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為何沒給軍功顯赫的粟裕授元帥銜
原標題:毛澤東為何沒給軍功顯赫的粟裕授元帥銜
毛澤東為何沒給軍功顯赫的粟裕授元帥銜
張雄文
選自《無冕元帥:一個真實的粟裕》,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作者張雄文。
1955年軍銜制是從1950年就開始籌劃的,其規章制度內容制定與最初的元帥人選,均有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正如1988年恢復軍銜制時,其醞釀、準備也有5年的過程一樣,當時的全軍恢復軍銜制領導小組成員之一兼辦公室主任賈若瑜將軍回憶說:「從(1983年)辦公室成立,到1988年再次授銜,準備工作進行了整整5年。」因此,1955年軍銜制顯然不是一般人所靜止地理解為1954年6月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增補軍委副主席以後,形成以毛澤東為主席,周恩來、朱德、劉少奇、彭德懷、程潛、高崗、林彪、葉劍英、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為副主席的格局,或者1954年9月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取消,另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以毛澤東為主席,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鄧小平、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為委員以後才開始考慮的。相反,1954年9月28日的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名單,是元帥人選長期醞釀的結果,時間跨度達到整整5年。但因為相關的資料尚未徹底解密,若干人選的變化又未形成正式文字記錄,因此,元帥人選的具體變化過程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早在1948年,中共黨內就開始醞釀關於軍隊內部的等級問題。1949年建國後不久,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的問題就於1950年提上了議事日程。這一年9月,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在總幹部管理部全體會議上,明確提出建立軍銜制度的問題,他說:「部隊三等九級的等級制必須建立,盡量爭取在明年的服裝上把階級標明出來。」12月3日,解放軍總幹部管理部向中共中央提交報告,準備把1951年的首要任務定為給軍隊評定軍銜。可見,人民解放軍授銜制原本計劃於1951年實行的。此時,粟裕是排名第15位的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軍委第二副總參謀長(實為第一副總參謀長)。但這一年實際授銜的計劃後來因故推遲。
1952年3月,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出《評定各級幹部等級指示》,明令人民解放軍全軍評定統一的軍隊級別,建立幹部等級制度,以在物質待遇方面實行薪金制度,取代供給制度,也為其後實行軍銜制度奠定基礎。在《等級指示》確定的23級軍隊級別中,最高級別為第一級軍委主席副主席級,第二級為大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級,第三級為軍委委員級,第四級為正兵團級等。在《部隊及領導幹部評級幅度》中,有正兵團級以下各級別評定標準、幅度,但沒有正兵團級以上的軍委委員級、大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級、軍委主席副主席級的評定標準;僅有一條標準涉及軍委委員級,即「個別資深的(大軍區)副司令員、副政治委員得評為軍委委員級」。按此標準,1948年5月已經讓掉了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大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級)的粟裕屬於第三級:軍委委員級。但軍隊的級別實際上只是評定軍銜的主要依據,而非唯一依據。以粟裕為例,雖然是華東野戰軍(三野)的代司令員、副司令員,但一直主持司令員的實際工作。所以,到1955年1月,軍隊級別中的兩級――大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級、軍委委員級合併為一級――大軍區級,取消了軍委委員級;9月授銜時,元帥、大將的軍隊級別同為大軍區級。至於大軍區級再度分為兩個等級,則是1960年以後的事情了。(1960年10月新設「元帥級」,與當時的元帥軍銜相對應,相當於1955年1月以前的大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級;元帥以下仍有「大軍區級」,相當於1955年1月以前的軍委委員級,此「大軍區級」非彼「大軍區級」,稱謂雖相同,但含義有別)所以,從授銜時的軍隊級別來看,粟裕與後來授銜元帥軍銜的10人是同級的。粟裕的原秘書鞠開指出:「粟裕的行政級當時是大軍區級,比正兵團高兩級,同野戰軍司令員一樣。因此,他的軍銜問題自然不能放在正兵團這一級考慮,而應放在大將、元帥這一級別予以考慮。」
