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用戶申請售後了,太好了!
後台收到一條私信,如下
相信大部分公司都有類似的遭遇,
公司的售後部門是負能量聚集地;
這裡充斥著用戶的失望,憤怒,抱怨,
用戶往往是失望而來,失望透頂而歸。
而當你為售後問題焦頭爛額時,
有些人卻通過處理售後,
為品牌圈了無數鐵杆兒粉……
其實通過售後來圈粉,比其他渠道更有效。
因為用戶是帶著誠意來售後的。
什麼?都來售後了,還跟我講誠意?
大部分人只看到了用戶抱怨的表象,
卻沒看到背後用戶充滿誠意的真相:
是用戶先對你付出了信任
用戶花時間調查學習,確定要買某產品;
然後,貨比N家,最終才選擇相信你;
而你卻只想著千方百計套路用戶成交?
用戶來抱怨,說明對你還寄予希望。
哀莫大於心死,用戶還肯找你抱怨,
說明,用戶認為你沒到不可救藥的地步。
而你,是不是應該證明下自己,
順便為品牌圈一個鐵杆兒粉?
所以真相是--用戶只是看上去很生氣,
內心還是充滿誠意的想解決問題。
而且恰恰這種生氣的情緒,
是由黑轉粉的助推器,甚至會轉鐵杆兒粉。
心理學裡有個著名的--
《36個問題讓你愛上任何人》的實驗,
說的大概是自我暴露,會增加彼此親密感。
自我暴露的越多,層次越深,親密感越強。
而售後時,用戶多會較深層的自我暴露,
那我們正可抓住這個好機會,
大幅拉近與用戶間的心靈距離。
說起來好像很容易的樣子,
其實做起來也不難。
那麼,售後中怎麼才能頂住壓力,
實現由黑轉粉的逆襲呢?
我們先要把用戶的問題拆分為兩部分:
用戶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
用戶生氣的情緒
那麼要先處理哪一個呢?
你可能認為,肯定先解決實際問題,
問題解決了,氣自然就消了。
其實就是這種想法,害死人。
因為這個想法是基於一個假設的---
用戶心平氣和的解決問題。
但,事實呢?
看完這三個常識,你就明白了。
中國人是天底下最講道理的人。
中國人生氣起來,蠻不講理。
偏偏中國人非常喜歡生氣。
所以,不要跟一個生氣的用戶講理。
因為用戶生氣的時候,蠻不講理。
那麼處理售後的正確順序是:
處理用戶的情緒;
解決用戶的實際問題。
1. 處理用戶的情緒
大道至簡,簡單到只有6個字。
為突出重要性,強行加長到18個字。
複述對方的話。
複述對方的話。
複述對方的話。
一臉懵逼,對不對?
來個虛擬案例:
(用戶收到快遞爛了,來投訴)
用戶:衣服到的時候,包裝都爛了。
你:你是說衣服到的時候,包裝都爛了?
用戶:是的,而且,衣服差點漏出來了。
你:你是說衣服差點漏出來了?
用戶:是的。。
……………
在不斷的傾訴中,
用戶的負面情緒也隨著文字表達出來了,
同時,你的複述讓用戶感覺到被尊重;
因為只有你認真看了對方說的話,
才能夠複述的出來。
甚至用戶會意識到,衣服只是差點漏出來,
畢竟沒真正漏出來,衣服完好無損。
而且人家售後妹妹也是如此耐心。。
技巧只提供這一個,有沒有用自己去試,
測試沒用的話,盡可來找我。
ps:大家在傾聽的過程一定要--
忍住辯解,忍住解釋,複述即可。
(我知道這很難,但為了解決問題不是?)
2.解決用戶的實際問題。
在上面的傾訴與傾聽中,
用戶心情已經多雲轉晴了,
而且或許對售後妹妹產生了些許好感呢。
此時,按售後服務手冊來操作就可以了。
說到售後手冊,多講兩句,
售後的尺度要如何定呢?
大概有兩種方案:
精確核算成本,保證這筆交易不虧。
站在用戶角度,讓用戶覺得不虧。
[方案Ⅰ]只能由黑轉路,
[方案Ⅱ]卻能由黑轉粉。
[方案Ⅱ]會給到用戶足夠大的刺激,
大到足以讓用戶記住這個品牌,
必要的時候,毫不猶豫地推薦給朋友。
用戶會推薦一個出了問題的品牌給朋友?
是的,會。
因為當人們被一個更深層次的印象感動時,
會用這種感動的深層印象來解釋淺層印象。
比如上述虛擬案例中,
淺層印象是 寶貝出了問題,
深層印象是 賣家售後很好。
用戶可能會想,原來這個賣家這麼好啊,
之前寶貝出問題,肯定不是他的錯。
品牌形象立馬高大起來了,有木有?
用戶甚至會幫賣家隱瞞真相,打圓場。
比如我們偶爾會在淘寶看到這樣的評價:
『中間出了點小插曲,不過賣家完美解決,
態度超好!還猶豫的親們可以下單了。』
雖然用戶的 掩飾和推薦 都很笨拙,
但是,很真實。真實的東西才有人信。
額外送你一個250。
喬·吉拉德總結了一個「250定律」。
每一位顧客身後,大抵有250名親朋好友。
如果你贏得了一位顧客的好感,
就意味著贏得了250個人的好感;
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顧客,
也就意味著得罪了250個人。
還有一個方法,能治本,
只需在產品表述文案里稍加操作,
就能簡單粗暴的降低發生售後的概率,
我們以後在和文案相關的文章中提到。
寫在後面:
售後並不是無止境的退讓。
要知道中國人是得罪不起的,
更是無法被討好的!
所以,【售後要有度】
達不到度,用戶會覺得你沒誠意,
過了度,用戶會覺得你另有所圖。
TAG:右鍵營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