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EMI60%股權,索尼加快音樂產業布局
5月22日,索尼公司以23億美元從Mubadala等股東手中收購了EMI版權代理公司(EMI Music Publishing)60%股權的消息引發了業內關注。交易完成後,索尼將擁有EMI(註:如非指出,下文的EMI均指EMI版權代理公司)總計90%的股權,這部分資產估值達47.5億美元,EMI的價值也較2012年出售時翻了一倍。
實際上,有來源稱索尼原本計劃在今年8月才將宣布這一決定,但似乎它已經等不了那麼久了。是什麼讓索尼提前了這一計劃呢?可能有下面幾個原因。
首先,一家公司的動作和其領導者的行事風格有很大關聯。消息人士透露,Sony的新任CEO Kenichiro Yoshida樂於投資能持續創造價值的知識產權類的項目,就這一點來說音樂版權代理公司就是他的理想標的。而這次提早行動,即是他展示自己決心的標誌,有種向外界宣誓對EMI「主權」的感覺。(在2012年EMI分拆出售時,當時Mubadala、索尼以及Michael Jackson遺產管理委員會等幾個股東一致同意,Mubadala作為A級合伙人有權利在6年後向索尼以及MJ遺產管理委員會兩個B及合伙人出售其所持的EMI股份,而一旦兩家公司的任何一個決定接手,Mubadala都會留出兩個月的空窗期等其決定或者談判。)
「他(指Kenichiro Yoshida)當然願意接手這個項目了。」一位接近此次交易的公司高管說道,所以還等什麼?
Kenichiro Yoshida
其次,索尼的提前表態也和當前版權市場的環境有關。如今隨著流媒體的普及,包括唱片公司在內的版權所有者有了更多和平台談判的籌碼,這不僅使得音樂版權的價格在逐年抬升,很多手握版權的公司估值也在水漲船高。譬如近來被人們熱議的環球音樂(UMG),這家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已經有了IPO的計劃,分析人士指出,一旦手握諸多版權的環球音樂上市,其估值將可能分分鐘秒殺Spotify(4月初Spotify上市時,其開盤市值為296億美元)。
上文已經提到,EMI的價值和六年前相比已經不能同日而語,而此次47.5億美元的收購價也比其3.2億美元的凈資產高出了近15倍。但儘管如此,一位在音樂版權投資領域有著豐富經驗的投資人還是評價道,「一次很划算的投資。」另一些人同樣認為,此次投資EMI是索尼撿了個大便宜。
之所以這麼說,其實還是投資時機的問題。我們知道,環球音樂旗下同時經營著環球音樂版權代理集團(Universal Music Publishing Group),如果環球音樂的估值在一個很高的水平,那麼其版權代理集團的估值也一定不低。
「這還只是理論上如此,實際中市場是不斷變動的,假設UMG亦或是UMPG拆分上市的話,眾多投標者一定會構成競爭,從而進一步拉高交易價格。」
「Mubadala和索尼一個想賣一個想買,而對於後者來說,它一定不想等到6年結束後把EMI放到自由市場上交易。」另一名接近此次交易的公司高管說道,他說的正是索尼不希望幾個月後出現更多的競爭者,通俗說就是先下手為強。
索尼這次的行動其實也反映出當下市場的一個特點,那就是「不按套路出牌」。需要等到繁複冗長交易過程完畢(且要嚴格保守秘密)才最終斥諸媒體、公開細節的那套流程似乎正被越來越多的公司拋棄。
不過,儘管索尼想要先發制人,在這次的交易結束之前,它仍然需要經過歐洲監管機構的批准。
按照歐洲委員會的公司合併標準,在完成對EMI的收購後,索尼旗下的錄製音樂業務(也就是索尼唱片公司)以及版權代理業務(也就是Sony/ATV)加起來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50%這個門檻,有壟斷市場的嫌疑,這也意味著索尼可能需要賣掉一些資產。
這並不是沒有先例。事實上索尼在2012年收購EMI約29%股份的時候,就不得不按照規定出售了當時已經購入的價值2億美元的EMI的資產。不僅如此,早幾年當索尼決定購入Michael Jackson遺產管理委員會持有的Sony/ATV一半股份的時候,包括華納音樂、BMG和Impala在內的公司都紛紛表示反對這樣的交易,認為其損害了公平競爭。
