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部部看來皆是血,八年辛苦不尋常
2018年5月2日,小米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據香港信報消息稱,今年7月初就能正式掛牌。
值得注意的是,港交所在此前修改了IPO規則,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提交上市申請,因此,小米有望成為港交所第一支「同股不同權」股票。
八年的辛苦運營,終於換來了一個世俗的「成功」,即便雷軍也不免拿著港交所受理小米IPO的回執單開心得像個孩子。
邦哥覺得,是時候摘掉那頂扣在小米頭上多年的「屌絲」帽子了。
因為,如果你真正嘗試去理解小米所做的事情和取得的成績,就不難發現,無論上市與否,現在的小米早已經脫胎換骨,不復當初。
1
MIUI一戰成名
小米誕生於2010年4月。
當時正處於喬布斯時代末期,蘋果的主流機型是俏皮的iPhone 3GS。這一年,這位世人敬仰的偉大產品經理強忍病痛推出了iPhone 4 和 第一代的iPad,第二年便與世長辭。
Android則勢頭正盛,Google憑藉其開源和免費的策略,一路在智能手機市場攻城略地,這一年年末,僅正式推出兩年的Android操作系統在市場佔有率上便已超越稱霸逾十年的諾基亞Symbian系統,成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操作系統。
當時中國市場的最大玩家還是諾基亞和三星。HTC、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蘋果、LG等緊隨其後,聯想、OPPO、夏普、酷派、天語等仍處於第三梯隊。
除了諾基亞、蘋果、黑莓等品牌,其餘大多數品牌的產品均採用了Android作為其操作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Android的可定製性,絕大多數的廠商並不會直接將原生的Android系統裝在自家的手機上,而是各自會有不同程度的定製。比如將圖標、提示音、主題等重新設計,然後再和一些大廠談一些App預裝合作等等。
▲Android系統碎片化的問題直到今天也沒能完全解決
不僅如此,民間也有很多搞機高手,不滿於預裝的操作系統,以大廠的安裝包為模板,定製出自己的專屬系統。
然而,這種小作坊式百花齊放的結果就是:定製系統質量良莠不齊,用戶體驗普遍下降,更有好事者將木馬病毒植入系統竊取刷機人的隱私資料。
辭去金山CEO後沉寂兩年多的雷軍看到了機會,於是才有了後來的一切。
小米於2010年8月推出了MIUI V1版本,不同於個人以及三五條槍的小打小鬧,設計精良、研發實力雄厚的MIUI以燎原之勢迅速佔領了刷機市場。
這是小米在智能手機舞台的第一仗,不僅打贏了,而且還在論壇擁有了一批極具品牌粘性的忠實用戶,這些用戶不斷反饋BUG,提交適配某某機型的請願。
截至目前,MIUI已經適配了包括三星、摩托羅拉、LG、索愛、中興、OPPO等等品牌在內的300多個熱門機型。MIUI 如今依舊是小米的支柱產品之一,根據其招股書顯示,MIUI系統已經擁有1.9億月活躍用戶。
2
推出手機
小米成立的第二年(2011年8月),推出了小米手機1。
▲小米手機1
這款手機是當時中國最早的雙核1.5G智能手機之一,採用Qualcomm Snapdragon MSM8260雙核處理器,也是當時全球主頻最高的智能手機之一,售價卻只有1999元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在與小米1同等甚至略低配置的情況下,彼時的主流手機廠商諸如三星等,售價甚至在3000元以上。
一時間應者雲集,奈何備貨不足,小米不得不採取了分批預售的方法,這也為其後來的「飢餓營銷」之名埋下伏筆。2012年9月28日,雷軍宣布,小米手機1已經售出400萬部。