1952年11月,解放軍相關部門開始著手研究軍銜制的具體事宜。11月26日,總幹部部給軍委並毛澤東遞交了一份報告。其中說,對於軍銜等級的設置,總幹部部和蘇聯顧問的共同意見是設6等20級,前四等分別是:元帥三級:大元帥、國家元帥、兵種元帥;將官四級:上將、准上將、中將、少將;校官三級:上校、中校、少校。這一軍銜等級系列,比當時蘇聯的軍銜制多了「准上將」一級。同時,蘇聯的大將與軍兵種元帥同級。總幹部部認為「少將與上校之間擬有必要增加『准將』一級」,主要是解決師級幹部軍銜,但蘇聯顧問對此有爭議。因為蘇軍沒有準將軍銜,少將之下是上校,蘇軍的副師長通常為上校。如果解放軍設准將,副師這一級一般可授准將,在兩軍交往中會對蘇軍不利。顯然,總幹部部主要是從人民解放軍實際情況出發,而蘇聯顧問考慮更多的是兩軍軍銜設置完全對等(至少不能高於蘇軍)。由於對這一問題未達成一致意見,總幹部部呈請軍委裁定。
1953年1月9日,中央軍委正式發布了《關於實施軍銜制度準備工作的指示》,明確指出:「如果可能的話,擬於今年7月份全軍實行軍銜制度」,要求全軍有組織有計劃地完成各項準備工作,包括草擬授銜條例及實施規程,進行軍銜鑒定,研究制定軍銜肩章、標章、識別符號及服裝樣式,制定編製軍銜等。2月17日,軍委決定成立軍銜實施委員會,由代總參謀長聶榮臻、第三副總參謀長黃克誠、第四副總參謀長張宗遜、總政治部副主任蕭華等11人組成,聶榮臻為主任,黃克誠、蕭華為副主任。1953年草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解放軍軍銜條例(草案)》,比1952年11月總幹部部與蘇聯顧問商定的方案多了一級,即在少將與上校之間增設「大校」,這樣,既符合人民解放軍實際,又考慮了蘇聯顧問的意見。新方案共設6等21級,將原上將、准上將分別改稱「大將」、「上將」,將官依次為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增設大校一級,依次為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其餘也略有變動。
中共中央規定,元帥和大將由中央書記處提名,政治局討論決定;上將至少將名單由總幹部部和總政政治幹部部分別提出,報請軍委批准授予;校官人員名單由各總部、各軍兵種和各大軍區提出,報總幹部部和總政政治幹部部在全軍統一衡量。因此,粟裕的軍銜問題只能是由書記處、政治局以上領導人考慮的。
從《關於實施軍銜制度準備工作的指示》可以看出,中共中央、軍委指示「擬於今年7月份全軍實行軍銜制度」,明確要求進行「軍銜鑒定」工作,也就是初步確定各級軍銜人選。這一點清楚地表明,包括元帥在內的授銜人選最初「鑒定」,至少是從1953年7月前即開始的。否則,僅要求下級單位「今年7月份全軍實行軍銜制度」是不可想像的。儘管這一年的正式授銜後來還是因故取消了,但這個授銜形式的取消顯然與已經進行了的「軍銜鑒定」並不矛盾。這裡有一個突出的例子:1953年10月,賀龍率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到朝鮮慰問,於30日到志願軍王必成部視察。在對高級將領講話時,評論過國內正著手施行的軍銜制。
《賀龍全傳》記載如下:
「這時,正值解放軍搞評級定銜,大家的思想比較活躍,賀龍這次是代表軍委向志願軍各部隊的負責幹部專門做思想工作來的。這個工作應該怎麼做呢?賀龍首先從自我講起。他說:『不瞞同志們說,軍委已內定我為一名元帥了。我知道,這元帥銜是黨和毛主席給我的榮譽和勉勵,也是無數戰友和先烈流血犧牲的結果。』他語重心長地說:『請大家閉上眼睛想一想,從北伐到長征,從抗日到解放戰爭,直到這次抗美援朝,有多少好同志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了,朝鮮土地又埋了多少好戰友的忠骨。他們,我們應該給他們定個什麼級,定個什麼銜呢?」
賀龍1953年10月即已知道自己內定為元帥,可見在此之前,元帥人選已經在切實醞釀考慮,也就是中共中央、軍委指示的「鑒定」了。此時,尚未成立中共中央軍委,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於1949年10月決定,統一管轄和指揮人民解放軍及其他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機關是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粟裕為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軍委第二副總參謀長,在28位軍委委員中,粟裕排名15位。值得注意的是,後來授銜元帥的羅榮桓不在這一名單之列。名列粟裕之前的軍委委員分別是: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程潛、賀龍、劉伯承、陳毅、林彪、徐向前、葉劍英、聶榮臻、高崗。除開大元帥候選人毛澤東、起義將領程潛以及主要負責地方工作的委員劉少奇、周恩來、高崗,粟裕排名剛好第10位。作為華東野戰軍負責戰役指揮的副司令員與代司令員,極有可能在這一階段被列入元帥的人選之一。據粟裕身邊的知情人透露:「評定軍銜時,最初的元帥名單里,林彪排名第五位,粟裕排名第七位。」
然而,儘管毛澤東要給粟裕授元帥,基於一貫的謙虛和其他方面的種種考慮,粟裕提出了辭帥的請求。據《歷史的真言――李銀橋在毛澤東身邊工作紀實》記載:
1955年9月中旬,毛澤東赴邯鄲視察。回到北京後的一天深夜,毛澤東和周恩來、朱德、劉少奇一起在中南海頤年堂的小會議室里,商討解放軍高級將領的授銜、授勛事宜,李銀橋和成元功、郭仁、石國瑞等人侍衛在側間房中,聽毛澤東談起了粟裕。
毛澤東吸著煙說:「論功、論歷、論才、論德,粟裕都可以領元帥銜:在解放戰爭中誰人不曉得華東粟裕呀!」
周恩來說:「可也不能不兼顧中國革命的各個歷史階段和各野戰軍的情況,要盡量做到人心舒暢、鼓舞士氣,使全軍有一個新的氣象、新的面貌。」
毛澤東還說:難得粟裕!壯哉粟裕!竟三次辭帥,1945年讓了華中軍區司令員,1948年讓了華東野戰軍司令員,現在又讓元帥銜,比起那些要跳樓的人強千百倍么!
