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顆被蘇東坡點過贊的東山楊梅,你吃過沒有?
東山是個花果山,一年四季花果不斷,這不,枇杷才去滿樹金,楊梅悄然換紫衣,楊梅的上市季節從現在開始可以倒計時了,少則十天,多則半月,楊梅一生的輝煌會在那段時間集中體現。如果說枇杷的黃顏色昭示著枇杷是一顆高調的水果,那麼紫色的楊梅就是低調內斂多了,常說小滿枇杷半坡黃,夏至楊梅滿山紅,我以為這種說法對現在東山的楊梅不是太貼切,因為東山種植的大多是大葉細蒂或小葉細蒂的烏紫楊梅,顧名思義是紫到發黑的那種,如果看到山上的楊梅還是紅色的,那麼說明楊梅還尚未完全成熟,紅色只是楊梅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
雖然楊梅低調,但相比較枇杷,因為它的藥用價值,楊梅就和江南人民的日常生活更加緊密一些,比如吃壞肚子,喝一口楊梅酒或含一個酒漬楊梅就能有效緩解,估計在東山,家家戶戶必備一瓶或若干瓶楊梅浸的燒酒,有的可能還是陳年老貨,即便在上海,碗櫥的某個角落放著一小瓶楊梅燒酒急用的人家也不在少數,如果可以選擇,我情願吃藥而不是喝楊梅酒,因為酒味太沖了,好在今年我可以仿效像做冰糖梅子酒那樣做冰糖楊梅酒,這樣怕是要討著喝了。儘管不喝那個無糖楊梅燒酒,但楊梅於我也有幾件小事一直清晰地記在腦子裡,記得這麼久,擺明了我基本是個吃貨。第一件事已經很有年頭了,那是在我小學畢業那一年的暑假,和幾個女同學到金橋鎮上的照相館拍畢業照,鎮上的食品店正在售賣楊梅,盛楊梅的容器類似現在超市零售大米的木製淺斗,多少錢以及什麼味道不記得了,只記得滿手的紫黑色,應該是很開心的一件事情,但小學畢業照並沒有顯示出一臉高興的樣子。第二件是十年前左右動車剛開通那會,有一次從杭州乘動車回上海,從列車員的手上買了兩小簍楊梅,個頭極小一般是不會看上眼的,但是卻是如此的好吃,以後再也沒見到過這個品種,包括核也是極小,同樣忘了價錢,只記得甘甜。第三件事是若干年前第一次在東山吃東山的楊梅,這次的價格記得很清楚,8塊錢一斤,從果農手裡買下剛從樹上摘下的楊梅,特地去到太湖邊上,坐在湖堤上看著不遠處的御碼頭,一顆一顆吃完,剛從樹上摘下來的楊梅根本不用洗但吃無妨,時不時還把核咽下,從小就聽大人說楊梅核能把體內雜物纏繞帶出,也不知是不是真有道理,反正每年都會照此一做,之所以記得那麼清楚是因為那一天正好是我的生日,也就記住了這個時候也正是楊梅成熟的時節,那一次還特地去山裡,爬到樹上幫人家摘楊梅,只為擁有一張過生日摘楊梅的紀念照片,也是從那年起,楊梅成為一年中我最期待的水果,就像荷花是我一年中最期待見到的花一樣,而這兩樣在東山都不缺,甚幸。第四件事有關冰凍楊梅,是在某一年的楊梅季過後從東山賓館一個相熟的工作人員那裡吃到的,從此學到了一招,即每年在楊梅季時挑選一些特別新鮮的楊梅冰凍起來,等哪天嘴饞了再拿出來吃,有時候忘性也大,往往第二年的鮮果上市了,去年冰凍的還在冰箱里。
今年是住到東山的第一個年頭, 最近有友人來拜訪我,送了我一筐楊梅,我笑他說,我在東山你還帶別處的楊梅給我?言下之意就是說我們東山的楊梅有多好吃你知道嗎?其實這個結論並不是我自己的心得,因為這是經過宋代大吃貨蘇東坡先生點過贊的楊梅,「閩廣荔枝,何物可對者,可對者西涼葡萄,我以為未若吳越楊梅」,說到這裡,插播一下楊梅的英文,以前我常說的一直是WAX BERRY, 還心想這麼水靈的一種水果怎麼和蠟(WAX)扯上了關係,頂多楊梅的葉子表面呈現蠟質的感覺,查了下維基百科,居然還有BAYBERRY,如果直譯過來是灣梅,這又是什麼鬼,還有CHINESE STRAWBERRY,ARBUTUS…辛虧還有YANGMEI, 這麼多混亂的英文名字,從此還是把它叫做YANG MEI吧,既表達了楊梅是中國種屬,而且既然荔枝可以叫成LYCHEE,楊梅也的確擔得起YANGMEI, 因為在蘇東坡眼裡,她倆本就是對等的一對姐妹果。
