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個早就「脫髮」的小孩子,不害怕長大

那個早就「脫髮」的小孩子,不害怕長大

GIF

大約一千年前的某日,北宋詩人程灝在山水間閑逛時吟道:「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什麼意思呢?你大致可以這般理解:「其實我內心一直是個寶寶,沒有故意裝,只是你們不懂我的快樂」!

GIF

一千年後的今天,一群熊大人在朋友圈和微博上也這麼吶喊著。

看來追求童心不變的「超齡兒童」,自古就有。不過在T醬心中,常年「排名NO.1的,是張樂平先生。

「三毛」與三毛

樂平先生,一位永遠在為孩子畫漫畫的兒童漫畫家。在今天之前,你也許並不知道他,但你一定聽說過他筆下的人物——「三毛」。

這個貧窮到只有三根頭髮、終日在舊上海街頭流浪的孤兒「三毛」伴隨了那個年代無數孩子的童年,寫著「我的故鄉在遠方」的流浪作家三毛就是忠實迷妹之一。

也正是受到漫畫觸動,她才決定把筆名改為三毛,並後來千里迢迢跑到上海認了樂平先生做乾爸爸。

不誇張的說,《三毛流浪記》當時的流傳程度相當於《還珠格格》+《白娘子傳奇》+《西遊記》吧。

作家三毛和張樂平先生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三毛」被創作之初並不是孤兒,而是上海弄堂里的一個有著溫暖家庭、頑皮、活潑、愛惡作劇也有正義感的普通孩子。

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三毛漫畫,刊登在1935年7月28日的《晨報》副刊《圖畫晨報》上

1936年3月,上海雜誌公司結集出版《三毛第一集》

如果說作家用文字向讀者傳遞溫度,那麼漫畫家就是以生活為根,化為筆下的人物,向觀看者敞開他天馬行空的內心世界。

比如宮崎駿的和平,比如新海誠的愛情,樂平先生的漫畫也是如此。

雖然沒有言語文字,但毫無疑問,他內心的童趣在格畫間一目了然。而這份純真,和他真的愛孩子不無關聯。

樂平先生住在上海五原路時的房子並不特別寬敞。但除了家裡的7個孩子,樓下鄰居的8個孩子都喜歡扎堆在那幢房子里。

每天樂平先生下班回家,常讓孩子們排好隊,一人一顆糖。來得孩子特別多的話,就讓保姆做很多菜招待,而往往一上桌發現吃飯的人都互不認識。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五原路288弄3號

也許就如三毛對自己這位「爸爸」的評價——

「人說,百聞不如一見。我說,看人畫、聽人言、觀人行。這三點加起來,對於張樂平先生的答案,來得紮實平穩。張樂平先生筆下的三毛真誠,創造三毛的作者,一色一樣。」

樂平先生的全家福

「為戒酒乾杯!」

除了平時沒事就去文化宮、學校逛逛,常常和孩子待一起這個「嗜好」,樂平先生另一個終生愛好就是喝酒了。

因此,好朋友招待親友時總會記得邀請他去「蹭」,而且為了滿足他的酒癮,常常會在客人來之前先打一壺酒單獨給他喝,第二壺才會招待客人。

晚年時就算住院,樂平先生還會偷偷把兒子拉到一旁悄悄囑咐「下次記得帶個暖壺來」,兒子秒懂父親大人的潛台詞「下次打壺黃酒再來」……

就因為這個「惡習」,一向恩愛的樂平夫婦沒有少爭執,爭執不下的情況下妻子只好拉來朋友一起勸說。

你猜樂平先生怎麼「懟」回去呢?

「喝酒後更有助於打開思路。」

「來,大家為我戒酒,乾杯!」

等一下,怎麼聽著,和T醬常掛在嘴邊的「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異曲同工呢?!看來愛酒愛美食的人,往往幽默技能也是滿昏!害羞臉.JPG。

「他有人去看了,我就不必去了」

童心、幽默、樂觀、寬愛,不知是職業原因,還是性格使然,總之是實實在在融進樂平先生的血液里,伴隨一生。

無論是經歷軍閥混戰、國民黨統治,還是日本侵略、美帝奴役,無論何種動蕩和磨難,他都努力把快樂帶給孩子,努力幫助周圍人。

好友上官雲珠去世後,見朋友的一雙兒女無人照顧,就接過來視如己出;

朋友被打成右派,周圍人避之不及,但他亦如從前去探望;朋友被平反後反而減少了交往,有人問原因,樂平先生只說了一句:「他有人去看了,我就不必去了」;

領著20-25塊的稿酬,自己一家人過得都要精打細算,但碰見不認識的人有困難,依然會五塊、十塊的塞到對方手裡

……

他活得,恰如名字里的那個「樂」字。

差點忘了說,樂平先生去世時,三毛和樂平先生的朋友們都是這麼評價他的一生: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童心應該是一生的事情,而不只是六一這一天。

祝所有的「偷閑少年」,節日快樂。

********

【我喜歡的,說不定你也喜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脫髮 的精彩文章:

脫髮很可怕?禿頂更尷尬!做到這4點,輕鬆生髮不花錢,告別禿頭
頭髮護理都不會?活該你乾枯毛躁還脫髮!

TAG:脫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