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一篇值得60後、70後和80後看看的好文:當人到了一定年齡!

一篇值得60後、70後和80後看看的好文:當人到了一定年齡!

最大的60後就要六十了,而最小的80後也要奔三了…

無論是60後還是80後,都不小了,是這個社會的頂樑柱。

到了這個年紀,有些事情就該懂得。

01

把時間分給靠譜的人和事。

三毛說,歲月極美,因為它必將流逝。

沒有人不珍惜他的生命,但是很少有人珍惜他的時間,而時間就是生命,這件事很多人都忘了。

時間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把它浪費在無關緊要的人和事情上。

到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年紀,上有老下有小,整天忙於生活,屬於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這個時候,時間就越發的珍貴。

培根說過:合理的安排時間,就是等於節約時間,而節約時間就是延長生命。

《來自星星的你》裡面有一段話:

「無數的時間,從我身邊流逝卻沒有一刻時間停留在我身上,如今我才清楚的明白,時間的長短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一同度過那段時間的人。」

在有限的時間裡,把時間花在對自己重要的人和事情上,這樣才算是不辜負自己的生命。

02

你不欠孩子什麼。

孩子是人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除了這一部分,還有很多其他的部分。

很多父母有一個通病,那就是為了孩子可以不顧一切。

生活中,自己可以縮衣節食,但不能苦了孩子,要把最好的留給孩子,捨不得讓他受一點兒痛苦。

好不容易把孩子養的可以獨立生存了,卻還要為孩子準備房子,操持婚禮,然後給孩子帶孩子……

彷彿一直都是在為了孩子而活,而忘了自己,忘了自己也是一個完整而獨立的生命個體。

紀伯倫有一首詩《孩子》里這樣說:

「你的子女,其實不是你的子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因你而來,卻非為你而來。」

台灣作家龍應台在《目送》里寫道: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段,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孩子有他自己的路要走,父母也該走好自己的路。也只有把自己的路走好了,才能和孩子更好的相處。

03

注意養身,也要注意養心。

到了一定的年紀就該懂得,要遠離一切不健康的東西。

不管是人還是物,或者是生活方式。

一個健康的身體,決定生命的長度,一個健康的心情,決定生活的深度和寬度。

只有同時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心情,我們才能活得更加的開心和幸福。

要想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得養成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從飲食休息到鍛煉身體。

要想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情,更要學會釋懷和看淡、寬容。

04

家是最好的歸宿。

三毛說:心若是沒有一個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

我們說到家這個字,它本身就帶有一種情感,一種溫度,它是我們生命的起點,靈魂的港灣,生活的支撐點。

我們一輩子也離不開家這個字,無論走到哪裡,有家,心方安穩。

我們不可否認,回到家的那一刻,是我們身心最放鬆的時刻,也是我們返璞歸真的時刻。

《舌尖上的中國》里有一段話是關於家的表達:

在同一屋檐下,他們生火、做飯,用食物凝聚家庭,慰籍家人。

人們成長、相愛、別離、團聚。

家,生命開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伍佰藝書畫藝術 的精彩文章:

4月,再見;5月,你好!
撐不下去的時候,看看這19張照片!

TAG:伍佰藝書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