當然,關於索尼是否有壟斷嫌疑,一些人也提出了不同觀點。在過去的6年里,索尼作為EMI的管理者之一,早已將後者的市場份額算在了自己頭上,因此僅憑它對EMI的股份增加到了90%還很難說它就違背了反壟斷條例。此外,即便是完成了此次收購,和UMG相比,索尼還是很「小」。根據截至2013年3月31日的索尼2012年度財報數據,其音樂業務總共為公司帶來了70.75億美元的收益(不包括公司的可視化媒體/平台業務,包括了當年收購的EMI的收入)。在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年度統計期內,索尼的音樂業務凈收入為53.64億美元,環球音樂則為64.1億美元。
與此同時,在這次的交易當中,索尼預計還將可能承擔EMI原本就有的13億美元負債。一般來說,此類交易的發生通常會抵消被收購公司的負債,除非是收購公司和債權人經過協商之後決定負債還是由收購公司承擔。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筆負債最終轉到索尼賬目的可能性比較大。不過,對此索尼表示不予置評。
當然,對於收購EMI,索尼顯然是不差錢的。在其公布的上一財年(2017財年)財報中,其收入就達到了112.2億美元。此後,索尼又出售了其持有的Spotify的一半股份(此前持股1016.5萬股),而在承諾將拋售所得分給音樂人和旗下獨立廠牌之後,Billboard估計索尼還能凈賺大約5億美元。如果哪天索尼把它持有的Spotify股份全部賣掉,它將又能賺5億美元,也就是說它從Spotify身上薅到的羊毛總共可能會達到10億美元,不小的數字。
撇開索尼方面不談,也不管它到底是不是壟斷,至少在這次交易中,EMI的其他投資者都是受益方。Billboard估算,在索尼給出的23億美元當中,有一部分是屬於交易成本,也有一部分可能用於償還認股權證和期權,拋卻這部分,EMI原本的A級合伙人(Mubadala等等)大約將總共能分到19億美元的收益。舉例來說,EMI原本的最大股東Mubadala因為有A級合伙人總股份的66.2%,所以它將能從中分到約12.58億美元(要知道當初它的買入價只有3.2億美元);同樣是A級合伙人的Jynwel Capital(持有22.06%股份)將分到4.19億美元(買入價1.07億美元);此外是Blackstone/GSO基金,持有10.33股權的它也將能分到1.96億美元(買入價5000億美元)……
至於MJ遺產管理委員會,它在2012年EMI收購案中沒有花一分錢就獲得了後者9.84%的股權(很顯然是因為它擁有Sony/ATV 50%的股權),它也是這次索尼收購EMI的交易當中唯一一個沒有出售股權的股東。當然,索尼完全能買下MJ遺產管理委員會全部資產,但那樣就又涉及到了壟斷。此外,也有消息人士指出,Sony/ATV的高層管理者因為最初的股權激勵計劃(管理者持股),也成為了這次交易當中「坐享其成」的受益者。
不論如何,索尼能夠拿下EMI這塊肥肉對它來說還是有著明顯積極意義的。EMI本月不久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的財務文件顯示,在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財年(2017財年)里,其營收達到了6.63億美元,營業利潤1.27億美元,凈收益4200萬美元。而近幾年EMI的財務表現也非常穩定,2016財年,其營收6.15億美元,營業利潤1.64億美元,凈收益5600萬美元;2015財年,這些數字則分別為:營收5.69億美元,營業利潤1.53億美元,凈收益4500萬美元。
由此可見,不論對於索尼本身、其他投資者還是個人,索尼收購EMI版權代理公司的交易看上去都還算划算。
Rob Stringer
就在索尼宣布與EMI版權代理公司交易的幾小時後,索尼音樂的CEO Rob Stringer在東京發表了演講,並回答了包括索尼音樂目前的財務狀況,進軍新興音樂市場,和旗下分銷公司The Orchard的表現等一系列問題。同時,他也回應了投資人對於Spotify在眾多流媒體音樂平台中逐漸形成壟斷後,有可能變身為廠牌自行簽約音樂人的擔憂。
首先,Stringer總結了索尼音樂的現狀:根據2017財年的表現,索尼音樂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音樂公司,並在日本以外的市場佔據了25.1%的市場份額。
