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蒙古人的敖包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蒙古人的敖包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歡迎關注《寫乎》,您的足跡就是《寫乎》!

芊芊

郝展鵬

00:00/04:00

文/陳二虎

【作者簡介】陳二虎,筆名紅葉,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協會副秘書長。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一)敖包是什麼意思?

敖包是蒙古語的直譯,也有譯成也有譯成「腦包」「鄂博」的,意思是石頭堆。最初是道路和地界的標識,就像我們現在的路標一樣。在很多市縣交界處,都能看到類似「某某縣人民歡迎您」的標語,實際上還起了界標的作用。後來逐步演變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禱豐收、家人安康平安的象徵。

「敖包」在蒙古族地區隨處可見,一般都是用石塊壘成,也有用土堆起來的,有一個的,也有中間一個大的,左右各有六個小的,多築在山頂或者高地之上,呈圓形,大的有數丈,頂端植有柳條,系有哈達和綢帶等,遠遠就能望見。

(二)祭敖包

「敖包」在蒙古人心目中象徵天與神,世襲傳頌,源於草原游牧民族敬奉長生天的信仰,崇高至尊,在過去,都是以部落為單位,有部落首領帶領,由部落中的薩滿(巫師)主持儀式。現在一般都要在農曆五月舉行祭敖包的活動。

到了清朝,隨著喇嘛教在蒙古地區的傳播與盛行,自清朝起,以盟與旗為單位,每年都會有一次盛大的「祭敖包」大會,選擇農曆五月中旬,屆時邀請寺廟中的喇嘛來誦經,祭祀大會因規模不同一到三天,周邊的牧區如過節一樣,穿著民族服裝,男女老少都前往參加。

禮儀結束後,人們都用自己隨身攜帶的木製碗或銀碗,開懷暢飲,品嘗手把肉與各種食品,隨後,就要舉行賽馬、射箭、摔跤等蒙古民族傳統的競技活動,為優勝者發獎品。

(三)敖包真的能相會嗎?

近些年,隨著一首「敖包相會」的歌,把祭敖包這隆重的節日說成青年男女藉此相見,甚至來敖包幽會,實是對蒙古族習俗的不尊重。

追溯「祭敖包」的淵源,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東胡開始,就有祭天之俗,堆土插柳,「祭敖包」實是草原游牧民族「祭天」的遺風,祭祀上蒼,保祐風調雨順,草木豐盛,畜牧繁衍,部民健康,這是游牧民族傳統的禮俗。

當蒙古人每逢外出遠行,凡見到有「敖包」,都要下車或下馬,拾幾塊石頭或捧幾捧土,添到敖包上,向「敖包」合十參拜行禮,祈禱平安,然後才上車或跨馬繼續上路。

「祭敖包」,千百年來蒙古人世代相傳的「節日」,我們要還原「祭敖包」的本真。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投稿郵箱:

顧問:朱鷹 、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蘇軾的患難之交馬正卿
《紅樓夢》里的尤三姐與柳湘蓮的愛情悲劇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TAG:閱讀悅讀 |