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詠志,古代兒童遊戲指南
玩
現在的孩子太會玩了,但玩來玩去也不過那麼幾樣電子產品。我一個表弟,很小的時候,就有這方面的天賦,手機上的遊戲,他從入門到精通只要三分鐘。而這個時間是我從入門到放棄所用。我小時候,還沒有那麼多花樣,沒有智能手機,看電視是最大的消遣。那時候父母不讓多看,但是電視看久了就會發熱。為了不讓家長發現,只能看一陣兒關掉然後在一旁給電視機吹電扇降溫。電視之餘也有跑到外面瞎玩,算是開心自在,畢竟廣闊天地,大有可玩。不過後來我也常有一個問題縈繞腦中——古時候連電都沒有,更別提電視電腦手機,那時的小孩子玩些什麼做消遣。今天恰逢六一國際兒童節,正好藉此機會來簡單聊一聊古代兒童的小遊戲及具體操作。
古代的兒童怎麼玩
▼
斗 草
金廷標《群嬰鬥草圖》,故宮博物院藏
故宮博物院里有一幅宮廷畫家金廷標所繪的《群嬰鬥草圖》,乍一看,還以為一群小崽子在野外亂采野花。實際上這幅畫涉及到一個如今已經不太玩兒的習俗——鬥草。
中國幾千年來一直處於農耕社會,土地里的東西對生存至關重要,了解野外植物知識是當時的基本技能。想當初,華夏祖先神農氏為了把能吃的好吃的植物篩選出來,不惜以身犯險,親嘗百草,他留下的大眾點評自然被後世口口相傳。鬥草雖然是一種遊戲,如果知道玩法,你就曉得原來它還蘊含著早期兒童教育的影子,所謂寓教於樂。宗懍《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四民並蹋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
「鬥草」有兩種玩法,一種是「文斗」,比的就是資料庫,誰認識的花草多誰就贏。上圖中有仨小孩蹲在一起,地上有一堆花草,大概就是在玩文斗。
還有一種就是武鬥。采一些有「草頭」的草或花打成結,雙方互套,然後再拉,誰的花草斷了,誰就輸了。這種太簡單粗暴。
至於怎麼打結,咱們來看看這個小局部。就是互相套住,然後進行拉鋸戰。
《群嬰鬥草圖》局部
鬥草這種遊戲不限於小孩子玩,女孩子似乎不限年齡,可能與從事桑蠶之事有關吧。
宋人晏殊有詞《破陣子·春景》: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遼寧博物館藏明人陳洪綬一幅《鬥草圖》,就畫了五名仕女在野外鬥草,很明顯,這個是文斗。
陳洪綬《鬥草圖》,遼寧博物館藏
陳洪綬《鬥草圖》,局部
陳洪綬《鬥草圖》,局部
陳洪綬《鬥草圖》,局部
雖然,鬥草是一種親近大自然的遊戲。但是各位不要以為宅居深宮大院的貴族就不玩。唐人劉禹錫《劉賓客嘉話錄》記載:「中宗朝,樂安公主五日鬥草,欲廣其物色,令馳騎取之。」樂安公主為了玩這個遊戲,自己不動手,專門派人到野外去找。是的,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仇英《漢宮春曉圖》,宮人正在鬥草,台北故宮藏
放 炮
汪中,得趣在人冊頁
汪中,得趣在人冊頁
明人汪中應同社好友賚良之請,作了一套《得趣在人》冊頁。其中就有一幅童戲圖,嚴冬之際,一群孩童在庭院之內玩鬧新春。敲鑼打鼓,鳴放爆竹。
還是《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可見,當時「爆竹」是為了避瘟驅邪。
不過,這裡記載的「爆竹」,跟我們熟知的「爆竹」是有區別的。宋人范成大還在《爆竹行》詩中寫到當時怎麼玩這玩意兒:
歲朝爆竹傳自昔,吳儂政用前五日。
食殘豆粥掃罷塵,截筒五尺煨以薪;
節間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將仍疾走;
兒童卻立避其鋒,當階擊地雷霆吼。
一整套純手工操作,首先將竹節放在火中加熱,到一定程度後,來一個大漢趕緊取出,把它砸得震天響。——以前的鬼魅可真好糊弄,這樣就被嚇跑了。
不過到了明代,爆竹已經實現半自動化,點燃引信,讓它自己炸,相當於現代意義上的煙花爆竹。《金瓶梅》里,元宵佳節,來昭的兒子小鐵棍兒向陳經濟要炮仗放,陳經濟「與了他兩個元宵炮」。
推 棗 磨
雖然嬰戲題材的作品出現較早,但到了宋代,嬰戲圖的創作開始呈井噴狀態。宋人對造人這事兒應該是樂此不疲。北宋徽宗據說就有幾十個孩子,可謂上行下效。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宋人蘇漢臣《秋庭嬰戲圖》,應該是北宋畫院時期作品。
圖中主要情景就是畫稚童二人,一衣白,一著紅,正頭挨頭,彎身倚在描畫的圓形漆櫈上推棗磨為戲。
蘇漢臣,《秋庭嬰戲圖》,台北故宮藏
蘇漢臣,《秋庭嬰戲圖》,局部
「推棗磨」是古代兒童秋天棗熟後普遍玩的遊戲。清代孫廣陶在其《岳雪樓書畫錄》卷一中載:「南宋蘇漢臣二童賽棗圖軸。」
孫氏此記述中有一條線索,就是一個賽字,應是指此遊戲的比賽性質。即輪流撥棗,看誰轉的圈數較多為勝。
蘇漢臣,《秋庭嬰戲圖》,局部
找到一個推棗磨的小視頻,做了一個動圖示意。看這構造,就知道這玩具玩起來很費心力,稍有不慎就得拍桌子,怪不得圖中兩位孩子沉迷遊戲不能自拔,不敢有一絲鬆懈。
▼
GIF
▼這幅畫中的玩具除了棗磨還有不少,在旁邊的凳子上散亂地擺放著
八寶紋人馬轉
紅色佛塔
八寶紋紙格
小陀螺和玳瑁盤
棋 盒
地上還散落著一對小鐃鈸
鑒於《秋庭嬰戲圖》很可能描繪的就是北宋晚期宮廷中嬰孩嬉戲的場景,我又有一種被有錢人暴擊的感覺。
鵓角兒髮型
發了這幾張嬰戲圖,相信各位也注意到一個細節,那就是古代的小男孩貌似還沒來得及油膩就禿了。這個其實是古時候的一種流行髮型。叫鵓角兒,也稱「博焦」。「剃削童發,必留大錢許於頂左, 名『偏頂』, 或留之頂前, 或曰「鵓角」」。鵓角兒屬古代男孩髮型,剃掉部分頭髮,留少許,宋代留中間一綹,明代後出現三綹。
曾經滄海難為水,雖然,古代有那麼些既豐富多彩,又具可操作性的遊戲,但我還是覺得手機好玩……
TAG:敦堂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