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依舊童年,本就童趣

依舊童年,本就童趣

上個周末,我和朋友去看了一場藝術展,舉辦在嘉興首家美術館中——荻原美術館。相信很多朋友早已聽說過甚至已經去過。

「荻原」這兩個字,我覺得挺有意思的,為什麼會把這兩個字放在一起呢?後來我查了相關資料,才明白。草字頭這個「荻」呢,我們平時並不常見,它指是一種草本植物,葉片細長如葦,秋開紫花,生於水岸,堅韌、繁殖力強,而荻原美術館坐落的湖心島,它周圍生長的便是這些植物——荻草。「原」有「最初的、開始的」意思,這裡則意指初心與本衷。不難理解,[荻原美術館]這個名字想表達的便是「一切從原點出發,自然與人文的圓滿結合,創造出一處自然純粹,每個人都可以自在學習的美學場域」。

進去之前,還有個小插曲,就是…我一看到眼前這幢全白的建築物啊,就特別興奮,一頭扎進去,便各種猛拍,手機、照相機切換自如,結果兜了一圈才發現問題:我要怎麼進去?然後重新回到門口的時候,就看見保安大叔一臉無語地給我們指了指一旁的玻璃門,意思就是說:這裡才是正確通道。

本來還挺尷尬,但一到裡面後,我就被這室內設計給轉移了注意力,純白的牆面和原木的搭配,空間明亮,樓層錯落有致,極具北歐風格。

這次荻原美術館的首展【憶,童趣】以五個部分貫穿主題,由五位藝術家展出系列作品。顧名思義,展覽的主題便是回憶童年的有趣時光。

最顯眼的便是來自台灣的雕塑家余燈銓的作品,細緻地描繪出過去孩子們以大自然為遊樂場,與夥伴嬉戲的快樂時光。他展出的每件雕塑作品都會在你不經意間的轉角處、路過的角落裡,意外而又驚喜地出現,一張張合不攏嘴的笑臉和跳躍的身影充斥著整個展館,恍惚間好像能聽到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我記得我的童年也是在鄉下老家無憂無慮地度過的,有時候鋪個草席在屋前場地聽著廣播,看星星看月亮,有時候誤入瓜田,發現了一個西瓜會興奮地尖叫。那時候的田間小路窄到兩人並排走都有些困難,我記得有一次,我跟在哥哥姐姐後面一蹦一跳走著小道,突然聽到前面有人高喊一聲:「有蛇!」我小時候雖沒見過蛇,但是在電視機里看到過,因此還是留下了不可磨滅陰影,一聽是這東西可能在附近,我整個人的汗毛都豎了起來,身體比意識還快,轉身拔腿就跑,又害怕它就游在腳邊,恨不得飛起來跑,看到落在最後面的堂姐,我想都沒想就躥到她身上,結果她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我撲個滿懷,由於承受不住力道,於是……兩個人都摔進了泥溝里,那一跤摔得倒是不疼,但後果可想而知,爬起來後我看著自己的裙子,就是一陣嚎啕大哭,愣是怎麼哄都哄不好了……

日本藝術家三宅信太郎與工藤麻紀子的幾幅繪畫作品,一下子就能把人拉入童年時光,在鮮明且富有童趣的畫面中,也藏有很深的內涵,其嘗試表達了從小到大對於成長和對於社會文化的思考。尤其是工藤麻紀子的那副名叫《天生一對》的油彩,其實我更喜歡它的英文名:We are matching,我們是匹配的,是冥冥之中相互有聯繫的。這副畫呈現的是一個小女孩與狐狸在樹林中嬉戲的畫面,人與生靈的和諧相處,整個畫面帶給人一種沉靜的溫暖,但堆疊的鮮明色塊和靈活的筆觸,無不透露出畫中豐富細微的情感,讓我感受到了那只有身在畫中才能觸摸到的歡愉和心靈連結。

色彩最跳躍大膽的還屬嘉興農民畫家繆惠新,他的畫讓我想起了好多童年往事,那些年種過的小樹苗,走過的石子路,吃過的大灶飯,還有摘過的蠶豆和橘子……

比起畫筆描繪出來的畫面,真實拍攝下來的攝影作品更能讓大眾理解和引起共鳴。杜鏡宣,中國第一代航空攝影員,後轉業成為資深攝影記者。如果你來看這場展覽,走到二樓,就能看到他的作品——《記憶之河》。照片真實記錄了過去江南一帶,人們傍水而居的生活點滴。河水孕育了一代人的成長,能很直觀地感受到波光流轉的時光,還有生活帶來的最質樸的氣息。

整個展館室內全是以白色為主調,在這個純凈的世界,不知道為什麼,我有種很神奇的感覺,就……就好像孩童時期的陳二姑娘跑了出來,我的手拂過的地方,她也都照模照樣地拂過,我駐足一幅畫前欣賞的時候,她也站在一旁,若有所思地拖著下巴裝作沉思的模樣,我彎腰仔細觀察一個雕塑的時候,她就在我對面以同樣的姿勢努力做到目不轉睛……(嘆息)瞬間,我笑出了聲,朋友問我怎麼了,我搖搖頭,但嘴邊的笑依舊在。

聽到這裡,可能之前的看過我文章的朋友們覺得這篇跟以往的風格不一樣,因為,今天是六一兒童節呀~忍不住地的感情泛濫,還是止都止不住的那種。

其實每個人體內都住著小時候的自己,只不過生活的壓力、責任和使命讓我們漸漸看不到那個小小的他(她)。它在的時候,你會嫌棄甚至是抱怨,為什麼這麼不成熟?為什麼要關注那些無關現在事業的事?在你百般掩藏,百般拋棄它的時候,它就真的離開了,那時候的你再回過頭來看,就只剩一間空空的屋子和你空空的驅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城嘉興 的精彩文章:

我其實並不想看《流星花園》的!

TAG:易城嘉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