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龍門石窟與北魏王朝——滿洲里·大同·洛陽

龍門石窟與北魏王朝——滿洲里·大同·洛陽

被譽為「東亞之窗」的滿洲里,是中國東北部的一個口岸名城,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西北部。東依大興安嶺,西臨蒙古國,南瀕呼倫湖,北接俄羅斯聯邦。滿洲里地區是古人類——「扎賚諾爾人」棲息的故鄉,是中華民族古人類的搖籃之一。扎賚諾爾人是呼倫貝爾草原上最早的先民。在歷史發展演進中,東胡、匈奴、鮮卑、突厥、室韋、烏古、塔塔爾、蒙古等民族先後在滿洲里游牧和征戰。

位於滿洲里市扎賚諾爾礦區以南7.5公里處的達蘭鄂羅木河(圈河)東岸坡地上有個「扎賚諾爾古墓群」。它是1959年我國首次發現的拓跋鮮卑古墓群。300餘座墓葬遍布整個坡地,坡地高20餘米,長500餘米。這些墓葬遺址,是東漢初年拓跋鮮卑部落從大興安嶺東南麓的原始森林中來到水草豐美的扎賚諾爾地區,在此生活了一百多年後留下的。拓跋鮮卑部落在此發展壯大,後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扎賚諾爾鮮卑古墓群是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扎賚諾爾鮮卑墓葬陳列廳,陳列著稀世的出土文物和精美的挂圖,兩側連接兩個墓穴。展覽以實物結合歷史文獻和大量圖片形式,揭示了東漢時期鮮卑部落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生活習俗等各方面的歷史風貌,展示了當時拓跋鮮卑馳騁呼倫貝爾大草原的雄姿,再現了他們從叢山密林中的嘎仙洞舊墟石室中走出來,同大自然抗爭、繁衍壯大的壯麗畫面;連接了這一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再創大同雲崗和洛陽龍門石窟文化的歷史鏈條。

今天的大同,在北魏時期稱為平城,也稱為代都。北魏平城時代是拓跋鮮卑人歷史中的黃金時代,是他們經過遷徙跋涉勞頓,經過金戈鐵馬的戰爭之後所渡過的一段安定、發展的歡樂歲月。佛教被北魏王朝奉為「國教」,佛教文化是北魏時代的時尚文化,大同雲崗石窟不僅寄寓了拓跋鮮卑人的宗教信仰,而且寄寓了他們的生命意識、文化觀念和美學思想。雲崗石窟是北魏王朝的國家工程,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它始建於北魏,終結於北魏,主要大佛像都是人神合一的佛陀化的帝王像或帝王化的佛陀像。其早、中期的幾乎所有佛像都深嵌嘴角,面帶微笑,表達出拓跋鮮卑人作為勝利者的自豪和喜悅。其早期初創工程,開始於北魏文成帝興安二年(公元453年),完成於文成帝(和平年間)(公元460—465年),大致用了12年的時間,開鑿了5個特大型洞窟;中期成熟工程,開始於獻文帝皇興年間(公元467—470年),止於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約用了23年時間開鑿了11個大洞窟;晚年衰微工程,開始於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終於孝明帝正興年間(公元525—527年),用了30餘年時間,開鑿了24個洞窟。

今大同市城北25公里的西寺梁山上有個方山王陵,北魏第四帝文成帝和文明太后的陵墓就在此。文明太后是孝文帝的祖父文成帝的皇后馮太后。孝文帝五歲登基,由馮太后撫養教育,並代他主持朝政。馮氏是漢族人,頗有政治才能,用歷史上賢明君主的手段治理朝政,使少年的孝文帝得益不少,這段歷史也被稱之為「馮氏輔政」。史料記載:方山之上有文明太皇太后陵,陵之東北有高祖陵。而這座所謂的高祖陵正是孝文帝拓跋宏的壽陵虛宮——萬年堂。一實一虛,實者馮太后葬身的永固陵,虛者孝文帝(陪孝)的萬年堂。歷史上,方山王陵被列為大同八景中的「魏陵煙雨」。如今,它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魏的前身是代國,為鮮卑族拓跋部於公元315年建立的。至公元376年,為前秦所滅。淝水之戰後,前秦瓦解,拓跋珪(道武帝)於公元386年趁機復國,不久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公元398年,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北魏很重視用儒孝以培養官僚,以便鞏固拓跋氏的統治。建都平城即建立太學,置五經博士,有太學生幾千人。這對北魏制度、法律的建立和文化的發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公元439年,北魏統一北方。自西晉滅亡以後,北部中國紛紛擾擾了一百二十餘年,至此復歸於統一。從這時開始,中國的北方進入北朝時期,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南北朝時代。

