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快住手!這樣搶救溺水者只會害死他

快住手!這樣搶救溺水者只會害死他

科技日報記者 李穎

近日,一個因搶救而倒背溺水者的視頻在朋友圈中熱傳。

起因是廣東開平,某水上樂園一8歲男童不慎溺水。一工作人員對溺水小孩實施「倒掛」急救,雖然醫護人員緊急趕到了現場救治,後又送醫院搶救。但可惜,孩子最終還是因搶救無效死亡了。

「這種『倒掛』排水急救方法是錯誤的!」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白金十分鐘」急救理念倡導者何忠傑教授斬釘截鐵地說,溺水施救時,要判斷溺水後出現的具體情況再選擇搶救方法。最常見的錯誤就「倒水」!只有「心肺復甦」,才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何忠傑表示,控水法源於人們早期對溺水急救的探索過程。隨著現代心肺復甦的人工呼吸、胸外按壓、電除顫三大技術的建立,控水法早已被摒棄。

實際上,年年都有學術機構和科普達人,對這種「倒掛」急救的有效性進行闢謠,但很多人依然非常相信。

溺水後第一件事不是控水!

夏天是溺亡事故的高發期!有數據顯示,全球每年37.2萬人死於溺水,每小時就有40多人溺水身亡!而在溺水人群中,以小孩和年輕人為主;溺水已成兒童和年輕人死亡十大殺手之一。

溺水後需要控水嗎?回答是否定的。那是因為,溺水時大部分水是喝進了胃裡,對生命沒有即刻的危險,只有一定量的水進入氣管里才會對生命構成威脅,而溺水時,氣管和肺內並沒有我們想像的有很多水,而是反射性的聲門關閉。

「倒掛」控水或許是希望通過倒掛的姿勢將進入胃部及肺部的水控出,但實際上「控水」在溺水急救中不僅沒有任何幫助,有時還會拖延救治,操作不當還會加重誤吸,增加死亡機率!

在何忠傑看來,將溺水者救上岸後,首先要確定他是處於什麼狀態,然後,根據溺水者的身體狀況選擇急救措施才是關鍵。

如果溺水者是清醒的,有或無咳嗽,不伴有呼吸困難癥狀的,這時候只要安慰他、鼓勵他咳嗽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120並等待醫護人員到達就可以了。

假如溺水者神志不清,但是仍然有脈搏和呼吸,就要先清理他口鼻的異物,保證呼吸道通暢,可以平卧於穩定的側卧位。這時候要密切觀察溺水者的呼吸和脈搏狀況,直到急救車到達。

一旦發現溺水者救上來後,已經完全沒有了呼吸和脈搏,就需要立刻開始進行心肺復甦了。

「病人需要搶救時,特別是需要心肺復甦時,必須是現場緊急搶救,如果等著120,是不會成功的。同樣,120到來之後不在現場搶救而是拉去醫院救治,也是收效甚微的。」何忠傑強調,這就是白金十分鐘里分秒必爭的流程,無論在任何一個空間,都要不間斷地進行搶救,而影響搶救的轉運不是好的選擇。

「現場是心肺復甦成功率最高的時效空間,儘管現場搶救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但選擇這種策略是明智的選擇。」何忠傑對記者說,這是我們要講給全體大眾,讓所有人知道的共識。

孩子溺水時,是不會大聲呼救的

說到溺水,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溺水者拚命的大聲呼救?!是的,在影視劇里溺水後大聲呼救的橋段屢見不鮮。然而,你錯了!

真實的溺水者並沒有你在電視上看到的誇張的掙扎和大喊大叫,也不是平躺著浮在水面上,很多時候都是安靜的站在水裡或浮在水面死去的。

浙江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外科主任醫師王欣解釋說:「一般情況下,人溺水時會緊張,肌肉變得僵硬,喊不出來,根本無法掙扎和呼救。」也就是說,人在溺水時,大腦處於半昏迷狀態,所以,溺水者一般都很安靜。

「其實大多數孩子溺水的時候不可能大聲喊叫,因為水會從嘴往肚子里灌,人體本能的就會閉上嘴。但是,閉住嘴後水還會往鼻孔里鑽,如果沒人及時發現,孩子只能靜靜地等死,這是非常痛苦的!」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專業的救生員說起他看到的溺水悲劇時,不勝唏噓。

曾經在游泳池淺水區見到一個小女孩兒,頭在水裡向下,腿縮著浮在水中、雙手向一個方向撥水、身體在水中轉圈,她的父親就在泳池邊跟人聊天,大家都以為那個小女孩兒在水中嬉戲,沒有在意,等救生員發現不對,小女孩兒整個的臉都已經紫了……

溺水是1—12歲兒童意外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僅次於車禍。根據國外一調查機構研究得出的結果顯示,90%的孩童發生溺水事故時,均有成人或青少年在旁邊看護。

想要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

父母一定要留心以下幾點:

1、小孩天性喜歡嬉鬧,尤其是在玩水的時候會發出很多聲音,當發現孩子突然安靜下來時,一定要去看看。因為,孩子溺水時嘴巴肯定先沒入水中再浮出水面的,這時孩子已經無法呼吸了,不能呼吸,又怎麼能大聲呼救呢?

