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史上最強 11 寸超極本,VAIO S11 輕分享

史上最強 11 寸超極本,VAIO S11 輕分享

商務定位的筆記本電腦除了13與14寸,早些年還有這樣一個尺寸也深受空中飛人的喜歡,那就是11寸。隨著iPad的崛起,這個尺寸逐漸沒落了,市面上再也難尋一台配置好點的機器了,儘是些N3710之類的低端處理器,實在難提起興趣。

由於出差需要,需備一台能夠操作網銀等軟體的Windows系統的電腦。所以,一直想找台11寸的小巧機身,這樣丟進行囊也不會覺得有多大的負擔。

在這之前,除了MacBook Air的11寸有i5處理器配置之外,Windows方面算是全軍覆沒了。直到VAIO的重新回歸,讓11寸機身配置英特爾i系處理器,才又重見天日。

曾經分享過兩台VAIO筆記本電腦的開箱文,至於VAIO的由來就不再過多陳述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

延續索尼的顏值擔當,二十周年全球限定 VAIO Z 勝色版開箱

不到 1.1 千克的八代酷睿商務本,VAIO S13 輕體驗

新機封條還是保留了索尼時代的老樣子。

黑色盒子打開後,可以看到機器用了白色絨布包裹著。

配件有:電源適配器一個,說明書保修卡N張,十分的簡單。

電源適配器上還有一個額外的USB充電口,主要目的是出差的時候,可以同時為手機充電,可以少帶一個USB充電器。

機器的頂蓋中央是VAIO的logo,採用了複合纖維材質,與傳統的鋁鎂合金相比,可以在保持強度的同時重量減輕約30%。

白色機型表面採用的是磨砂材質,所以不用擔心會容易留下手指印。另外同系列還有黑色,銀色,棕色,粉色可選。

機器左側面依次有:電源口,充電指示燈,散熱孔,防盜口,USB3.0介面x2,3.5mm耳機音頻口。

右側有:SD卡讀卡器,USB 3.0介面,HDMI視頻口,RJ45網線口,VGA視頻口。可謂十分的全面,唯一遺憾的是沒有跟上時代配置USB-C介面。

喇叭孔傾斜角度的設計可以防止放在桌面上聲音被壓制,分別被設計在了兩側。

打開屏幕後,可以看到一塊屏幕清潔布。

機器C面採用了金屬銀的配色,冷金屬質感也不會太容易留下指紋。

發現一個細節,觸摸板與空格鍵是對齊的,並且左右鍵是分開,這樣可以防止誤操作,還是比較喜歡這樣略顯復古的設計。

按鍵表面抗油污設計讓敲字起來顯得不容易油膩,敲擊沒什麼響聲做了靜音的處理,整體採用了巧克力式的設計。

S11也依舊也採用了VAIO近年來主推的自然傾斜角鍵盤,這樣的好處是長期敲字更符合人體工學。

C面右上角是電源鍵,現在就來打開它。

作為商務本的定位,內置指紋識別系統是有必要的。

屏幕採用的1920×1080解析度,在11.6寸的可視範圍內,細膩度與色彩表現還是挺不錯。

從側面看也能夠從容看清屏幕內容,可視角度也有不錯的表現。

11.6寸的S11配置一點不屬於同系列13.3寸的S13,採用了最新的第八代英特爾i5-8250U處理器,配合VAIO自家研發的VTP技術,讓TDP實際運行可以維持20W,而從能夠比同級提升10%左右的性能。

在運行Lightroom修圖軟體,對千萬像素的照片調整的時候,運行效果還是比較的流暢,足夠應付出差時臨時修圖的需要。

硬碟採用的是PCle SSD標準的M.2介面,剁手的是容量512G的版本。板載了DDR3L 2133規格的8G內存,沒有額外的內存卡槽也再進行額外擴充有些遺憾。

同樣,測試了Premiere視頻編輯軟體,讀取4K解析度的視頻也沒什麼太大問題,做基本的短剪,不做太多特效載入的情況下,還是可以順利應付。

說到輕量,那到底有多輕呢?實際稱得的重量僅有851g。比官方宣傳的845g,實際還更輕一點。

11.6寸到底有多小呢?比一般正常A4大小的雜誌還要小一些。

雖然內置了VGA介面,但是從側面看依舊顯得輕薄,僅有15mm厚度,與一般普通雜誌相當。

拿出近期剁手的LG gram 14寸來對比一下,它們同樣是白色磨砂的機蓋設計,同樣是極輕量的典型代表。

LG gram 之前的分享文。

拿出內膽包,發現竟然可以同時將兩台電腦都輕鬆的收納進去。

再拿出13.3寸的VAIO Z 二十周年勝色版做下對比,再次感受下11.6寸的尺寸,它們同樣都是日本製造。

最後,來一個體驗視頻分享:

總結

VAIO S11是當前11寸機身Windows筆記本電腦中配置最強的代表了,除了i5處理器外,還有i7提供選擇。介面設計很全面,甚至包括了網線與VGA口都沒有閹割掉,這個對於經常需要經常商務投影演示的場景很受用,很多老牌甲方依舊還是VGA不捨得替換,避免了開會沒有帶轉接器的尷尬情況產生。 沒有USB-C可謂是一個遺憾,另外板載內存不容易升級始終覺得是一個疙瘩。邊框沒有順應時代的潮流設計成窄邊,希望下一代能夠有所突破。

價格而言,萬元級的定位沒什麼太多的性價比可言,11寸這個系列要知道在索尼時代也同樣屬於是高端定位了,下不下得了手就看個人腰包和喜好程度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外媒:現在討論 PS5 也許為時過早,預計 2020 年發售
一個年輕索粉的索尼:XZ Premium 使用體驗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