公元490年,馮太后去世,孝文帝親政。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遷到洛陽,改變了過去對中原遙控的形勢,力圖解脫一百多年來在平城形成的鮮卑貴族保守勢力的羈絆和干擾繼續進行改革,力圖南北朝統一,一統天下。洛陽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優於平城,同時長期以來又是中原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遷都洛陽既有利於鮮卑人學習華夏文化,又有利於北魏王朝統治漢族士大夫。

拓跋鮮卑建立的北魏王朝在洛陽40年後,在整個民族經過艱辛而又長久不息的跋涉之後,在自豪與勝利的狂喜和歡呼中,在權力紛爭與敗落嬗變等複雜交織中落下了帷幕。這個曾稱雄一時、逐鹿中原的民族最終泯滅了自己,完全融入了華夏民族。然而,拓跋鮮卑人在文化建設上,卻前弦未改,利用中原洛陽更充沛的雨水和更溫暖的陽光,在伊河岸邊開鑿了龍門石窟。北魏孝文、宣武和孝明三帝,計35年,掀起了龍門石窟第一次大規模開鑿造像的高潮。龍門東西兩山現存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多塊,佛塔80座。其中北魏主要洞窟造像佔三分之一,全部在西山。洞窟有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火燒洞、皇甫公洞、魏字洞和路洞等。時光流逝了1500年,2000年11月30日北京時間9點26分,從澳大利亞凱恩斯市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上傳出喜訊:龍門石窟通過審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從此,這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迹不僅僅是洛陽的,而且也是中國的,是世界的,因為它展現了人類傑出的藝術創造力,是一千多年前中國發達的文化藝術和社會形態的象徵和縮影,在世界的文化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最早開鑿龍門石窟的三代帝王死後都葬在洛陽,孝文帝的長陵位於孟津縣朝陽鄉官莊村東,地處洛陽市北部的邙山之巔。陵區內有一大一小兩個土冢,以往人們曾稱之為「大小冢」。1946年從小冢中出土一方墓誌,上面刻有「魏文昭皇太后山陵志」、「袱高祖長陵之右」等文字,證明大冢是孝文帝長陵,小冢是孝文帝貴人——宣武帝元恪生母高照容的陵墓。宣武帝的景陵位於洛陽市北郊老城區邙山鄉冢頭村東,北距孝文帝長陵約5公里。景陵就在洛陽古墓博物館景區內,目前改稱古代藝術館。孝明帝的定陵即洛陽市孟津縣送庄鎮後溝村一帶的玉冢。北魏王朝在洛陽時間不長,但帝王不少,孝明帝之後6年時間4代帝王,有的一代帝王執政僅一年多時間,如節閔帝、元恭公元531-532年在位。這些帝王的人生歸宿基本上也在洛陽。孝庄帝的靜陵位於洛陽市西工區紅山鄉上寨村。2012年7月至次年元月,在洛陽市衡山路往北延伸施工至北環輔路與紅山路交叉口一帶時,發現了一處北魏墓葬,經文物考古專家初步認定是節閔帝的陵墓。

節閔帝元恭(公元498-532年),是北魏王朝比較特殊的一位皇帝,系廣陵王元羽之子。元恭在被爾朱氏集團擁立為帝以前,裝聾作啞地度過了8年。據史料記載,公元530年,爾朱兆在廢掉元曄後想改立元恭為帝,但又擔心他真是啞巴,於是派人向元恭轉達他們的意圖。裝聾作啞多年的元恭聽說自己能當皇帝,大喜過望,巧借孔夫子的話說:「天何言哉!」次年,元恭被擁立為帝,爾朱氏掌握了北魏的軍政大權。

公元531年,高歡擁立元朗為帝,起兵反對爾朱氏,一年後攻入洛陽,爾朱氏垮台,元恭同時被廢,1個月後被毒死,謚號節閔帝,又稱廣陵王或前廢帝。

滿洲里、大同、洛陽這三個城市看似相距遙遠,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鮮卑族人已經通過各種社會活動,把它們連結起來了。如今鮮卑族人早已消失,北魏王朝也已遠去,但鮮卑人留下的歷史文化遺產仍在福澤這三個城市,福澤中國乃至世界的人們。

(作者系河南省人民銀行系統文學創作協會主席,河南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來源:洛陽文物局微信公眾號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聲明:本宣傳資料不作為要約邀請,相關內容不排除因政府相關規劃、規定及開發商未能控制的原因而發生變化,本公司保留對宣傳資料的修改權利,敬請留意最新資料。本資料對周邊環境、交通、教育、商業及其他配套設施的介紹,旨在提供相關信息,不意味著本公司對此作出了承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建業洛陽 的精彩文章:

TAG:建業洛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