2、現實中,你永遠不會看到落水兒童高舉雙臂呼救的場景,那是因為孩子溺水時已不能揮手求救。只有有過溺水經歷的人才知道,溺水時人的本能是張開雙臂,盡量避免下沉,好讓嘴巴浮出水面,尤其是天真的孩子。

3、溺水的孩子在水中是直立的,他們不會有影視劇中的踢腿蹬腳等動作。要知道,直立的姿勢孩子只能掙扎20-30秒,之後就會沉下去。所以,記住,家長最多只有30秒的施救時間。

4、兒童溺水最重要的跡象就是看起來不像溺水!他們很可能看起來只是抬頭在仰望遠處的風景,但眼睛裡已經不再是清澈的童真,而是無光的獃滯,渙散,甚至閉上眼睛,只要家長稍加留意,一定能發現不同。

再次提醒父母,孩子溺水時,我們最多只有30秒的時間搶救,因此,一旦發現泳池裡有孩子出現上述之一的癥狀時,不管是不是你的孩子,都請多嘴問一句孩子,哪怕大人搞錯了鬧烏龍,也不要讓孩子有可能陷於危險之中。

學會這招,可挽救生命

「發生溺水後的搶救,首選的方法當然就是心肺復甦術。」何忠傑再三強調。

溺水者的心臟驟停是缺氧窒息導致的,是一種窒息性心臟驟停,這個時候首要是給溺水者做人工呼吸,然後才開始胸外按壓,步驟上跟普通的心肺復甦稍有不同,但,這只是技巧問題。

「對於一個呼吸、心跳驟停的患者來說,能夠及時地接受心肺復甦,無疑是挽救生命的法寶。」何忠傑表示,要想做好心肺復甦,一定要平時學習訓練,並記住溺水時ABC的順序口訣。

把通氣放在第一位,因為溺水時是由於通氣障礙導致的心跳停止,所以可以先進行人工通氣。如果選擇了「CAB」的順序,也不是原則錯誤,儘早開始動手搶救就是最好的原則,現場的猶豫才是原則錯誤。

「A」是打開氣道,使傷病員平躺在硬板或地面上,清除口腔內分泌物及嘔吐物、假牙等。用壓額提頜法打開氣道,不懂的朋友平時要學習。

「B」是人工呼吸,捏緊鼻孔,用口唇包住患者口唇,平穩向內吹氣2次,每次時間不少於1秒。每次吹氣後,口唇離開,鬆開手指。

「C」是胸肺按壓,一手掌根放在胸骨與乳頭連線中點,手臂伸直,雙手交叉,手指互扣,用掌根按壓,按壓的幅度約為5-6厘米,按壓和放鬆的時間大致相等,按壓頻率為100-120次/分。「急救的時候要盡量減少按壓的中斷,保持連續性。」

由於溺水的根本機制是缺氧,最新的關於溺水的循證醫學推薦是先進行5次人工呼吸,再進行胸外按壓30次,隨後2次人工呼吸,30次胸外按壓,隨後重複2:30循環,直到醫護人員到來。這時,不但首先給予人工呼吸,而且將最初的2次人工呼吸增加到5次人工呼吸,目的也是為了在第一時間提供給患者充足的氧合。

「很多急救的方法絕不是危險到來時僅有熱情就做得對的,平時就要學習和訓練,只有平時有了積累,才能在危急時刻施以援手。」何忠傑透露,「白金十分鐘全國自救互救志願服務聯盟」在每月的第四個周六下午,會在十多個城市舉辦急救科普活動,希望廣大市民都學習一些急救科普知識,爭取用最有效的方法去幫助他人。

最後,何忠傑還強調:對於溺水意外傷害事件的救助,最重要的就是預防。這一點對於兒童、青少年來說尤為重要,這需要監護人的用心和上心。在外出遊玩時尤要注意人身安全防護,以不發生溺水意外安全事件為好。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劉義陽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準確把握科學精神的深刻內涵
中國決不做國際「學霸」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