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Gartner評雲計算:擔擾阿里巴巴只在中國最強

Gartner評雲計算:擔擾阿里巴巴只在中國最強

Gartner 2018年雲計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魔力象限中,AWS和微軟依然還是領導者,但同時該分析公司也發現如今客戶的需求不僅僅是對伺服器和存儲設備的租用,因此相較於去年,新的魔力象限報告中去除了一半以上的供應商。

Gartner在報告中寫到,「如今客戶對雲IaaS供應商持有很高的期望,他們需要市場領先的技術能力,具有深度和廣度的功能,以及高可用性、性能和安全性。他們不僅需要『硬體』類的基礎架構功能,還需要管理特性、開發者服務和雲軟體基礎架構服務,這其中包括完全集成的PaaS功能」。

基於上述原因,Gartner今年的魔力象限中去除了八家供應商,他們分別是Virtustream、CenturyLink、Joyent、Rackspace、Interoute、Fujitsu、Skytap和NTT。

而對於剩餘的6家,我們不妨就從其中的處於領導者的三家供應商談起:

領導者AWS與微軟Azure

Gartner表示,AWS是最成熟的雲,並被客戶認為是一個安全的默認選擇,不過Gartner也標註到,「客戶應該注意到,雖然上手容易,但在優化使用中(特別是在追尋服務創新、最佳實踐並、管理成本時),包括AWS合作夥伴在內的高度敏捷的專業IT組織可能存在著較大的挑戰。一些全新但經驗不足的MSP被添加到了AWS的Audited MSP 夥伴計劃當中,MSP質量保證受到挑戰」。

微軟Azure也存在著類似的問題,Gartner認為,「微軟的銷售、解決方案架構師和專業服務團隊對Azure在技術沒有足夠的理解」。

同時Gartner還補充道,「技術支持人員也可能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雖然像FastTrack這樣的項目可以為Azure工程提供不錯的入門支持,但客戶應該使用MSP來保證實施過程的成功。而且微軟才剛開始對MSP進行認證,那些經驗豐富的MSP和專家將會在3Q18的合作夥伴目錄中得到確認」。

此外,Gartner對Azure還評價到,「通過簡單的項目進行優化,可以為新手提供易用性」,這當然很棒,不過,Gartner也指出,「它的代價是有時使複雜配置變得困難,令人沮喪」。

然而,總的來說,Azure被評為一個不錯的選擇,對於那些已得到微軟承諾的公司更是如此。

Google是一匹黑馬嗎?

Gartner認為,儘管Google服務還沒有競爭對手那麼廣泛,但它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Google 的Customer Reliability Engineering項目起到了積極地作用,因為這個項目可以向客戶提供如何進行IT運營的建議。但目前這個服務只提供給給少數客戶,而且只通過Rackspace和Pivotal來交付。

另一方面,Gartner發現雖然Google將自身定位為最具成本效益的雲服務提供商,但「它最大的協商折扣通常只限於一年的合同當中」。

對於Google潛在的雲客戶,Gartner也發出了警告:一些Google現有客戶「有時會遇到ISV或支持性挑戰」,比如「Oracle通常不會在Google Compute Engine 上進行許可授權或軟體支持」。

Oracle與高壓銷售策略

說到Oracle,它被認為是公司應用程序用戶的一個最好選擇,「對於它在市場的遲到具有一個實質性地認識,它有一個合理的工程路線圖,重點是構建針對目標用例所必需的功能」。

Gartner還指出,Oracle「在其預測工程進度方面一直相對可靠」。但Gartner也認為,Oracle第二代的雲「仍然只是一個最基本的可行產品」,對於廣泛的通用雲IaaS用例來說,其可行性較低,而Oracle的渠道也剛剛起步。

同時,在市場中,對於Oracle也存在著這樣的認識:

「Oracle有時會使用高壓銷售策略來銷售其雲IaaS產品,包括軟體審核或威脅客戶如果選擇另一個雲提供商,就會大幅提高資料庫許可證的成本」。所以客戶應該謹慎選擇,評估在成熟階段採用Oracle Cloud的風險。

中國「獨苗」阿里巴巴

Gartner也在象限中調整了阿里巴巴的位置,主要原因是阿里巴巴在中國市場的業務能力強勢。

但是,並不是所有客戶都能在非中國地區獲得阿里巴巴全部的服務能力。Gartner認為阿里巴巴「需要構建傳統企業客戶所需的技術和市場能力,而非雲計算的工作負載,尤其是那些基於Windows的工作負載。」

Gartner提出的另一個擔憂就是「由於每個地區的可用功能不總是很清晰,國際客戶的可用性會有困惑。」

藍色巨人IBM

在Gartner報告中,IBM得到的評價最為不好,Gartner表示它「專註於幫助擁有重要IT遺產的客戶,尤其是大型機客戶,IBM正在幫助他們逐步利用雲服務」。

藍色巨人仍然在努力整合著它的雲服務,但取得的成功有限。

Gartner說道,「雖然整合依然推進,但IBM雲體驗依然不協調。SoftLayer基礎設施可以在16個國家進行使用,容器服務可在12個國家進行提供,但IBM Cloud(Bluemix)的其餘部分卻僅可以在四個國家與美國兩個城市中進行使用」。同時,IBM承諾的下一代基礎設施(NGI)杳無蹤跡。

同2017年一樣,Gartner對IBM的潛在客戶發出了警告:

「IBM目前無法提供全新帶有NGI元素測試版本或全面可用版本的上線日期。而且NGI的服務細節也尚未公布。如今的IBM在雲IaaS業務的發展歷程中不斷遇到各種工程挑戰,這些挑戰對其新產品的上線日期產生了不良影響」。

「因此,客戶必須要承擔這種不確定性路線圖的風險。這種不確定性還會影響客戶的合作夥伴,並影響到整個潛在的生態系統」。

來源:The Register

作者:Simon Sharwood

編譯與整理: 張飛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稱T客 的精彩文章:

自上而下or自下而上,什麼才是協同軟體的應用之道?
誰還有望成為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微軟!

TAG:人稱T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