東山地處吳中,地理條件非常適合楊梅的生長,楊梅當屬吳中佳果這是絲毫不容置疑的,而且楊梅樹生長慢,不像枇杷那麼小一棵樹也能結果,但凡在東山見到的楊梅樹一般都是碗口粗的老樹,所以楊梅品質有保證,而且那些大的楊梅樹都被很好的照顧著,或者說是被「腳手架」架空了,這樣更方便果農管理果樹,採摘果實,確保了果農的安全。
山路上交匯的兩棵楊梅樹,photo by zhang peiqin
搭著腳手架的楊梅樹,photo by zhang peiqin
如果你是一枚吃貨,能吃到東山楊梅是一件幸事並且應該惜福,因為每一顆送到嘴邊的楊梅究竟經歷了幾重磨難只有楊梅和果農們才知道。楊梅三月開花,而我也是自踏足東山十幾年來今年才第一次看到楊梅開花,虧得我在3月末的一天起個大早去徒步,趕巧隨手記錄下這半個「盛況」, 能看到楊梅開花難得的很, 楊梅基本在晚上開花,太陽出來後凋謝很快,難得一見真容,楊梅也分雌雄,之所以說是半個,因為我見到的只是雌樹開的花,希望明年能看到雄樹開的花,據說比雌樹開花好看,是紅色的一穗一穗的柔荑花序,但有意思的是沒聽說過楊梅蜂蜜,難道不是靠蜜蜂傳花授粉?看來要等到明年再一探究竟。
開花的雌楊梅樹,photo by zhang peiqin
楊梅開花後一個芽頭能結5,6個楊梅,
剛結果的楊梅,photo by zhang peiqin
和枇杷一樣,也要對楊梅進行疏果,通常一個芽頭只能保留一個果子,而且為了使楊梅果實長得足夠大,有的芽頭甚至會一個果子不留,5月初到山上,經常看見有果農在疏果,如果這個果農是「外聘」幫忙的話,一天的凈工錢要300元,隨著人力的缺乏,楊梅價格的走高,人工費還會繼續上漲,反過來導致楊梅價格上漲周而復始的發生,從幾塊錢漲到二十幾,三十幾,對吃貨來講,並不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如果可以讓吃貨打工以楊梅抵酬的話,我會第一個報名而且還保證不會隨摘隨吃:)
疏果中的男果農, photo by zhang peiqin
疏果中的女果農,photo by zhang peiqin
有次在金雞嶺那裡見到一個果農在為一棵路邊的楊梅樹疏果,發覺他真的是一個很聰明的果農呢,把靠近路邊接近地面樹枝上的小果悉數除去了,又防止路人採摘,又能將肥力轉移到上部部枝幹,又避免因為靠近地面光照不足而導致楊梅品質不佳,真是一舉三得的好處。
路邊楊梅樹的疏果技巧,photo by zhang peiqin
有的留果,有的不留,photo by zhang peiqin
楊梅不像枇杷,疏果後一般不會受自然外力的影響而落果,疏完果基本就能確定當年一棵樹的產量,而成為一棵楊梅的路程這才剛剛開始,還需要歷經多場大風,大雨,大太陽以及肥力是否充分的考驗,稍有不慎都會導致楊梅落果,今年5月初突然到來的高溫天氣讓枇杷早熟不說且上市期限縮短,對楊梅的直接影響是把才結果的小果晒傷不少,所以不到由果農親手摘下的那一刻,一顆楊梅斷不敢說自己成果了,所以能留下的楊梅都是自然淘汰後的精華,,
被高溫晒傷的楊梅,photo by zhang peiqin
楊梅成熟前依然落果不斷,photo by zhang peiqin
楊梅初結果時是淺綠色的,變成紅色的過程也是由點及面漸漸完成的,最終變成鮮紅色,由鮮紅色再變成紫色則是整顆楊梅的變化,很難察覺到細微的顏色變化,只是突然間突然間楊梅變紫了。。。這兩天正是楊梅由綠漸漸變成紫色的時期,有幸近距離觀察到這些細微的變化,
楊梅正由淺綠色變向紅色,photo by zhang peiqin
兩棵不同變色狀態的楊梅,photo by zhang peiqin
這段時間正是黃梅雨季,隔天就下雨,黃梅天是青梅的剋星,淋了雨,樹上的青梅來不及採摘就會掉落到地上很快爛掉,但對正處在生長青春期的楊梅來說,這些雨來的正式時候,雨一場一場地下,比較羸弱的楊梅會在這期間落果,但大多數的楊梅也乘此機會吸飽了水分,體型開始擴展,才能長成組成果肉的那一根根細密而長的「針」,同時口感也在急劇提升,非常肯定的是,大旱天出產的未長開的楊梅絕對不會比連綿雨天出產的楊梅口感好,出了梅,出幾天太陽揮發掉一點水分,楊梅的口感又會被發揮到極致。在以前只有東山人以及在楊梅季到東山的人才能享受到當地楊梅的口福,而現在口福之人可以遍及全中國,通過抽真空和冰袋保險技術,即使遠在長安的吃貨,收到楊梅的時間也保證比楊貴妃吃到荔枝等待的時間短,吃到的楊梅還彷彿剛從樹上摘下來一樣。