在去年的音樂合作中,索尼與Spotify、Apple Music、Youtube和騰訊等合作夥伴分別續簽了合作協議,並與Facebook達成了新的合作關係。Stringer表示,這些平台都將對音樂產業的增長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而索尼也將與這些公司進行協商,以進一步完善流媒體付費訂閱的服務。索尼方認為,與這些負責音樂發行的合作平台保持一個平衡且互相尊重的關係十分關鍵。另外,索尼也鼓勵新的公司積極進入市場來共同推動音樂付費用戶的增長。
在演講過程中,Rob Stringer也回答了記者針對流媒體平台未來可能轉型,從而會對索尼音樂的發展帶來潛在影響,以及與流媒體平台的合作是否存在風險等問題進行了回應。「這確實會形成風險,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鼓勵更多流媒體平台進入這個市場。我們希望與不同平台都進行合作來促進市場的競爭。在去年我們和Spotify、Apple Music和YouTube都達成了新的合作形式,所以目前來看,合作範圍還是非常廣泛的。」Stringer認為簽約流媒體平台對於一個藝人的發展並不是長遠之計,想要取得全球化的成功需要藉助不同平台的支持。「我們一直鼓勵音樂人通過運用不同的音樂平台來贏得不同樂迷的喜愛,而令人欣慰的是,很多音樂人也的確在這樣做。」
此外,Stringer還談到了The Orchard。一家三年前索尼音樂用兩億美元收購的音樂分銷公司。目前,在索尼音樂的支持下,The Orchard的營收已幾乎翻倍。考慮到大量獨立廠牌和音樂人想要佔據市場的需求,The Orchard將為他們提供除了簽約傳統主流唱片公司之外的另一種選擇。Stringer說道:「The Orchard所提供的創意營銷,發行和分析等服務將使我們成為全球獨立廠牌和音樂人的首選。同時,為了擴展這一策略,我們也在歐洲收購了兩家領頭的版權代理公司Finetunes和Phonofile來鞏固我們在德國和北歐市場的地位。」
同時,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於今日的索尼音樂也是不可缺少的。如今,索尼音樂一直堅持在數據處理技術方面投入相當數額的資金。Stringer對此解釋道,作為一家國際公司,索尼需要在數據分析工具上進行大量的投入來處理上十億由全球合作夥伴所提供的商業和營銷數據,並為音樂人提供專屬頁面來更好地收集歌迷反饋和版稅信息。有了專門的大數據分析技術,公司能夠更早地發掘優秀的音樂人,加強宣傳的效率,還可以監測消費者行為並以此制定一系列創意性的計劃。
「不論我們的策略有多複雜,它背後的核心總是創造力和音樂本身。我認為,將索尼音樂和其他公司區分開的是它在發掘、培養和支持音樂人方面獨特的競爭力。通過提升後台效率和引入更多員工進入創意型和直接服務音樂人的部門,我們希望可以擴大這一優勢。」
索尼音樂目前的內容策略是將重點放在發展迅速的音樂類型,比如HIP HOP,拉丁流行音樂和EDM等。同時,公司也將加大歌曲的發行量來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Sony Music系列演唱會
值得注意的是,索尼音樂的另一大策略則是探索唱片以外的衍生產業,例如藝人管理和品牌打造,巡演規劃和周邊產品銷售等。Stringer認為,公司必須擴大其創意性的業務範圍來增加收入,並藉此與藝人建立更強更加透明的合作關係。而在藝人合作上,索尼也正在繼續完善條約來保證與音樂人簽訂的協議是互利,具有靈活性並能根據未來變化迅速進行相應調整的。
遊戲Fate/Grand Order
在問答環節中,有投資人向Stringer詢問,為什麼索尼音樂在2018財年的實際盈利有可能會下降?對此,Stringer解釋道,索尼音樂(日本)近年來的收入很大部分得益於旗下的一款手機遊戲Fate/Grand Order,但這款遊戲的銷量在未來可能會下降。同時,不太有利的匯率變動趨勢也是被考慮的因素。除此之外,公司對於大數據技術的開發大大提升了成本,但Stringer認為縮減這一部分資金不是眼光長遠的做法。「在未來三年,探索多元化的投資機會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所有的競爭對手都在加快了對音樂產業的投入,我們也不能無動於衷。」
來源:音樂財經
※人工智慧來勢洶洶 500萬個工作崗位將消失不見?
※出色業績的背後:金世緣借貸的「過去」和「未來」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