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石籬的現代遊戲地景

石籬的現代遊戲地景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石籬邨就有著一座帶有實驗藝術性質的探奇遊樂場,曾一度是亞洲唯一一個該類型的雕塑/設計作品。其設計者保羅?賽林傑(Paul Selinger)在文章《美國遊樂場:「有限想像力」》(U.S. Playground: "Limited Vision")中感慨,在當時的美國也難有機會可以實現這一設計想法。由此可見其前衛性。但石籬遊樂場早已拆除,它註定只能稱為一個傳奇故事,作者樊樂怡與合作者黃宇軒從這裡出發,以此為研究論題,重視與前瞻亞洲的「遊戲地景」

石籬邨探奇遊樂場,1969年

成長於八、九十年代的香港人都有這樣的共同經歷:兒時的遊樂場有鞦韆、金屬滑梯、金屬攀爬架、氹氹轉、騎馬仔、搖搖板。近年想重回舊地,卻發現從前的兒童遊樂設施要不換上長者健身設施,要不變成倒模般的組件式遊樂場。新型遊戲設施當中最為人詬病的當數滑梯。中年香港人尤其愛懷緬六、七十年代的遊樂場,當年的滑梯足足約有4–5米高,梯身為金屬制。隨著社會安全意識提高,滑梯高度越來越低,換上較易打理和安全的物料。現今香港的滑梯普遍只有1至1.5米高,而且多為塑膠制。在我居住的葵青區,小時常去的幾個遊樂場亦無一倖免。

石籬邨探奇遊樂場,1969年

圖片來源:Playgroundology

去年我在籌備一場藝術項目時,在政府圖片庫遇上一輯遊樂場照片,一見難忘。照片攝於1969年,遊樂場位於石籬邨(當時屬於荃灣區,現在屬於葵青區),由美國藝術家保羅·塞林傑設計。相比起現在的倒模式遊樂場,1969年的石籬探奇遊樂場反而顯得新奇不已,幾組獨立設計的遊樂設施形狀奇特,孩子必須發揮想像力,自行決定遊戲方式。圍著遊樂場的護土牆亦被塗上抽象圖案,如此整全的環境設計,在香港非常罕見。

石籬邨探奇遊樂場,1969年

圖片來源:青涌生活節

當今天的香港充斥著保守的官僚文化,這個前衛遊樂場的故事便尤其觸動人心。1960年代,保羅?賽林傑(Paul Selinger)在香港大學任教,因為兒子不喜歡香港當時的遊樂場,於是激發起設計遊樂場的念頭。他成功說服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提供資助、市政總署批准在石籬興建一個遊樂場,讓石籬邨近四萬名兒童享有安全玩耍的空間。遊樂場於1969年啟用,約在90年代初拆卸,住在同區的我因而與它緣慳一面。據石籬街坊憶述,遊樂場開幕和翻新的時候都有各式表演和啟用儀式,如此重視一個遊樂場,今時今日難以想像

理查德·達特內設計的「遊戲立方體」遊樂場(Play Cubes)

1976年

1969年,美國建築師理查德·達特內(Richard Dattner)出版了《遊動設計》(Design for Play)一書,肯定遊戲的社會功能和重要性,並提出「遊戲地景」(Playscape)的概念──遊樂場不應等同在水泥地上放置千秋、滑梯和搖搖板,而是應該有一套整全的設計,融合地景、家私與遊樂設施。從充滿可能性和活力的1969年到現在,香港遊樂場發展經歷了什麼,以至淪為保守、沉悶的代名詞?賽林傑和同代藝術家、建築師所信奉的現代主義和源自歐美的遊戲地景(playscape)風潮,對香港以至亞洲其他地區有什麼影響,留下什麼痕迹?我和黃宇軒今年有幸獲得M+ / Design Trust 研究資助,進行題為《石籬的現代:探奇遊樂場與「東亞傳奇」》(Shek Lei Modern: An adventure playground and an 『East Asian miracle』)的研究計劃,這次合作旨在從石籬探奇遊樂場出發,了解同期香港和亞洲遊樂場發展,重新檢視遊樂場設計以及經營模式方面的可能與突破,前瞻21世紀香港應有的遊戲地景。

文 | 樊樂怡

樊樂怡,創不同協作策劃人、2018 年 M+ / Design Trust 研究資助計劃研究學人。

? LEAP | 獨家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藝術界》2018年春夏刊現已全球上市!

▼點擊封面了解本期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界LEAP 的精彩文章:

LEAP 招新 | Modern Eye 藝影書閣招募新媒體運營主管
不敢不敢——談作家btr的創作實踐

TAG:藝術界LE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