楊梅雖然歷經千辛萬苦成為了一顆楊梅,但依然是很嬌氣的,不能久放,一旦成熟來不及採摘就只能化作樹底下的春泥了,所以如果要延長楊梅的生命,必須要多發展鮮食楊梅的外延內容。其實對過往的或好或糟糕的回憶都和你自己有關,如果有意識地去做一些有趣的事情,那麼人生的回憶也往往會比較美好,所以我決定仿效對梅子的做法,趕在今年楊梅落市前,喝幾杯用原汁機榨的新鮮楊梅汁,做最起碼5升的冰糖楊梅酒,1升的楊梅果醋,若干罐楊梅果醬,冰鎮一盒楊梅,甚至還想嘗試一下白糖楊梅,以前來東山,還能見到在帘子上攤曬楊梅做白糖楊梅,不知道今年還會不會看到,當然我這樣一個家庭小作坊式的操作只是個人愛好,但完全可以成規模化發展成為多項楊梅產業,楊梅不應該只是幾天或者十幾天的買賣,如果把楊梅相關的產業延續到整年,那麼果農在短短的收穫期也不至於手忙腳亂沒日沒夜了,想著想著,總覺得自己快要下海經商了。。。
如果吃了楊梅,還想要見見楊梅樹的話,在東山也是隨處可見的,但眾多的楊梅樹中,有2棵比較出名,一棵是在太湖邊的啟園,據說康熙皇帝在那裡離船上岸後在那棵楊梅樹邊休息過,而我猜他是躲蔭涼,畢竟湖邊離這棵樹那麼短的距離是不會讓他體力不支的,啟園裡的這棵楊梅樹,十幾年前入園時看見過結的果實,今年5月又去,應該是結果的時候,但找了又找竟然沒有發現一個果實。估計康熙皇帝來時趕巧沒碰上楊梅成熟的季節,要不然他應該也會親自為東山楊梅點贊的吧:)
另外一棵出名的楊梅樹在東山後山的北望嶺下村,聽說那裡一棵楊梅樹有300年歷史了,一心想要去尋訪,但一進村就遭遇一瓢涼水,在村子裡問了好幾個上了歲數的人其中包括住在那棵2000年銀杏樹邊的83歲老太太,都不知道哪裡有這棵300年的楊梅樹,還好有好心人指點我一條上山的路去找找看,這樣找當然是找不到的,但因為上了山,才讓我有了比找到這棵古樹更大的收穫,在東山,大多數地方種植的枇杷要多過楊梅,但嶺下村這個地方是例外,這裡的楊梅樹成片,隨便哪一棵都有上百年的歷史,這些樹原本屬於生產隊的,後來分到各家,樹榦上還有各家的文字標記,很多情況下,楊梅樹也是和茶樹種在一起的,遇到一位在整理茶樹的周阿姨,聊了很久,儘管周阿姨也不知道那棵古楊梅樹在哪裡,但很意外地從她那裡知道嶺下的楊梅不是烏紫種,而是名叫桃紅,雖然名叫桃紅,但成熟後的顏色也是紫色的,但不會像烏紫品種那樣紫得發黑,而更加幸運的是,周阿姨摘了別人家一棵倒伏的楊梅樹上的小果讓我聞,天哪,竟然有這麼好聞的我喜歡的松香的味道,原來這是一個幾近消失的老品種,有一個恰如其分的名字叫松花楊梅,可能楊梅樹的根系不是太深,或者土壤過於疏鬆,今年的那場大雪害得這棵樹倒伏了,至今沒有被扶正,而且更可惜的是,據說因為口感不是最好所以這棵樹也被嫁接了常規品種,真的希望我是這棵樹的主人,人無我有是何等榮幸之至啊。和周阿姨聊得很盡興,誠意邀請我去她家用飯,怎麼好意思當然推脫下次了,但留下了周阿姨老公張爺叔的電話,和我是本家,約定十天後我會再去她家的果園看看那些楊梅樹,有時候一些事情的發生真的不可思議,認識另外一對同樣也是周姓張姓夫妻,那是在另一個村莊頭圖的茶園裡,那個周阿姨家裡種的碧螺春還是老種,上市要晚不少天,嗯,哪天要再去偶遇下那個周阿姨。因為是第一次去,所以這一次是坐了公交車前往,等熟悉路線了,說不定我會從東山鎮上翻過一座座山頭去拜見也不一定,畢竟我覺得楊梅和我有說不盡的緣分我要拿出我的虔誠之心意,也希望我最終能夠找到這棵古楊梅樹,到時候一定帶上自釀的冰糖楊梅酒在樹下小酌,你說那棵樹會不會隨風起舞以和我心呢。。。
嶺下村成片的楊梅林,photo by zhang peiqin
TAG:申浦東VS蘇東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