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保國寺唐代經幢是最古老的梅園石造物遺存

保國寺唐代經幢是最古老的梅園石造物遺存

原標題:保國寺唐代經幢是最古老的梅園石造物遺存



為紀念「國際古迹遺址日」的到來,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結合今年「遺產事業,繼往開來」的主題,連續舉辦了保國寺北宋大殿3D信息資料庫建設及浙海關舊址結構性實時檢測系統應用項目階段性成果報告會、「寧波梅園石分布調查和深度研究(東亞地區)課題」專家座談會等活動,收穫頗豐。

建立保國寺大殿科技保護系統


重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的保國寺大殿,是現存長江以南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木結構建築,被列為寧波「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史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四個遺產點之一。如何活化利用古建築遺產、運用科技保護文物?近年來,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通過與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合作,在信息數字化建設、預防性監測保護、對外傳播交流研究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探索性工作。


記者從近日舉行的保國寺北宋大殿3D信息資料庫建構報告會上了解到,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正與同濟大學等高校機構合作,探索將建築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向更有效、更精準、更規範的方向持續推進。據悉,將對保國寺大殿建立一個三維信息庫,從屋頂到台基,以三維技術把大殿拆分成400多組構件,每一組構件包含名稱、現狀照片、監測數據等,儘可能把所有信息集中在一個平台上。


梅園石是海上絲綢之路「第一石」

2016年,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對唐代經幢、宋代大殿佛台、清代寺志碑、藏經樓檐柱等石質文物進行了科學鑒定,均確認為梅園石。鑒於此,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啟動了關於梅園石的課題研究。在近日召開的「寧波梅園石分布調查和深度研究課題座談會」上,與會的文史研究專家一致認為,保國寺唐代經幢可以被認定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梅園石造物遺存。


梅園石作為寧波特有的石材,以其細膩的石質、素雅的色澤、適中的硬度,自唐宋以來被大量用於建築裝飾和雕刻上,更隨著寧波匠人和商幫的足跡遍布世界,被譽為「寧波文化名石」。


會上,寧波中日文化交流研究專家楊古城詳細回憶了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日有關梅園石的研究交流情況,他說,日本學者很早注意到梅園石,起步較早,做了許多研究工作,值得我們借鑒。寧波市文博學會原會長董貽安指出,梅園石是具有文化遺產屬性的石材,與建築文化、宗教文化、地域文化有著緊密的關聯,搞清楚梅園石在海內外的分布就相當於一次跨時空的文物調查,這一學術調查的意義將能夠證明並凸顯寧波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號召力。


關於可能分布梅園石遺存的國家地區,有專家提出只要有寧波匠人和寧波商幫足跡的地方,都應該納入梅園石分布調查的對象,充分發掘這一「寧波文化名石」和海上絲綢之路「第一石」所承載的歷史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孟憲鈞|古籍善本拍賣的回顧與展望(四)
《清史地圖集》工作簡報第十一期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