由於小米自始至終主打「性價比」策略,並且作為第一款試水產品,這款手機在做工、設計方面的確較價格高上一千元的主流旗艦產品存在差距。
因此,彼時的小米無疑要較三星等主流品牌低一個檔次,「屌絲手機」之名也就此種下。
這兩座大山,幾乎貫穿了小米的整個發展歷程。看似毫無破綻,然而細細深究,這背後所反映出的問題卻值得小米及後來者深思。
先說「飢餓營銷」,2017年12月4日,雷軍在烏鎮的互聯網大會上接受採訪時這樣回應「飢餓營銷」的質疑:
我覺得「飢餓營銷」是很多用戶對我們巨大的誤解。可能越了解手機工業,沒有人敢生產一大堆產品存在庫里說不賣的,那飢餓營銷背後的核心是什麼呢?是供貨能力不足。
邦哥認為,雷軍這裡只解釋了「飢餓營銷」的「飢餓」,卻忽略了「營銷」。
大眾之所以詬病小米的搶購模式,不是因為搶不到,而是在宣傳階段小米傳達給消費者的期待太高。吊足了大家胃口後,大部分人得到的卻是「本地無貨」的冰冷提示,失望情緒自然在所難免。
接著說「屌絲」的事情。
記得小米筆記本發布會上,雷軍將其正面無LOGO的設計作為一個亮點,並演示了一系列的漂亮的「改裝」方案。
你能想像蘋果MacBook正面不帶蘋果標嗎?連採用了無LOGO燈設計都為眾多粉絲所詬病。
縱觀主流筆記本廠商,幾乎沒有一家會因為這樣一項小眾的愛好,做出這樣的讓步。
但小米卻主動隱藏品牌,其背後的真正動機恐怕只有小米內部人士才知曉了。
3
突破創新
小米1推出一年後,小米推出了其第二款手機,又一年的2013年4月9日米粉節,小米推出了久負盛名的小米2S。
▲小米手機2S
小米2系列仍然延續了小米1的高性價比特點,不過在設計、做工上顯得更為成熟,一經推出便大受歡迎。2013年9月,雷軍宣布小米2系列(2/2A/2S)手機銷量突破1000萬台,前後僅不到1年時間。
可以說,是這款手機奠定了小米在手機行業的地位。雷軍也一定傾注了太多心血在這款手機上,以至於5年過去了,適配小米2/2S的MIUI一直沒有停止更新!
試問有哪家手機廠商能夠維護自己五年前的產品?!
小米2系列發布後,小米又於2013年發布了小米手機3,2014年發布了小米手機4。
▲小米手機3
▲小米手機4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兩款手機身上,小米已經開始探索屬於自己的設計語言,尤其是4,光憑外觀就讓人眼前一亮,從其官方的宣發語「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可以看出,小米手機4的亮相,是小米對同行秀出了肌肉。
邦哥認為,小米手機4的發布,是小米開始嘗試擺脫屌絲魔咒成功的第一步。
這裡還有一個小插曲,在2015年4月,雷軍在印度參加小米4i的發布會,憑一句「Are You OK?」成功出道,長期躋身B站鬼畜視頻前列,相信這一事件,為提高小米知名度做出了巨大貢獻。
2016年2月14日,小米發布了其第五款旗艦手機,小米5。
▲小米手機5
屏幕、攝像頭、CPU、內存、存儲都中規中矩,性價比一如既往地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國產手機品牌中,小米是第一家大規模使用陶瓷材料的作為機身材料的廠家,儘管彼時技術尚未完全成熟,成本高、良品率低。
後來的小米MIX 2更是成為 全面屏 + 陶瓷材質手機的代表,是整個行業的標杆。
還有一個值得說一說的小細節,就是小米5搭載了全功能NFC。這個功能讓很多小米用戶早在2016就開始刷手機乘坐地鐵公交。
較今年3月份才開通公交卡功能的iPhone,早了足足兩年。但這個功能在蘋果上一經推出便在朋友圈刷屏,很多朋友內牛滿面地表示終於可以不用帶公交卡了。
邦哥卻覺心有戚戚,時至今日,小米公交卡已經支持了北京、廣東、廣州、上海、深圳、武漢、重慶、蘇州、合肥、西安、吉林、廣西等地區的13種公交卡,可誰又知道呢?
