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OR小神童:我們的認識是如何產生的?
熊孩子or小神童
我們的認識是如何產生的?
文 | 登山者
1
「我去上班了!」
去年12月的某天早飯後,我兩歲的女兒右手拎著飯盒,對全家人這樣說道。緊接著她推開門,一溜煙跑了。
等我反應過來追出去,她已經一騎絕塵地穿過小區兩棟樓了。儘管她拎著飯盒奔跑起來的樣子實在可愛到爆,我還是衝過去一把抱起了她。她在我懷裡使勁撲騰著,邊撲騰邊哭喊:「我要去上班!我要去上班!」
上班到底哪好了?!你個小壞蛋,等二十年後你再想去上班試試!
可是,她為什麼要拎著飯盒?
後來有一天,她拎著我的公文包,又一次說「我要去上班!」,我才恍然大悟:我每次上班前,都是拎著公文包和她說再見的。她意識到拎包上班是爸爸才能做的事,一定很厲害。於是她極力想要模仿,甚至以為只要戴提把的就是上班的必備神器。
兩歲的她,已經有了類比想像的意識。我感到很驚喜。
半個月後的一個晚上,她坐在小凳子上邊唱邊跳,突然沖我比划了一個剪刀手,嘴裡念念有詞:「耶!我兩歲了。」
我心裡一激動,連忙問:「你怎麼知道你兩歲了?誰教你的?」她說是奶奶教的,媽媽也教了。我心想也是,你現在還不可能學會數數啊!
也就從那時起,她開始給家裡的東西分類:這是爸爸的杯子,這是媽媽的,這是我的碗,這是奶奶的,這是爺爺的……
幾個月後,我帶她參加婚禮,席間她一直在玩擺礦泉水瓶的遊戲:把一模一樣的礦泉水瓶擺成一排,然後弄亂,再擺,再弄亂,再擺。
我不知道她這樣做的動機是什麼,但我隱隱約約感覺到,有些東西已經在她的小腦袋裡悄悄悄萌芽了。
或許,這是她關於數和形的最初印象?用眼睛來分類,用手來排座座,這些究竟意味著什麼?
2
正是這些疑問,促使我不畏艱澀,咬著牙將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原理》啃了下來。
作為兒童心理學的集大成之作,必須讀這本書的理由可以列出很多:學術經典、立論深刻、視角廣闊、影響巨大……
但不讀它只要一條理由就夠了:太難。
在討論皮老爺子的發生認識論前,我們還是先對對認識論的基本問題做個簡要回顧。
哲學起源於古希臘先哲對宇宙萬物的驚奇。康德出現以前,哲學史上本體論(存在的終極追問)、宇宙論(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和認識論(如何認識世間萬物)始終是混為一體的。
▌英國哲學家洛克
啟蒙運動開始後,人慢慢從神的懷抱里掙脫,自然科學狂飆突進,然而作為基石的認識論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洛克等經驗派認為,科學真理都是來源於感性的經驗材料,人的理性只是感受到了而已;笛卡爾等唯理派認為,憑藉人的理性就能發現真理,人直觀的經驗感受(大小、遠近、冷暖等)對獲得真理沒什麼卵用。尤其麻煩的是,上帝到底存在么?存在怎麼證明?不存在又怎麼歸謬?——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自然科學的大廈遲早會坍塌。
▌法國哲學家、數學家笛卡爾
其實認識論的問題,說白了就是:我能知道什麼?我不能知道什麼?對於我能知道的東西,究竟怎樣才能知道?
