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機箱,變身!(上)

機箱,變身!(上)

數十年前,人們起初是住在機箱里…哦不對,房子里的。比如我們熟知的1946年的ENIAC,數以萬計的電子管、晶體二極體、電阻器、電容器、繼電器等等硬體體積龐大,只有一棟房子才放得下這麼個巨無霸,所以房子成為了「機箱」。

當然,這更接近於超算的定位,包括今天的超算也是這種巨大規模。真正意義上的PC還是從少後才開始的,因為主板結構在變,為了能裝下主板,機箱要跟著一起變,比如1983年誕生的早期XT結構,

那時候機箱還是橫過來放的,裡頭的主板也是差不多大小、橫著放置。機箱上頭放個顯示器,1984年以後的的AT機箱也是如此,次年為了適配新出的Baby-AT規格又出現過一些專用的機箱。這些老電腦咱們可能小時候接觸過,因為他們即可橫過來放、也可以豎著,所以統稱為可立可卧式機箱,是當年的主流。

這種機箱的方便之處就在於,軟碟機、光碟機什麼的都是橫著的,坐在位子上就能把放邊上的軟盤、光碟插進去換用;並且因為機箱放在顯示器下面,所以還不怎麼占空間,而立式機箱需要佔用一定獨立的空間。

2002年的時候蘋果把這種結構形式發揮到了極致,他們推出了一體機——iMacG4:

底部的機箱做成了一個半圓形,硬體都被設計在裡面,屁股後面有各種介面,主板也被設計成了圓形,而機箱本身成為了顯示器底座,通過上面延伸出的機械臂支撐顯示器。這設計在當時挺驚人的。

後來的許多一體機直接把主板、顯卡、什麼的都搬進了顯示器背部,直接「把顯示器當機箱用了」。雖說有效縮小了體積,但因為當年硬體工藝較老,許多Win平台的一體機為了散熱、不得不對性能進行縮水,所以當年的一體機往往就給人一種性能低下、性價比低的感覺。當然,現在的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哈。

早期的ATX機箱電源是上置的,可以很好地組成整體風道,還能避免吸灰;不過上置電源一直吸機箱內的熱氣,影響壽命,而且重心不穩、容易搖晃,漸漸也被淘汰了。

2003年的時候,Intel提出了38°C機箱概念,指的是CPU散熱器上方2厘米處溫度不得超過38°C,這個要求非常苛刻,各大機箱廠商都開始瘋狂追求極致散熱,其最大的辨識點就在於機箱側板上多了一個風扇口,

咱們之前那期《十年前最強遊戲電腦!》中的XCLIO A380機箱也採用了這種暴力散熱的設計。

老張沒記錯的話大概是2010年前後吧,突然都開始流行「走背線」了,同時下置電源設計也成了主流,好看是好看了,不過缺點是容易吸灰,但是機箱廠商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防塵網的設計也是愈發精進。

隨著DIY現象萌芽,玩家們會在機箱里插上各種硬體,比如「四路E7裝上去、八路泰坦抱回家、4K大屏幕組三個,萬元水冷溫度壓,固態RAID要堆滿,1T2T使勁加,RGB光不可少,手辦更要往上搭」,

(圖片來自網路)

要承受這麼沉重的壓力,機箱設計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所以各種機箱群魔亂舞是最近這幾年的事情了,五花八門的什麼機箱都有,便宜的幾十塊錢,貴的上千甚至近萬。

你說一個鋁皮殼子加點塑料管子為啥就這麼貴呢?

摸了摸口袋,老張覺得咱們還是下回再聊吧~

喜歡我們的推送別忘了點一個頂

向親朋好友推薦一下我們的文章

或者讚賞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灣 的精彩文章:

AMD心頭一暖:NVIDIA遭反壟斷調查
用不完的SLC緩存?威剛XPG S11性能測試

TAG:極客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