2016年10月小米發布了小米MIX,就此拉開了全面屏時代。
▲小米MIX
隨後又接連在2017年9月發布了小米MIX2、在2018年3月發布了小米MIX2S。
▲小米MIX2S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MIX的出現,打破了其堅持多年的1999定價策略,一舉摘掉了「屌絲手機」的帽子。在隨後2017年發布的小米手機6上也證明了這一點,最低售價為2299元。
也許對於彼時的小米以及雷軍來說,摘不摘掉這個帽子已經不再重要,但邦哥還是為這家國產品牌感到由衷高興。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小米MIX帶來的全面屏概念,在它發布之後第二年,迎來了一波兒全面屏的爆發,各大主流廠商均有跟進,甚至還出現了全面屏的變種,劉海屏、美人尖 等等。
這時候,有輿論認為,引領全面屏的並非小米,而是夏普。
在MIX2的發布會中,雷軍簡單就大家對「小米引領全面屏」的質疑作出了回應。
原來,在Android上,Google對屏幕的尺寸比例是有限制的,像小米這樣17:9的新機型,並不支持。
於是,從2016年開始,小米的工程師就一直在勸說谷歌方面更改關於Android兼容性文件(CDD)要求,解除對Android手機屏幕16:9的限制。
在2016年9月,小米員工專程到美國Google總部,當面說明了小米MIX的產品邏輯與創新點,終於得到了Google方面的同意。
雷軍甚至在發布會中公布了部分郵件的截圖,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對小米引領全面屏的質疑才逐漸平息。
不容否認的是,小米在這個時候,已經從新手玩家、普通玩家、高端玩家成長到了能夠引領潮流的領袖玩家。
在銷量上,小米也足以證明自己的地位。
▲IDC發布的2018第一季度智能手機銷量報告(中國區)
在國內,小米2018年第一季度銷量同比增長41.8%,小米的市場份額已達 15.1%,再漲1.2%便能超過VIVO進入國內市場前三。
在國際市場,小米的表現同樣優異。
▲IDC發布的2018第一季度智能手機銷量報告(全球)
小米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銷量第四,同比增長高達 87.8%(全球總體下降2.9%),排在小米前面的對手只剩下三星、蘋果和華為。
4
苦練內功
2017年2月,小米發布了八核64位處理器,主頻2.2GHz的澎湃S1晶元。
據悉,這款晶元是自2014年10月便開始立項研發的,彼時正值小米4發布,小米公司稍有餘力,雷軍便單獨成立了一個公司偷偷摸摸開始研發,做了兩年多終於有了成果。
晶元是手機業皇冠上的明珠,業內普遍的說法是,需要「10億起步,10年結果」,需要充足的資金供應和足夠的耐心。
在小米之前,有能力同時研發設計晶元和製造手機終端的企業僅有三家,它們都有著在半導體或通訊行業十幾年到幾十年的積累。隨著澎湃S1的發布,小米有幸成為了第四家。
最終這款由小米自研的澎湃S1搭載在了小米5C上,後續市場反饋表明未見明顯異常。
今年4月28日,網傳小米澎湃S2處理器正式量產,由台積電代工,小米官方並未否認,有報道稱其會出現在小米5月31日(今天)的發布會上,具體情況如何邦哥拭目以待。
除了自研晶元這個大殺器,在專利方面的儲備小米也一直在積極展開。
北京合享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知識產權顧問薛芳芳通過在合享新創incopat科技創新平台上進行專利檢索發現,截至目前,小米在國內提交的專利申請總量共計1.2029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0332萬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1007件,外觀設計專利申請690件,其中1174件發明專利申請獲得了授權。
同時,小米在海外共提交專利申請6119件,其中,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專利申請1085件,並在歐洲、美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提交專利申請2919件。
此外,截至目前,小米旗下被訴企業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和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分別在國內提交專利申請5222件和6151件,並先後在美國、歐洲、印度等國家和地區開展專利布局。
這些數字對於一個成立八年的公司來講已經堪稱優秀,但是對於小米來說卻仍顯不足,尤其是海外專利的儲備,嚴重製約了小米在國外發展的腳步。
根據小米招股書顯示,2017年小米手機部分收入806億元,向外知識產權費用34億元,佔到收入比的4.2%。
小米的出海之路,道阻且長。
5
最後
這八年,小米以MIUI為矛,插入了智能手機市場,又憑藉前幾代的小米手機站穩腳跟,最後又憑藉後面的產品趟出了一條創新之路。
當然小米所取得的成就不止這些,其在物聯網方面的布局也極具前瞻性,目前已成全球最大智能硬體IoT平台。雷軍在2017年底的小米IoT開發者大會上宣布,小米IoT平台聯網設備超過8500萬,日活設備超過1000萬台。
新零售方面,作為和馬雲同時提出新零售概念的雷軍也毫不遜色,小米之家門店的坪效甚至能夠達到驚人的27萬/年,這讓很多同場競技玩家汗顏。
篇幅所限,本文暫不對小米在生態鏈、新零售方面的動作過多展開,可以確定的是這將是比小米手機更為精彩的故事,尤其是生態鏈方面,這個由利益共同體組成的龐然大物,正在朝著越來越有趣的方向發展。
最後,今天下午兩點小米新品發布會了解一下?
PS:關於雷軍與黃章的恩怨,因雙方各執一詞,故本文未提及。
- END -
*創業邦【錯別字基金】溫馨提示:如果您在閱讀過程中發現錯別字,請在文章底部留下錯誤說明+微信號,前五條熱情留言將被放出,並由作者發給您1~10元隨機紅包一個。
TAG:寬華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