能回答這些問題,給科學奠定堅實基礎的,只有開天闢地的康德。他以十二年的悠久沉思,幾乎完美地解決了上述問題。
▌德國哲學家康德
他說科學真理是可以認識(知道)的,上帝(宗教)是不能認識(知道)的,而是信仰的對象,這就劃清了認識與宗教的界限。
他分別批評了各執一端的經驗派和唯理派,他告訴我們,真理往往在於中點:人的理性思辨必須與外界的感性材料相結合才能產生真正的認識。而且這結合併非單純的拼接,必須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性對感性材料抽象的整理、加工(即人向自然立法)才行。
可理性又是從哪來的?是從天而降墜入人腦子裡的?康德說,他也不知道,因此他稱之為先驗的(先於經驗的意思)。
康德之後,黑格爾將認識(思維)與本體(存在)都統一於絕對精神(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東東)。即便如此,他也沒有說清楚理性到底是怎麼來的。
真正說清楚的那個人,是他的學生馬克思。
馬克思通過對人類歷史的宏觀俯瞰,得出結論:理性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來自人類以勞動為核心的實踐活動。
至此,認識論的問題基本解決。
3
既然都基本解決了,貌似皮亞傑的工作就顯得多餘。
但其實不然,與康德馬克思從宏觀的歷史視角審視並建立認識論不同,皮亞傑是從微觀的心理研究角度,講清了認識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如果說康德馬克思是認識論大廈的設計師,皮亞傑則是辛苦砌磚頭的農民工。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
皮亞傑,這位瑞士的心理學家,作為日內瓦「發生認識論國際研究中心」的主任,是在積累了大量的兒童心理學實驗資料後,才開始系統地闡述認識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因此,他的發生認識論具有堅硬的實證基礎,並且打上了數理邏輯的烙印,這就註定了他的研究必然是開創性的。
具體地說,他在《原理》一書中,主要談了三個問題。
第一,兒童從0-14歲的思維演進。他從大量心理學實驗結果出發,將兒童的思維形成過程劃分為四個階段:
1.感知運動階段(2歲以前),主要靠肢體與外界接觸建立最初的認識格局,思維基本處於混沌狀態。
2.前運算階段(2-6歲),兒童開始以聲音、語言等符號來感知和描述世界,但思維發展主要還是靠感知運動,遇到挫折需要調整時(摔倒或者被弄疼),主要依賴直覺而不是思考。
3.具體運算階段(7-12歲),此時兒童已經能夠進行邏輯運算(四則運算、初級應用題等),思維具有了可逆性(手工製作或做其他事情,中間環節或步驟錯誤,能推倒重來)和守恆(具備基本的時空觀念,對事物間的因果關係有初步了解),但此時兒童的思維還不能脫離具體的情境。
4.形式運算階段(13-14歲),這時兒童的思維能力已超出具體的事物和情境,有能力處理假設的問題,甚至可以做命題運算(命題、逆命題、否命題、逆否命題、真值判定等),這是邏輯思維的高級階段。
也就是說,從嬰兒到少年,人的思維發展經歷了感知(動作)—符號(語言)—邏輯(數學)—形式(命題)四個階段,由簡單到複雜,於是認識發生了。
1
感知運動階段
2歲以前
2
前運算階段
2-6歲
3
具體運算階段
7-12歲
4
形式運算階段
13-14歲
第二,認識的生物學機理。皮亞傑認為,認識的心理發生只有在它的生物學機理被揭露以後才能為人所理解。為此,他首先提出格局的概念,作為認識的起點和核心。從嬰兒開始,人與外界不斷接觸,就需要適應環境。適應包括同化和調節兩種機能,但同化不能改變格局,只有調節可以。於是,兒童的認識發生過程,在生物學上就表現為個體的格局因為適應環境不斷調節分化的過程。格局因此不斷拓展創新,使得認知結構(思維)越來越複雜,最後形成了邏輯結構(思維)。
第三,對邏輯、數學、物理等學科的認識論審視。在他看來,這些學科的認識和兒童的認識一樣,都是人的認知結構不斷建構的產物。結構是人認識事物的中介,不斷建構使結構越來越複雜,人的認識也就越來越深刻。而建構的過程是永無止境的,它最終取決於人(主體)與自然(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這樣,皮亞傑最終把自己歸類為列文·施特勞斯那樣的結構主義者。
4
細細想來,《原理》一書的重要性不只限於厚重的實證基石,也不限於寬廣的觀察視野,它最重要的地方在於皮亞傑一再重複的核心觀點:「認識既不能看作是在主體的內部結構中預先決定了的——它們起因於有效的和不斷的建構;也不能看作是在客體預先存在的特性中決定了的,因為客體只是被建構出來才稱之為客體的。認識只能起源於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
這段又臭又長的話,翻譯過來就是:認識既不是由人(主體)的理性決定的,也不是由自然(客體)的特性決定的,只有被人化的自然(有認識意義的)才能稱之為客體。認識只能來自人與自然的相互作用。
看起來不是和康德的觀點很像么?
