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最痛恨的一支軍隊,其代表人物幾乎全族戰死,滿門忠烈
公元1900年,由英、法、德、日、意、美、俄、奧等帝國主義列強所組成的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攻陷了天津大沽,進而北上進攻北京,掀起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從而爆發了近代史上著名的「庚子之役」。
在國家危難、民族存亡的危急關頭,我們今天的故事主角,奉命率領以西北回族為主的「簡練軍」前往北京,抗擊侵略者。在這場殘酷的反侵略戰爭中,以他為代表的回族將士,用自己的鮮血譜寫了一首氣壯山河、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英雄史詩。
他就是人稱「西北三馬(另外兩位分別是馬福祥、馬福壽)」之一的馬福祿。
馬福祿,今甘肅臨夏人,幼年入私塾就讀,讀書過目成誦。其體格魁梧,氣力過人,讀書之餘常習兵練武,素懷有報國之志。成年之後,他目睹了內憂外患、民不聊生的祖國,認識到靠筆杆子是不行的,遂毅然棄文從武。
公元1875年鄉試武場第一;次年省試考取武舉人;1880年赴京會試,考中頭名。最後卻因為殿試拜見光緒皇帝時,沒能按照漢族拜見皇帝的禮儀行跪拜禮,遂以不熟禮節,降賜為進士,留京充任宮內侍衛。後歷任守備、督帶、總兵、統領等職。
公元1900年五月,八國聯軍由天津大沽登陸,而後長驅直入,直逼北京,馬福祿率領以西北回族為主的「簡練軍」奉命調往京師,保衛京城,駐防在北京外圍的正定。
同年6月10日,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侵略軍2000餘人,從天津進犯北京,次日晚便達到了廊坊車站。隨後,馬福祿率領以家鄉回族子弟為主所組成的騎兵,與漢中鎮總兵姚旺等前往迎敵,在廊坊和義和團一道,向侵略者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兩軍相接,馬福祿身先士卒,揮舞著短兵就沖入了敵軍陣營,喋血相搏。雙方激戰了兩個多小時,敵軍死傷慘重,倉皇乘火車逃跑,鐵軌內外,傷亡無數。西摩爾逃回天津後仍驚魂未定,心有餘悸地哀嘆說:「中國軍民所用設為西式槍炮,則所率聯軍必全軍覆滅。」
這場戰鬥史稱「庚子之役第一惡戰」。
此戰之後,清廷並沒有認真做好迎戰準備,時戰時和,使得列強有時間從容集結軍隊。8月初,八國聯軍又集結了2萬重兵,依仗先進的武器再次朝北京城攻去。馬福祿奉命堅守正陽門,戰鬥之前,他向四弟馬福祥和官兵們慷慨表示:「事既決裂,挽回無術,我輩唯有恪遵朝命,以身保國。」
當八國聯軍兵臨城下時,清旗兵及神機、虎神等營,紛紛敗逃,唯有馬福祿等甘軍以及其他愛國官兵仍堅持英勇抵抗。但不久,因後援不繼,東便門、東直門、朝陽門先後相繼淪陷,情況十分危急,有人勸馬福祿撤退,但他仍舊堅守正陽門,死戰不退。
侵略軍集中炮火向城樓猛攻,硬是把四層箭樓削去兩層,正陽門失守。在此生死關頭,馬福祿依舊毫不畏懼,抱著誓與正陽門共存亡的決心,勉勵余部,血戰到底。
拿下正陽門後的侵略軍,在城樓上設置了10道柵欄以阻止清軍的反攻。馬福祿冒著呼嘯的槍彈登上城樓,指揮其弟馬福祥奪回2道,官兵們一時精神倍增,拚死奮戰,在眾將士晝夜不停的猛攻下,又接連摧毀侵略軍7道柵欄。此時,僅剩最後一道柵欄,便可攻破敵人佔領的城樓。
13日夜晚,大雨傾盆,馬福祿乘雨夜親敢死隊突襲敵營,正當他領兵沖入敵軍的柵欄時,一顆飛彈直射而來,馬福祿當場倒下,再也沒能站起來,終年47歲。後皇帝為表彰他為國壯烈捐軀的行為,追封其為振威將軍,謚忠烈。
在這場「庚子之役」的惡戰中,與馬福祿同時英勇獻身的還有其堂弟馬福恆、馬福宣、馬福貴、馬福全,以及其堂侄馬耀圖、馬兆圖等親戚100餘人,可謂滿門忠烈。
《甘肅人物誌》記載曰:「福祿武人也,殉國不敢愛其死,豈非吾隴民族之光乎。」
※最有可能終結春秋戰國的一個國家,您絕對意想不到
※明朝因為有了這支部隊,採取了這種戰術,從此再也不怕蒙古鐵騎了
TAG:古歷小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