周恩來也說:粟裕二讓司令一讓元帥,人才難得,大將還是要當的。
毛澤東補充說:「而且是第一大將,我們先這樣定下來,十大將十元帥。提交軍委討論最後通過。」
李銀橋接受採訪
就在粟裕辭帥被批准,新的元帥人選逐步確定,準備正式授銜之際,黨內高層中有人在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因工作重心在地方而不授銜的情況下,提出了對同樣主要從事地方工作的陳毅授銜的異議。此前的1954年9月,陳毅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兼管科學院、政法、文化,並「準備做外交工作」。1955年5月,國務院再次分工,確定陳毅分管第一、第二辦公室、民族事務和科學、衛生工作。如果按這一異議陳毅不授銜,那麼南方游擊隊、新四軍及華東野戰軍顯然要有一位其他代表擔當元帥。時任總參謀長,堅持了國民黨腹心地區三年游擊戰戰爭,從未離開過抗日戰場並在新四軍全軍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勞」,長期實際負責華東野戰軍領導與指揮重任的粟裕,顯然將再次成為考慮的焦點。當然,粟裕本人的再次謙讓也必將在情理之中。據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周恩來年譜》記載,1955年9月11日,周恩來打電話給楊尚昆,主張給陳毅授元帥銜。其中說:「(1955年)9月11日,(周恩來)打電話給在京的楊尚昆,主張授予陳毅元帥軍銜,指出:『軍銜授予,對陳毅同志現在和將來的工作均無不便之處,平時可以不穿軍服(必要時穿)。蘇聯的布爾加寧同志也有元帥銜,現在他做部長會議主席的工作就不常用元帥的頭銜了。可以說是一個例子。』」
值得一提的是,蘇聯顧問一直在考慮兩軍軍銜設置完全對等。1952年11月26日總幹部部認為「少將與上校之間擬有必要增加『准將』一級」,以解決師級幹部的軍銜。但蘇聯顧問因為蘇軍沒有準將軍銜而有爭議,認為在兩軍交往中會對蘇軍不利。而1955年蘇軍的總參謀長索科洛夫斯基是元帥軍銜,解放軍總參謀長粟裕卻只是大將軍銜,顯然也是不對等的。不過此時兩軍交往中,對蘇軍而言,已不存在不利的問題了。
周恩來主張給陳毅授銜的意見最終獲得通過。1955年9月16日,他簽發了致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函件,將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10人授予元帥軍銜的名單,按法定程序提交人大常委會討論。9月23日,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建議,通過了授予朱德等10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決議。
軍銜正式公布之前,性情直率的許世友獲悉自己名列上將,找到周恩來,直言要求授大將銜。周恩來只說了一句:「粟裕也只是大將呀!」許世友當即不再出聲了。這就是有名的「粟裕震大將」的故事。粟裕擔任華東野戰軍戰役指揮的副司令員,創造孟良崮戰役的奇蹟時,許世友是其麾下的9縱司令員;粟裕擔任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政委,指揮全軍「攻濟打援」時,許世友是其麾下的攻城總指揮。如果粟裕為大將,許世友知道自己顯然只可為上將了。
人民解放軍的首次授銜,已成為歷史永恆的定格,也給後人留下了許多佳話與一些遺憾。毛澤東曾對粟裕說:「你是擔的大將銜,而乾的卻是元帥的任務!」作為解放軍「最優秀的將領之一」,粟裕雖然沒有元帥軍銜,但卻是人民解放軍一座永遠的豐碑。「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當歷史的長河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後,人民解放軍軍史上的粟裕,必將發出愈來愈奪目的光彩。
※中華讀書報:林彪和粟裕一樣不是軍校而是實戰鍛鍊出來的
※解放戰爭初陳毅到山東指揮不動許世友 6戰5敗
TAG:掌上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