是的,皮亞傑的工作就是從重新審視康德開始的。他的觀點(微觀視角)與康德的觀點(宏觀視角)構成了完美的鏡像。
在審視的過程中,他自覺繼承了康德偉大的「向自然立法」思想——認識是先有假說,而後人類設計實驗去驗證和修正結論,最後得到真理——人類是向自然發問的法官,「強迫」自然回答並給出證據(經驗事實),最終為自然「確定」規律,此即立法。尤為可貴的是,這位「農民工」不像康德那樣只需坐在書房裡靜靜地思考,就能寫出劃時代的「三大批判」,他是在砌了無數的「磚頭」(數十年的心理學實驗)之後,才讓認識論的大廈最終封頂的。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康德當初批判經驗派和唯理派的場景,一百多年後,在皮亞傑身上又重現了。
二十世紀下半場是分析(語言)哲學的天下。受維特根斯坦早期思想影響至深的邏輯實證主義認為,認識不過是感性的材料,邏輯(理性)不過是語法而已,因此只要認真研究語言就夠了。這其實是經驗派在二十世紀的借屍還魂。
編譯原理(這是廣大程序猿最特么痛恨的一門課!)的祖師爺確謨斯基則認為,邏輯(認識)的根源在於人類內在的理性深層結構。這其實是唯理派又回來了。
皮亞傑通過大量的實驗例證,展開對二者批判。他以自己多年「砌磚頭」的親身經歷表明:邏輯(理性)只能從人與自然交互的原始動作中來,它來源於以使用—製造工具為核心的操作的內化。所以,經驗派和唯理派都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5
我開始重新審視她的一系列行為。
或許,我拎著公文包去上班,對她來說是最初的格局。她拎著公文包,則是把自己同化進了這個格局。而她拎著飯盒拔腿就跑,實際上是改變(調節)了格局。她也因此擁有了類比想像的意識。
從發生學的角度看,對物體進行分類和排序,作為兒童早期非常典型的智力行為,其實是邏輯(數學)運算的預演。而在此之前,兒童是不能領會數的性質的。原來,她開始給家裡的東西分類,喜歡給礦泉水瓶排序,是在為學會數數做準備。難怪她一搭積木就根本停不下來!
那麼,從現在起到她上小學前,音樂、舞蹈、古詩和數數、畫畫都應該被給予,因為同等重要。
上小學時,就要在強化數學(邏輯)思維上多下功夫,這和塑造語言的感悟力和表達能力同等重要。
中學以後呢?想遠了!那時就靠她自己了。
「爸爸,我要吃餅乾。」一聲甜甜的嬌喚,打斷了我的思緒。
「你不是剛吃過嗎?」
「還要吃。」
「不行。馬上吃飯了。」
「就吃一個嘛,爸爸。」她開始放大招了。
「好。那就吃一個……」當爹的,實在招架不住這樣的必殺技。
我話還沒說完,她抓起一把餅乾就跑了。
「你!」
請問,一個才兩歲多的孩子,套路就這麼深,從發生認識論的角度,又該做何解?
▼ 皮亞傑:《發生認識論原理》▼
TAG:薦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