緊急授信,恐怕天津龍頭房企天房集團,這次大概率就是今年地產債務違約炸響的第一雷。

還記得2016年的時候嗎?天天爆出地王,那時候,地產開發商多風光啊,全社會都要過冬了,唯獨開發商錢多得沒地方投,拚命在買地。兩年之後回頭看,那時的地王,不小心站在山崗上。兩年後,當時拍的地,現在應該要拿出來開盤了,不小心遇到了政府限價和限購,很多樓盤的地板價,比開盤價高不了多少。有些開發商想捂盤惜售,等著政策稍微寬鬆,沒想到政策並沒有放鬆的跡象,反倒越來越緊了,還遭遇整個宏觀環境的收縮。

借的錢是要還的,資金是有成本的,再強大的開發商,沒有人接盤,開發商為什麼就不能虧本呢?

不得已,很多捂盤惜售的開發商終於忍不住了,冒著比周邊二手房價格低很多的風險,還是開盤了。為了能獲得稍微高一點的批准價格,搞起了精裝修的花樣。什麼地暖、中央空調、新風系統、進口材料、地下熱氣、隔音玻璃……什麼高科技都拿出來忽悠,目的就是為了彌補一下即將虧本的建設成本。

很長時間,房地產進入博傻階段,看看誰更傻接最後一棒!這些人總以為國人有買漲不買跌,可是抄到最後發現剛需和接盤俠越來越少了!結果只能抄房抄成房東!一些開發商剛開始也誤判形勢,認為國家會慢慢放開限制的,沒想到越捂盤惜售,結果虧得越慘。

有一家做水電的央企,在上海拿了一塊地,2016年的時候,還沒有開始限價,本來可以賣7萬一平米,後來2017年限價了,要去報批,只能賣6.5萬一平米,但是這開發商還是不想賣,認為過不了多久限價政策會放鬆的,到時再漲價,沒想到今年政策不僅沒有放鬆,還加嚴了,結果去報批,只能賣6萬一平米。現在不得不虧損開盤,因為是央企,需要有人為此負責,據說正在向總部打虧損報告。

可見,開發商隨心所欲定價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房住不炒」的決心,並不是鬧著玩的,在黨政一把手對房價負責的大背景下,至少在一線和二線城市,目前還看不到放鬆的可能。

當然,限價只是一個方面,房價脫離居民的購買力太遠,市場需要調整,這是更大的決定力量。去年中國居民第一次出現了儲蓄增長率為負,這意味著中國居民很快就會成為一個赤字部門。M2增長掉下來了,居民儲蓄存款掉下來了,企業的定期存款掉下來了,後果會很嚴重……

當然,我說這些,並不是說房價會大跌,回歸理性,房價跟居民實際收入相匹配。在目前狀況下,其實,維持目前的盤整,實現軟著陸,也是一種很好的辦法。目前房價上漲,只有慢慢低於居民收入增長,才能持續健康發展。

可是,16年來,北上廣深的房價漲了20倍,但全國的GDP上漲了只有不到7倍。目前中國的樓市總市值已經超過了430萬億,是GDP的5倍(超過全球平均值的一倍),有人計算,賣掉北上廣深四大城市,差不多能買下美國。

430萬億的總市值,只要5%的拋售立場,那就是21.5萬億的資金流出,那些手中有很多房子的炒房客,你認為你這些紙面財富可以兌現嗎?兌現的無外乎是一些租金罷了。一旦有炒房人和早期的投資客套現離場,那麼整個房地產立馬就會崩潰!

面對這樣的金融風險,你覺得國家會採取什麼措施?所以,任何炒房客一定要判斷,你是否能成為那5%套現離場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講壇 的精彩文章:

看不懂的油價:原油從147降到 76美元,國內油價從6.3漲到7.4

TAG:大講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